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主应该知道车要“三分修、七分养”,养护固然不能让汽车永葆青春,不过在保养汽车中,也有部分车主爱惜过度,损坏了爱车。养护专家告诉您养护的四种浪费。
第一种浪费:
保养太过“勤快”。赵小姐是个车盲,她经常会收到经销商发送的保养信息,新车才开了8000公里,赵小姐的机油已换过3次,机滤也换了3次,保养间隔里程3000公里都不到。汽车保养周期是指汽车保养的间隔里程或时间。保养频率高不是什么坏事,能更有效地保障车辆的各项性能,但过于频繁也没必要。科学地确定各类保养作业的间隔里程,能使汽车经常保持良好的技术状况,同时也节省保养费用和修理费用。
第二种浪费:
追求高标号汽油。以为汽油标号越高越好的张先生,因爱护新车,两年来一直给爱车加97号汽油。一般车主都知道如果高档轿车长期使用低标号汽油,除了会产生爆震外,还会产生诸如功率下降、油耗上升、发动机内部零件损坏等问题,严重缩短发动机的寿命。因此,不少车主喜欢使用高标油。事实上,汽油标号并非越高越好,即使是高档车也不等于必须加高标油。
第三种浪费:
轮胎要进口的。有些人买轮胎特别喜欢强调“进口”,玩车的陈先生就是这样。但几次经历后陈先生发现,国外推出的新款轮胎对国内用户来说并不适用。有一次,他新换的轮胎只跑了一次山路,胎侧就起了包。国外平整的路面与国内的路况有着较大区别,进口轮胎在国内的道路上不一定有上佳表现,特别是胎侧的耐冲击力方面显然有些水土不服。一些国外品牌的轮胎在国内合资生产后,都根据国内道路状况在轮胎侧面增加了一层帘子布,从而大大增强了胎侧的抗冲击力,合资生产的轮胎在性能上完全能够替代进口货,而且价格更实惠。
第四种浪费:
机油太多。车主小王的新车刚过5000公里的首保,学会看机油标尺的小王“五一”时跑了2000公里的高速,害怕机油会不够,就将一位朋友送的一瓶机油添加了进去。谁知没多久,他的新车开始烧机油。这是因为小王的新车里机油太多了。发动机在工作时曲轴柄、连杆大端会产生剧烈的搅动,增加了发动机内部功率损失,还使溅到缸壁上的机油增多,产生烧机油故障。应将发动机油底壳中的机油控制在机油尺的上下刻线之间为好。
做好日常汽车保养 7条防护措施是关键
汽车日常保养方面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⑴防混合气过浓 由于气温高,汽油容易流动,还因量孔膨胀,使汽油流量增加,且汽油容易蒸发,导致混合气过浓。因此,应调小量孔,调整加速装置与节气门摇臂连接的位置,适当降低浮子室油面高度,以减少供油量。
⑵防止气阻 炎热的夏季,汽油机燃料系统容易因温度升高而发生“气阻”现象,致使油路供油不足甚至中断供油。为防止“气阻”,可用石棉垫将汽油泵与排气管隔开,或用湿布将汽油泵包住降温。
⑶防蒸发 高温下,油及水的蒸发都将增加,油箱盖要盖严,油管要防止渗油;经常检查水箱的水位,曲轴箱的机油油面、高度,制动总泵内的制动液液面高度及蓄电池内电解液密度和液面高度等。不合规定时,要及时添加和调整。
⑷防过热 为防止发动机产生过热现象,保养时,应注意风扇皮带不能沾油,以防打滑,皮带紧度适当。行驶途中适时休息,休息时尽量选择阴凉处,并打开发动机罩通风散热。当轮胎气压因热而增加时,应停车降温,不得用放气及泼冷水的方法来降低轮胎气压和温度。
⑸防“自燃”、“自爆” 夏季气温较高,日Z高气温常常在35℃以上,这使得汽车自身的故障率也大大提高。气温高时散热慢,汽车水箱的温度常常因为居高不降而影响发动机的功率,甚至可能引起混合“自燃”、“自爆”,使得发动机不能正常工作。高温也使得一些部件膨胀变形,轻者会加速部件磨损,重者会烧坏机件。夏季公路路面温度常常在70℃以上。汽车轮胎因为受热,胎内气压增高,一旦长距离行驶,容易爆胎。当汽车瞬间发生上述故障时,还有可能导致交通事故。
⑹防润滑不良 润滑油易受热变稀,抗氧化性变差,易变质,甚至造成烧瓦抱轴等故障。因此,应将曲轴箱和齿轮箱里换上夏用润滑油,经常查润滑油数量、油质情况,并及时加以更换。
⑺车漆防曝晒 车漆如同人身上的肌肤,要光洁亮丽,才惹人喜爱。虽然它似乎没有生命,但确实也怕晒,长期曝晒会发旧、起皱。
夏季还要多注意发动机的工作环境,及时作好清洁工作,如果发动机外部油污过厚,会影响机器散热,给各种机器故障埋下隐患。夏季还应该对漆面进行一定的预防保护,比如打蜡、上釉。汽车附件部分的护理在夏季也比较重要,比如轮毂、电镀部分要及时除锈、清洁,保险杠、轮胎等橡塑部分要做增黑上光、抗老化处理。
普通的美容保护---洗车打蜡,虽然有些作用,却不会有长久的好处。因为任何车蜡都含有矽的成分,久经紫外线照射会锈蚀车漆,留下点点黑斑。而且车蜡中的研磨颗粒,还会在光亮的车漆上留下道道细痕。车蜡本身起不到增强硬度、抗紫外线的作用,会因温度过高而很快流失。因此,停车时应当把车停放在阴凉处。
以上是汽车讲堂:汽车维修保养的四种浪费 7条防护措施是关键的全部内容,想了解更多维修处理相关内容,请关注智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