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
首页
找产品
找企业
资讯
论坛
百科
问答
维修
服务
品牌
改装
首页
问答
全部分类
问答
精选
待解决
问
加速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电路
Dream High
多数加速度传感器是根据压电效应的原理来工作的。 所谓的压电效应就是 "对于不存在对称中心的异极晶体加在晶体上的外力除了使晶体发生形变以外,还将改变晶体的极化状态,在晶体内部建立电场,这种由于机械力作用使介质发生极化的现象称为正压电效应 "。一般加速度传感器就是利用它内部的由于加速度造成的晶体变形这个特性。由于这个变形会产生电压,只要计算出产生电压和所施加的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就可以将加速度转化成电压输出。当然,还有很多其它方法来制作加速度传感器,比如压阻技术,电容效应,热气泡效应,光效应,但是其最基本的原理都是由于加速度产生某个介质产生变形,通过测量其变形量并用相关电路转化成电压输出。 线加速度计的原理是惯性原理,也就是力的平衡,A=F/M 我们只需要测量F就可以了。用电磁力去平衡这个力可以测得外力F。就可以得到 F对应于电流的关系。只需要用实验去标定这个比例系数就行了。当然,中间的信号传输、放大、滤波要通过相应的电路来实现了 加速度传感器可以帮助机器了解它现在身处的环境。是在水平,走下坡,还是别的情况。在现代生产生活中被应用于许许多多的方面,如提电脑的硬盘抗摔保护,目前用的数码相机和摄像机里,也有加速度传感器,用来检测拍摄时候的手部的振动,并根据这些振动,自动调节相机的聚焦。压电加速度传感器还应用于汽车安全气囊、防抱死系统、牵引控制系统等安全性能方面 灵敏度是压电加速度传感器应用时候要考虑到得重要因素之一。也就是传感器在正常工作的时候输入信号R于输出信号C的比值,有成线性的也有非线性的。例如,某位移传感器,在位移变化1mm时,输出电压变化为200mV,则其灵敏度应表示为200mV/mm。灵敏度自然是越高,但是实际上灵敏度越高测量范围就窄;相反,灵敏度低点就能获得比较宽的测量范围。所以在产品选择传感器的时候就要从需要出发,一味地使用高精度传感器往往就意味着更高的成本 抗疲劳性也是压电加速度传感器的重要因素。在有些应用中需要持续长时间使用传感器,这就要求内部部件能够支持长时间的监测。使用高强度、稳定性好的材料器件应该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稳定性。在一些特殊场合中运用传感器时就需要特定的传感器,若一般的传感器则会很快毁损。如以前老师课堂上说过的运用于烤鸭的考虑中监测温度湿度的传感器就要经受住长期的油腻、高温、潮湿等。相信,压电加速度也会有类似的严峻的工作环境。这就要求了他很高的稳定性。 通常情况下,传感器的实际静态特性输出是条曲线而非直线。在实际工作中,为使仪表具有均匀刻度的读数,常用一条拟合直线近似地代表实际的特性曲线、线性度(非线性误差)就是这个近似程度的一个性能指标。 1)压电式加速度计的结构和安装 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又称压电加速度计。它也属于惯性式传感器。它是利用某些物质如石英晶体的压电效应,在加速度计受振时,质量块加在压电元件上的力也随之变化。当被测振动频率远低于加速度计的固有频率时,则力的变化与被测加速度成正比。 由于压电式传感器的输出电信号是微弱的电荷,而且传感器本身有很大内阻,故输出能量甚微,这给后接电路带来一定困难。为此,通常把传感器信号先输到高输入阻抗的前置放大器。