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能使鬼推磨”这话倒是不假,但是当您去买车时这句话只适用于交定金之前,一旦交了钱可能就不是原来那么回事儿了,相信很多车主都深有体会,提起当初买车都有一段辛酸史。
河南的孙先生近日看中了一款奔驰SUV售价80多万,试车过后感觉还不错,孙先生便爽快交了8万块钱定金并签了合同回家坐等提车。然而到了提车的日子孙先生却被告知官方涨价,提车需多交8万块钱的车款,但孙先生认为只要签完订车合同,不管何种原因涨价都与自己无关,而商家却一直坚持车子没提之前都在涨价的范围内,要么加钱提车,要么定金原数退回车不卖了。孙先生表示车可以不买,但商家违约在先,必须赔偿双倍定金,双方各执一词,孙先生打算走法律程序解决,最终,孙先生打赢了官司并喜获16万。
商家卖车套路深,真正到手的才是“优惠”
买车的时候总能看见商家宣传的各种优惠广告,可能是今日订车优惠多少钱,也可能是今日订车就送多少东西,还有很多商家打着要涨价的幌子来促进当下的销量等等,这些司空见惯的营销手段也最能打动消费者的心。但是当车主们交了定金后,这些优惠政策可能就会发生“变动”,那么我们该如何做才能把这些优惠都抓在手里呢?
货比三家,掌握最低报价
汽车在网站上的报价都是大同小异,但是实际到店购买却是一车一价,买车时一定要多去几家店对比一下,看看哪家价格最靠谱,最重要的是不要被销售员脱口而出的“最低价”给糊弄了,理想车型的普遍价位要做到心中有数。
“真金白银”的优惠才是首选
有买卖的地方就有“砍价”,买车也一样,价格上的较量总是少不了的,不同于其他物品的是买车的优惠方式有很多,当你跟销售员讨价还价时大多得到的回答都是:“我跟领导申请一下看能不能送您个价值XXX钱的XXX吧!”这样听上去是优惠了不少,其实不然,这些所谓的成百上千的东西其实并不值钱,所以想要得到真正的优惠还是要从价格上下手,能便宜多少就是省下了多少。
口头承诺别当真,有凭有据才可靠
车主买车的整个流程基本都只跟销售员有正面交涉,但是“铁打的店面流水的销售员”是常态,所以买车时谈的所有优惠要么立马变现,要么白纸黑字立下字据盖上公司的章,如果不这么做后期很可能出现“不认账”或者销售员离职没人管的情况。
利益受损坚决维权,不吃“哑巴亏”
新车为什么会有优惠 新车购车网
我们生活中很多东西都会越来越贵,比如早餐或者衣服之类的,更别说房价了,价格比原来都翻了几番。超市里的商品除了节日或促销的时候会降价,其他时间也是不会便宜的。
但是车子就不一样了,只要新款成了旧款,就会降价卖出去。但是车子还是同样的车子啊,降价的原因是什么呢?单纯从配置技术、成本方面、销售策略来分析的话,就很清楚了。
在这给大家科普一个VAVE的概念,就是客户体验感觉差不多,但是材料如果可以替换成更便宜的话,就可以缩减成本,也可以给客户更低的价格,当然买主到手价也会更低。说“偷工减料”也可以,比如满足标准法规和安全性能的前提下,同车型的轮胎、仪表板、座椅材质等相对无关紧要的东西都可以采用更便宜的材质。
除了从技术上配置上影响价格之外,还可以从供货关系上分析价格原因。汽车公司和供应商的关系很紧密,汽车公司频繁压供应商的价,不成就换供应商,这让供应商很被动。而且在开发费和模具费分摊完成后,供应商从主机厂那得到的价格就会少,相对成本也就少了。
销售的时候,如果车子市场反应良好,厂家就会进行量产。随着工艺越来越成熟,产品线也开始变得清晰,以至于生产效率逐渐提高,这样生产出来的车也会提高良品率。虽然初期的投入大了,但是这样一来后期利润空间也大了,价格当然可以顺利下调。
以上是买车交完定金后还能要求优惠吗 新车购车网的全部内容,想了解更多维修处理相关内容,请关注智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