去年韦青青同学去了一趟印度,感受了一把当地彪悍的交通秩序(其实是没有规则),然后写了一篇文章叫《世界上哪个国家的人最会开车》。
我想看了这篇文章的人,大致都会自动脑补一些开挂民族的开挂场景,比如挂满了人的公交车和火车啦,比如站在摩托车上玩人体孔雀开屏啦之类的。很多时候在看到这些场景的时候,我们都不免一笑,毕竟跟阿三相比,中国的交通还是好了不少的。但是仔细想来,这就是他们文化的一部分。
就像在中国,我们也习惯了被人摁喇叭,被人加塞,被人晃远光灯,很多时候规矩未必抵得上人们的习惯。
而如果真的有那么一份榜单,“最会开车”的是印度人,那么开车“最规矩”的,大概就是日本人了吧。过去的大半年里,我去了两次日本。第一次是东京,那也是我开天辟地头一回登上岛国,第二次是冲绳,一个县知事敢于叫板国家首相的地方。待的时间都不长,但从机场大厅走出去的那种感觉就会很清楚地告诉你,日本到了。
日本的道路总是给人一种井然有序的感觉。任何一台车,不管是货车还是微型车,都会在属于自己的车道内稳稳地前进,完全不会跟中国似的时不时超个速或者加个塞。
印象最深刻的,是坐着机场大巴从成田机场驶入市区快速路的那一段。下午4点多,正是道路高峰期到来的时候,东京的高架跟上海的内环类似,不过双向四车道,不宽,且车多。但就是这样一条路,完全没有塞车。
车与车之间保持着恰当的距离,每一台车都有序地跟着前面的车子,不会有谁为了刷朋友圈或者打电话而蜗爬,也不会有谁像赶投胎一样地随意乱窜鸣笛。当行驶到岔路口,其他车道里有车辆汇入的时候,总有车子会主动减速让岔道的车开进来。
而在新宿或者银座这样的中心城区,即便车流再大,也不会看到有哪台车心急火燎地奔跑,该是在自己车道里行驶的,就乖乖地跟着前车移动,红灯停、绿灯行,没有指示灯的路口但凡有行人必然停车等候行人通过。
冲绳则跟东京略有不同。城市不大,也不算繁华。所以除了几条主干道,这里无论市区还是乡村,马路街道都是小小的窄窄的。但开车遵守规矩这件事儿,却也做得一丝不苟。
嗯,一丝不苟。这也许就是日本文化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的一种习惯。在他们的世界观里,开车本来就不应该是争分夺秒的,跟车的时候就不会想到摁喇叭催促,每一个上了大巴车的人都应该系安全带的,如果不认识目的地的话就应该跟人打听好了再为客人服务的。
还有那些服役了多少年的出租车,就应该是干净整洁的,甭管天冷天热司机就应该是穿戴整齐的……
以至于,这两次回到中国的头几天,总会有那么一点不适应,要么烦人加塞,要么烦人开得慢,要么就是给那些明明看见人行道上有人却还不带减速冲过去的车主们一个恶狠狠的眼神。
当然也有好的地方。比如越来越觉得,应该以身作则,开车的时候多一点礼让,越来越觉得,与其一脚油门一脚刹车地争个几秒钟,不如心平气和地奔目的地而去。要我说,中国的司机们如果都能有日本人那种sense,那堵车这种顽疾也能好了大半。
但日本给我最大的启示,还不是“遵守规矩”。而是一种叫做K-Car的存在。尤其是冲绳满大街的K-Car,简直,瞬间就让我爱上它了。
K-Car在日本被划分为“轻自动车”。这是一种车长和宽被限制在3.4米和1.48米之内、排量只有660cc、最高时速不会超过100km的微型车。就是比咱大街上遍布的五菱宏光还要小上一圈的车子。
K-Car整体上都是四四方方的,有些更具个性的只有前排座椅,通常都是四个车门两排座椅的布局。但它超实用,翻倒了后排座椅就是一个超大的行李箱空间。
而且不像五菱这类入门级的小面,日本的K-Car从设计到工艺到配置,都还是很“走心”的,该有的都有,所以价格上不会比飞度一类车便宜多少。
之所以会有这么一个车型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日本国土面积有限、资源有限,K-Car具有灵活小巧、节能便利等优势,既受到政策的支持,又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所以,特别是在冲绳那霸这样的中小城市和广大的乡村,K-Car占据着绝对的占有率优势。
当时我就跟老婆说,要不是没有驾照不能在日本开车,我真想好好感受一下K-Car。仔细想来,K-Car也是极适合中国的。假设,上海,跑大街上的一半都是K-Car,不说别地儿,就是内环上,就能多塞进去至少1/3的车子。而各个停车场,也能多出来无数个小型停车位。
并且,绝大多数家庭和个人,上下班时候车上就那么一两个人,开着K-Car出行完全足够,还特省油。再加上“守规矩”的开车,我敢说开着K-Car从莘庄到人民广场的时间,不会比开着一台718长多少。只可惜,在对待K-Car这种车型的观念上,短时间内咱中国人还没法接受。
因为面子上实在是,过不去。而既然死要面子,那就只好继续内啥啥啥了。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