经过阻抗变换以后,方可用于一般的放大、检测电路将信号输给指示 仪表或记录器。目前,制造厂家已有把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与前置放大器集成在一起的产品,不仅方便了使用,而且也大大降低了成本。 (a)中心安装压缩型 (b)环形剪切型 (c) 三角剪切型 图13.18 压电式加速度计 常用的压电式加速度计的结构形式如图13.18所示。S是弹簧,M是质块,B是基座,P是压电元件,R是夹持环。图13.18a是中央安 装压缩型,压电元件—质量块—弹簧系统装在圆形中心支柱上,支柱与基座连接。这种结构有高的共振频率。然而基座B与测试对象连接时,如果基座B有变形则将直接影响拾振器输出。此外,测试对象和环境温度变化将影响压电元件,并使预紧力发生变化,易引起温度漂移。图13.18c为三角剪切形,压电元件由夹持环将其夹牢在三角形中心柱上。加速度计感受轴向振动时,压电元件承受切应力。这种结构对底座变形和温度变化有极好的隔离作用,有较高的共振频率和良好的线性。图13.18b为环形剪切型,结构简单,能做成极小型、高共振频率的加速度计,环形质量块粘到装在中心支柱上的环形压电元件上。由于粘结剂会随温度增高而变软,因此最高工作温度受到限制。 图13.19 压电式加速度计的幅频特性曲线 加速度计的使用上限频率取决于幅频曲线中的共振频率图(图13.19)。一般小阻尼(z<=0.1)的加速度计,上限频率若取为共振频率的 1/3,便可保证幅值误差低于1dB(即12%);若取为共振频率的1/5,则可保证幅值误差小于0.5dB(即6%),相移小于30。但共振频率与加速度计的固定状况有关,加速度计出厂时给出的幅频曲线是在刚性连接的固定情况下得到的。实际使用的固定方法往往难于达到刚性连接,因而共振频率和使用上限频率都会有所下降。加速度计与试件的各种固定方法见图13.20。 图13.20 加速度计的固定方法 其中图13.20a采用钢螺栓固定,是使共振频率能达到出厂共振频率的最好方法。螺栓不得全部拧入基座螺孔,以免引起基座 变形,影响加速度计的输出。在安装面上涂一层硅脂可增加不平整安装表面的连接可靠性。需要绝缘时可用绝缘螺栓和云母垫片来固定加速度计(图13.20b),但垫圈应尽量簿。用一层簿蜡把加速度计粘在试件平整表面上(图13.20c),也可用于低温(40℃以下)的场合。手持探针测振方法(图13.20d)在多点测试时使用特别方便,但测量误差较大,重复性差,使用上限频率一般不高于 1000Hz。用专用永久磁铁固定加速度计(图13.20e),使用方便,多在低频测量中使用。此法也可使加速度计与试件绝缘。用硬性粘接螺栓(图13.20f)或粘接剂(图13.20g)的固定方法也长使用。某种典型的加速度计采用上述各种固定方法的共振频率分别约为:钢螺栓固定法31kHz,云母垫片28kHz,涂簿蜡层29kHz,手持法2kHz,永久磁铁固定法7kHz。 (2)压电式加速度计的灵敏度 压电加速度计属发电型传感器,可把它看成电压源或电荷源,故灵敏度有电压灵敏度和电荷灵敏度两种表示方法。前者是加速度计输出电压(mV)与所承受加速度之比;后者是加速度计输出电荷与所承受加速度之比。加速度单位为m/s2,但在振动测量中往往用标准重力加速度g作单位,1g= 9.80665m/s2。这是一种已为大家所接受的表示方式,几乎所有 测振仪器都用g作为加速度单位并在仪器的板面上和说明书中标出。 对给定的压电材料而言,灵敏度随质量块的增大或压电元件的增多而增大。一般来说,加速度计尺寸越大,其固有频率越低。因此选用加速度计时应当权衡灵敏度和结构尺寸、附加质量的影响和频率响应特性之间的利弊。 压电晶体加速度计的横向灵敏度表示它对横向(垂直于加速度计轴线)振动的敏感程度,横向灵敏度常以主灵敏度(即加速度计的电压灵敏度或电荷灵敏度)的百分比表示。