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问答
-
-
-
-
0214d4e5bc67
一.冷敲缸活塞敲缸响指活塞上下运动时在气缸内摆动或窜动,其头部或裙部与缸壁、缸盖相碰撞产生异响,又可分为冷敲缸、热敲缸及冷热均敲缸。故障现象1.低温时有敲击声,发动机温度正常后响声减弱或消失。2.怠速或低速时,发出清晰又节奏的“嗒嗒”敲击声,转速提高后响声减弱或消失。3某缸断火后异响减弱或消失,且火花塞跳火一次发响两次。故障原因1.活塞与缸壁的配合间隙过大。2.机油压力过低,缸壁润滑不良。故障诊断与排除诊断活塞敲缸故障时,可在发动机缸体中上部辅助听诊。1.将发动机转速控制在异响最明显的范围,查看机油加注口是否冒烟,排气管是否冒蓝烟,用听诊器在机体上部侧听诊,也可运用螺钉旋具抵触在缸体一侧,将耳朵贴在螺钉旋具的木柄上,听是否振动敲击声,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可确诊为活塞敲缸。2.逐缸断火试验,若某缸断火后其声响减弱或消失复火时其声响明显增大一两声后又恢复原来声响,当发动机温度升高后声响减弱或消失即可确诊为活塞敲缸。3.加机油试验法将待查气缸的火花塞拆下,注入少量机油,再重新起动试验,如声响消失或明显减弱,但不久又复出,则可确诊为该缸活塞敲缸。二.热敲缸故障现象1.怠速时发出有规律的“嗒嗒”声高速时发生“嘎嘎”的连续金属敲击声,并伴有机体抖动现象且温度升高,响声加大。2.火花塞跳火一次,发响两次,单缸断火声响加大。故障原因1.活塞与缸壁配合间隙过小。2.活塞与活塞销装配过紧活塞变形或反椭圆形。3.连杆轴颈与曲轴轴颈不平行。4.连杆弯曲扭曲或连杆衬套轴向偏斜。5.活塞环背隙,侧隙过小导致活塞环卡滞。故障诊断与排除1.若发动机低温时没有异响,而温度升高后在怠速时出现“嗒嗒”声,并有机体振动现象,且温度越高声响越大,则为了活塞变形活塞环过紧造成的活塞敲缸。2.发动机低温时不响,而温度升高后在中高速时发出急剧而有节奏的“嘎嘎”声,单缸断火时,其声响变化不大,则为连杆变形或连杆装配不当造成的活塞敲缸。3.发动机在热起动后,即敲缸,且单缸断火声响加大,表明该敲缸现象严重,也可能已经产生了拉缸,此时应停机检修以免造成更为严重地恶性故障。三.冷热均敲缸故障现象1.发动机低速时有“嗒嗒”的敲击声,转速提高后声响消失或低速时发出有节奏且强弱分明的“杠杠”声响,有时会短暂消失,但很快又复出,转速提高后消失。2.火花塞跳一次,发响两次,某缸断火后声响或减弱或反而加大,并由节奏声响变为连续声响。故障原因发动机在冷热态均敲缸,一般是活塞连杆组技术状况恶化所致,主要原因如下:1.活塞销与连杆小头装配过紧。2.连杆轴承装配过紧。3.活塞裙部圆柱度误差过大。故障诊断与排除1.逐缸做断火试验,某缸断火后声响减小,但不消失为该缸连杆与曲轴或活塞销装配过紧所致。2.断火试验时该缸声响加重,且中间断声响变为连续声响,则为活塞磨损变形所致。3.低速时有“嗒嗒”敲击声,当转速提高后声响消失,则为活塞裙部圆柱度误差过大所致。四.曲轴主轴承响故障现象1.发动机稳定运转时并无响声,当转速突然变化时,发出沉闷连续的“镗镗”敲击声转速越高,声响越大同时伴有机体振动现象。2.发动机负荷增大时,响声加剧有时上坡加速时,在驾驶室内就可听到沉闷的“镗镗”敲击声。3.单缸断火时声响变化不大,而相邻两缸断火时声响明显减弱。故障原因1.曲轴主轴颈与轴承配合间隙过大。2.曲轴轴向间隙过大。3.曲轴轴承盖螺栓松动。