一般在壳体上用小红点标出最小横向灵敏度方向,一个优良的加速度计的横向灵敏度应小于主灵敏度的3%。因此,压电式加速度计在测试时具有明显的方向性。 (3)压电加速度计的前置放大器 压电元件受力后产生的电荷量极其微弱,这电荷使压电元件边界和接在边界上的导体充电到电压U=q/Ca(这里Ca是加速度计的内电容)。要测定这样微弱的电荷(或电压)的关键是防止导线、测量电路和加速度计本身的电荷泄漏。换句话讲,压电加速度计所用的前置放大器应具有极高的输入阻抗,把泄漏减少到测量准确度所要求的限度以内。 压电式传感器的前置放大器有:电压放大器和电荷放大器。所用电压放大器就是高输入阻抗的比例放大器。其电路比较简单,但输出受连接电缆对地电容的影响,适用于一般振动测量。电荷放大器以电容作负反馈,使用中基本不受 电缆电容的影响。在电荷放大器中,通常用高质量的元、器件,输入阻抗高,但价格也比较贵。 从压电式传感器的力学模型看,它具有“低通”特性,原可测量极低频的振动。但实际上由于低频尤其小振幅振动时,加速度值小,传感器的灵敏度有限,因此输出的信号将很微弱,信噪比很低;另外电荷的泄漏,积分电路的漂移(用于测振动速度和位 移)、器件的噪声都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实际低频端也出现“截止频率”,约为0.1~1Hz左右。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目前大部分压电式加速度计在壳体内都集成放大器,由它来完成阻抗变换的功能。这类内装集成放大器的加速度计可使用长电缆而无衰减,并可直接与大多数通用的仪表、计算机等连接。一般采用2线制,即用2根电缆给传感器供给 2~10mA的恒流电源,而输出信号也由这2根电缆输出,大大方便了现场的接线。表13.1为某厂家生产的压电式加速度计的参数表。表13.1 常用压电式加速度计的参数表。 压电式速度传感器 由于上述磁电式速度传感器存在响应频率范围小,机械运动部件容易损坏,传感器质量大造成附加质量大等缺点,近年发展了压电式速度传感器,即在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的基础上,增加了积分电路,实现了速度输出。同样,这种传感器也全部实现了内置,具有替换磁电式速度传感器的趋向 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 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又称压电加速度计。它也属于惯性式传感器。它是利用某些物质如石英晶体的压电效应,在加速度计受振时,质量块加在压电元件上的力也随之变化。当被测振动频率远低于加速度计的固有频率时,则力的变化与被测加速度成正比。 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 压电式加速度计的结构和安装压电式加速度计的结构形式 常用的压电式加速度计的结构形式如图。S是弹簧,M是质块,B是基座,P是压电元件,R是夹持环。图a是中央安 装压缩型,压电元件—质量块—弹簧系统装在圆形中心支柱上,支柱与基座连接。这种结构有高的共振频率。然而基座B与测试对 象连接时,如果基座B有变形则将直接影响拾振器输出。此外,测试对象和环境温度变化将影响压电元件,并使预紧力发生变化,易引起温度漂移。图c为三角剪切形,压电元件由夹持环将其夹牢在三角形中心柱上。加速度计感受轴向振动时,压电元件承受切应力。这种结构对底座变形和 压电式加速度计的幅频特性曲线 温度变化有极好的隔离作用,有较高的共振频率和良好的线性。图b为环形剪切型,结构简单,能做成极小型、高共振频率的加速度计,环形质量块粘到装在中心支柱上的环形压电元件上。由于粘结剂会随温度增高而变软,因此最高工作温度受到限制。 加速度计的使用上限频率取决于幅频曲线中的共振频率 一般小阻尼(z<=0.1)的加速度计,上限频率若取为共振频率的 1/3,便可保证幅值误差低于1dB(即12%);若取为共振频率的1/5,则可保证幅值误差小于0.5dB(即6%),相移小于30。但共振频率与加速度计的固定状况有关,加速度计出厂时给出的幅频曲线是在刚性连接的固定情况下得到的。实际使用的固定方法往往难于达到刚性连接,因而共振频率和使用上限频率都会有所下降。加速度计与试件的各种固定方法见图. 加速度计的固定方法 其中采用钢螺栓固定,是使共振频率能达到出厂共振频率的最好方法。螺栓不得全部拧入基座螺孔,以免引起基座 变形,影响加速度计的输出。在安装面上涂一层硅脂可增加不平整安装表面的连接可靠性。需要绝缘时可用绝缘螺栓和云母垫片来固定加速度计,但垫圈应尽量簿。用一层簿蜡把加速度计粘在试件平整表面上,也可用于低温(40℃以下)的场合。手持探针测振方法,在多点测试时使用特别方便,但测量误差较大,重复性差,使用上限频率一般不高于 1000Hz。用专用永久磁铁固定加速度计,使用方便,多在低频测量中使用。此法也可使加速度计与试件绝缘。用硬性粘接螺栓或粘接剂的固定方法也长使用。某种典型的加速度计采用上述各种固定方法的共振频率分别约为:钢螺栓固定法31kHz,云母垫片28kHz,涂簿蜡层29kHz,手持法2kHz,永久磁铁固定法7kHz。 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 压电式加速度计的灵敏度 压电加速度计属发电型传感器,可把它看成电压源或电荷源,故灵敏度有电压灵敏度和 电荷灵敏度两种表示方法。前者是加速度计输出电压(mV)与所承受加速度之比;后者是加速度计输出电荷与所承受加速度之比。 加速度单位为m/s2,但在振动测量中往往用标准重力加速度g作单位,1g= 9.80665m/s2。这是一种已为大家所接受的表示方式,几乎所有测振仪器都用g作为加速度单位并在仪器的板面上和说明书中标出。 对给定的压电材料而言,灵敏度随质量块的增大或压电元件的增多而增大。一般来说,加速度计尺寸越大 ,其固有频率越低。因此选用加速度计时应当权衡灵敏度和结构尺寸、附加质量的影响和频率响应特性之间的利弊。 压电晶体加速度计的横向灵敏度表示它对横向(垂直于加速度计轴线)振动的敏感程度,横向灵敏度常以主灵敏度(即加速度计的电压灵敏度或电荷灵敏度)的百分比表示。一般在壳体上用小红点标出最小横向灵敏度方向,一个优良的加速度计的横向灵敏度应小于主灵敏度的3%。因此,压电式加速度计在测试时具有明显的方向性。 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 压电加速度计的前置放大器 压电元件受力后产生的电荷量极其微弱,这电荷使压电元件边界和接在边界上的导体充电 到电压U=q/Ca(这里Ca是加速度计的内电容)。要测定这样微弱的电荷(或电压)的关键是防止导线、测量电路和加速度计本身的电荷泄漏。换句话讲,压电加速度计所用的前置放大器应具有极高的输入阻抗,把泄漏减少到测量准确度所要求的限度以内。 压电式传感器的前置放大器有:电压放大器和电荷放大器。所用电压放大器就是高输入阻抗的比例放大 器。其电路比较简单,但输出受连接电缆对地电容的影响,适用于一般振动测量。电荷放大器以电容作负反馈,使用中基本不受电缆电容的影响。在电荷放大器中,通常用高质量的元、器件,输入阻抗高,但价格也比较贵。 从压电式传感器的力学模型看,它具有“低通”特性,原可测量极低频的振动。但实际上由于低频尤其小振幅振动时,加速度 值小,传感器的灵敏度有限,因此输出的信号将很微弱,信噪比很低;另外电荷的泄漏,积分电路的漂移(用于测振动速度和位移)、器件的噪声都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实际低频端也出现“截止频率”,约为0.1~1Hz左右。 