4.润滑不良导致合金烧损脱落。5.曲轴弯曲。故障诊断与排除诊断曲轴轴承响,可在发动机缸体下部及油底壳部位辅助听诊。1.在发动机低中速状态下抖动节气门,一般由2000R/MIN急加速至3000R/MIN发出明显而沉闷的连续敲击声,同时伴随有机体振动现象,则可确定为曲轴主轴承响。2.进行单缸断火试验,声响变化不大,而相邻两缸断火时,声响明显减弱或消失则为两缸之间得曲轴主轴承响。3.高速运转发动机,机体振动较大,同时伴有机油压力显著下降,则为曲轴主轴承与轴颈配合间隙过大或轴承合金脱落。4.异响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高速时声响变得杂乱,则可能是曲轴弯曲。五.连杆轴承响故障现象1.发动机怠速运转时无明显声响,稍高于怠速时有清晰地“嗒嗒”敲击声有点类似钢球落在钢板上所发出的声音,而高速时有“咯咯”敲击声急加速时声响尤为明显,连杆轴承响较曲轴主轴承声响轻缓而短促。2.当发动机负荷增加时声响也随之增大,单缸断火声响明显减弱或消失。故障原因1.连杆轴承与轴颈磨损过量导致失圆配合间隙过大。2.连杆轴承盖紧固螺栓松动。3.连杆轴承润滑不良,合金烧蚀脱落。故障诊断1.加大节气门发动机转速由怠速向中速时速过渡时声响变得清晰,一般由1000-2000RMIN反复急加速抖动节气门时,声响特别清脆随着转速的增高敲击声更为明显。2.对某缸进行断火试验,若声响明显减弱或消失,说明该缸连杆轴承响。3.不论发动机转速和温度的高低都发出严重而无节奏的“铛铛”声响,且伴随有机体振动单缸断火声响不变甚至更加明显反上缸说明连杆轴颈失圆轴承合金烧蚀或连杆螺栓严重松动应立即停机进行拆检找出连杆轴承烧蚀的故障原因视情更换连杆轴承。六.曲轴断裂响故障现象发动机低速运转时机体的振动就较大,甚至有摆动摇晃现象,同时发出沉重粗闷而较大的“嘣嘣”敲击声,转速稍有提高就出现巨大可怕的响声类似采石场里的碎石机所发出的“卡噶”的破碎声。故障诊断与排除曲轴断裂的概率极低,诊断时一人在发动机下衬住飞轮齿圈,另一个在曲轴前方用扳手转动曲轴带轮观察曲轴前端与飞轮端的转动是否同步如有角度差即为曲轴断裂。七.活塞环响活塞环响在气缸上部听诊比较明显。1.如果活塞环侧隙过大,其在环槽内过于松动,加速时会产生高节奏的“咔嗒”声要排除这种故障应更换活塞环,必要时应更换活塞。2.如果气缸磨损严重,缸壁出现肩缸肩时,第一道活塞环敲击台肩发出高节奏的“咔嗒”声,发动机加速时异响更为明显,此时应镗磨气缸更换活塞连杆组。3.如果活塞环折断加速时,常常会发出高节奏的“啪啪”声,同时在加机油口有脉动冒烟现象,单缸断火后冒烟现象消失。
-
-
af77b42125ac
发动机在冷态下,当气门处于关闭状态时,气门与传动件之间的间隙称为气门间隙。间隙过大:进、排气门开启迟后,缩短了进排气时间,降低了气门的开启高度,改变了正常的配气相位,使发动机因进气不足,排气不净而功率下降,此外,还使配气机构零件的撞击增加,磨损加快。 间隙过小:发动机工作后,零件受热膨胀,将气门推开,使气门关闭不严,造成漏气,功率下降,并使气门的密封表面严重积碳或烧坏,甚至气门撞击活塞。 采用液压挺柱的配气机构不需要留气门间隙。首先大家要知道气门摇臂与气门的间隙(即气门间隙)之所以存在,是因为进排气门均安装在燃烧室的顶端,也是温度最高之处,为了留有膨胀的空间,因而必须存有空隙,至于间隙的 气门间隙[1]大小,因厂家设计不同而不一致,通常进气门间隙在0.2~0.25毫米之间,而排气门间隙由于受热膨胀比进气门侧的大,所以间隙更大些,一般在0.29~0.35之间。