激振试验浏览6次 附加在某些机械和设备上用以产生激励力的装置,是利用机械振动的重要部件。激振器能使被激物件获得一定形式和大小的振动量,从而对物体进行振动和强度试验,或对振动测试仪器和传感器进行校准。激振器还可作为激励部件组成振动机械,用以实现物料或物件的输送、筛分、密实、成型和土壤砂石的捣固等工作。 电动式激振器 将交变电流通入动线圈,使线圈在给定的磁场中受电磁激励力的作用而产生振动。电动式激振器(图2 [电动式激振器示意图])的恒定磁场是借直流电通入励磁线圈而产生的,再将交流电通入动线圈中,动线圈受到周期变化的电磁激励力的作用带动顶杆作往复运动。使顶杆与被激件接触,便可获得预期的振动。 电磁式激振器 将周期变化的电流输入电磁铁线圈,在被激件与电磁铁之间便产生周期变化的激励力。振动机械中应用的电磁式激振器(图3 [电磁式激振器示意图])通常由带有线圈的电磁铁铁芯和衔铁组成,在铁芯与衔铁之间装有弹簧。当向线圈输入交流电,或交流电加直流电,或半波整流后的脉动电流时,便可产生周期变化的激励力,这种激振器通常是将衔铁直接固定于需要振动的工作部件上。 激振器就是用来产生振动的。一般用来做一些系统振动测试,看机器运行中的震动达不达到影响其运行和寿命的程度和机器的噪声影响程度。在一些振动试验建模中当然也必不可少。
2023-07-16
1条回答
问
气敏传感器的原理和具体应用电路
e363cbc2a639
就是根据有些元件在不同的环境中的电阻值不一样,来检测的,有一款MQ_2就是烟雾传感器,也可以检测乙烷等可燃气体,就是在一对极板间如何是空气是一个阻值,当变为 另外一种气体是,其阻值就会改变,你可以上网搜下还是挺多介绍和连接图的
2023-06-12
1条回答
问
油缸传感器是否带信号处理电路
6a404ca9c7fa
传感器有两线制、三线制、和四线制的,有输出电压信号的、和电流信号的、还有阻值变化的,一般三线和四线的是电流信号输出的,大多为4~20毫安。当然里面也有快小的电路板,负责输出信号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023-06-12
2条回答
问
如何用ph值控制电路的通断?
0a9e5ee0905d
如果能测量电阻,再用试纸测量当时的PH值,连续测量并做一个线性表,然后利用这个电阻,通过计算通入一个直流电,并让他输出4~20Ma。
2023-06-12
5条回答
问
传感器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电路板
e8792dde7539
传感器,英文名称transducer,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按照制造工艺来分类的话:集成传感器是用标准的生产硅基半导体集成电路的工艺技术制造的。通常还将用于初步处理被测信号的部分电路也集成在同一芯片上,例如现在大力发展的MEMS传感器。薄膜传感器则是通过沉积在介质衬底(基板)上的,相应敏感材料的薄膜形成的。使用混合工艺时,同样可将部分电路制造在此基板上。厚膜传感器是利用相应材料的浆料,涂覆在陶瓷基片上制成的,基片通常是Al2O3制成的,然后进行热处理,使厚膜成形。陶瓷传感器采用标准的陶瓷工艺或其某种变种工艺(溶胶、凝胶等)生产。完成适当的预备性操作之后,已成形的元件在高温中进行烧结。厚膜和陶瓷传感器这二种工艺之间有许多共同特性,在某些方面,可以认为厚膜工艺是陶瓷工艺的一种变型。选传感器无非从灵敏度、频率响应、线性范围、稳定性和精度这几个方面去考量,其中稳定性与基板材质有很大关系,前面几项主要看制造工艺,从稳定性来讲的话,那么最适合传感器的非陶瓷电路板莫属。陶瓷材料的稳定性能相当出色,只要制造的工艺技术能过关,陶瓷电路板无疑要比其他PCB好用很多。陶瓷电路板现在最好的制造工艺,应该就是LAM技术了,激光快速活化金属化技术(Laser Activation Metallization,简称LAM技术),利用高能激光束将陶瓷和金属离子态化,使二者牢固结合。但是目前国内传感器生产厂商还是以中小为主,依然有很多在使用薄膜工艺,用的是FR-4基板,使用寿命不长,稳定性差,遇到稍微恶劣些的环境,就直接罢工了。想要传感器跟上国际水准,还需要付出很大努力。传感器还是需要陶瓷电路板的,目前在发达国家已经广泛应用了,我国目前真的不是技术制约了发展,传感器电路板的更新换代,还得看各大生产厂家,歌尔,大华这些中国龙头起到带头作用,厂家们进行技术革新,才能做大做强,我国的传感器行业也才能迎头赶上世界步伐。
2023-06-12
2条回答
问
用单片机搭建一个有储存功能的电路怎样开始着手
f297c86f8bbf
1/选择单片机(选自己最拿手的)2/选择通讯接口(探针台和单片机进行实时的数据通讯)3/如果不是通讯方式的,需要选择单片机IO数,和探针配合4/选择存储器(根据容量和速度选择EEPROM还是别的,还要主要它和单片机的通信方式)5/编写程序PS/还要选择电源,是5V供电还是AV220V供电外加电源适配器等等6/考虑要不要加显示和报警指示功能7/考虑要不要加按键,做简易的人机交互8/外部晶振(考虑单片机内部倍频是多少,得知CPU运行速度和外设的速度)
2023-06-12
2条回答
问
蓄电池过放防振荡电路求助
c79dd7b65428
1)【,断开负载后还是会振荡,反复启动,】---- 如果是不再接负载,相比之下,总电流可以忽略,应该不会振荡;2)蓄电池的特性--间歇大电流放电后的间歇期,电源电压会回升---这个回升值的大小,就决定了你这个电路是否会形成振荡;解决办法是:再并联电池,以降低单个电池的放电电流,这样来控制电池电压回升的幅值,避免产生振荡现象
2023-05-23
2条回答
问
跪问:怎样实现蓄电池欠压保护电路?
4bb595c1fb9e
最简单的方法是: 1、取一三极管,基极接两个分压偏置电阻,如暂定为两个1K的; 2、集电极串一额定工作电压为3V的继电器; 3、将常开开关一头接蓄电池正极,另一头接上偏置电阻和继电器线圈; 4、下偏置电阻和发射极接蓄电池负极; 5、由3、4步的两接点向电路供电; 6、调上偏置电阻的阻值,使其在3.9V时继电器断开; 此方案仅用4个元件,如要使电路更完美,发射极可串一低阻值电阻。倘若你一点电路基础都没有,可按此方案向他人求教,这是最方便的,那人很容易看懂。 你也可以把上偏置电阻换成10千欧左右的可调电阻。
2023-05-22
5条回答
问
蓄电池充电系统的检测与显示电路是什么?
3297e8d16f9e
1)看样子你是一个爱好者,220V交流经整流后变成310V左右的直流高压,再经TL494或3842等脉宽调制电路、驱动电路、脉冲变压器、变成交流信号,再经整流、变成直流充电电压。2)至于充电过程有限流充电、恒流充电、及涓流充电,是在电瓶的某一状态下由经电阻取样经脉宽调制维持一种暂态罢了。有空下载充电电路自己研究研究吧!!
2023-05-21
2条回答
问
求汽车电瓶的充电机电路
a6be974256a3
汽车电瓶的充电应使用输出带抽头的变压器以控制充电阶段,尽量使用半波整流电路,这样的充电效率会比较高。
2023-05-19
2条回答
上一页
81/8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下一页
求购
首页
找产品
找企业
论坛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