发动机气门摇臂与此气门之间经过长久的动作及磨耗,间隙会愈变愈大,所以才有气门脚间隙的调整。然而并非所有汽车均需调整气门脚间隙,有些车辆气门间隙属于油压自动调整,就不需要调整气门间隙了。(1)拆下气门室盖。 拆下气门室盖的固定螺丝,小心取下气门室盖,注意不要损坏气门室盖衬垫。用抹布擦净气门及摇臂轴上的油污,以方便气门调整作业。(2)找到一缸压缩上止点。 用摇手柄转动曲轴或撬动飞轮,使一缸处于压缩上止点位置。 从发动机前面看,曲轴皮带轮的正时凹坑与正时记号对准。在部分大型车上飞轮壳的检视孔1-6缸刻线与飞轮壳正时记号对齐。例如:东风EQ6100-1型发动机,飞轮1-6缸刻线应与飞轮壳的钢球对齐。 此时从气门处看:一缸的气门应都处于关闭的状态。如果一缸的气门不全是关闭状态,说明一缸活塞在下止点位置,您应再转动曲轴360度, 使一缸处于压缩上止点位置。(3)确定各缸处于压缩上止点的方法。 根据发动机构造原理我们知道,各缸处于压缩上止点时,该缸的气门均处于关闭状态。因此,您可以打开分电器盖并确定各缸高压分线的位置,摇转曲轴,当分火头指向该缸高压分线位置时,触点张开的瞬间位置,则该缸处于压缩行程的上止点位置。这们您便可以比较准确的确定各缸压缩上止点的位置,方便地调整气门。(4)测量气门间隙。 气门间隙有冷车值和热车值之分,您在测量时应在符合该车的规定的状态下进行。 气门间隙选出符合规格的塞规插入气门杆与气门摇臂(或凸轮)之间。稍微拉动塞规,如有轻微的阻力,表示间隙正确。 为了确定间隙是否在规定范围内,一般用范围极限值来测量(例如间隙范围值为0.29mm到0.35mm之间),先用0.29mm的塞尺插入气门间隙,此时,塞规应如果可以通过,则是正常;再用0.35mm的塞尺插入气门间隙,,塞规应无法插入,这样才可以说明间隙在给定间隙范围内。如果0.29mm塞规不能插入间隙,则说明间隙过小;如果0.35mm塞规可以通过插入间隙,则说明间隙过大。 如果上述中任何一项不符合要求,表示气门间隙不正常,必须调整间隙。(5)调整气门间隙 1)气门间隙的调整。首先松开气门调整螺钉的固定螺帽,把规定厚度的塞规插入气门间隙处,一手抽拉塞规同手转动调整螺钉,直到塞规稍微受到阻力为止。 调整妥当之后,塞规插到气门间隙中央,调整螺钉保持不动,拧紧固定螺帽锁紧调整螺钉。锁好螺钉后,再用塞规重新测量气门间隙,因为您可能在锁紧时无意转动了调整螺钉,使气门间隙改变。如果气门间隙改变,应重新调整到正确为止。 2)两次调整法。根据配气机构构造原理,我们知道,进、排气门排列有一定的规律。按点火顺序和进、排气门排列顺序,可以检查调整4(四缸机)或6只气门(六缸机)的间隙;然后转动曲轴一周,使四或六缸位于压缩上止点位置,再调整其余4或5、6只气门。 3)逐缸调整法。由于发动机气门排列顺序不尽相同,因此,记忆进、排气门的顺序困难。也可按发动机的点火顺序或喷油顺序逐缸调整气门间隙。为了能准确调整气门间隙,您可用前面介绍的方法利用分电器分火头的指向,逐缸调整该缸的进排气门间隙。编辑本段汽车气门间隙调整方法方法(一) 气门间隙 1、在气门工作面上用软铅笔沿径向每隔4mm划一条线,将相配的气门与座接触,并转动气门1/8~1/4转后取出,如铅笔线痕迹已全部中断,且接触在居中偏下,则表示密封良好;如果有的线未断,或接触位置不对,则说明密封不严或密封不合要求,需重新研磨或修复。 2、将气门在相配的座上轻拍数下后,察看气门及座的工作面,应有明亮完整的光环,且气门上的光环位置应在工作锥面的居中偏下,则认为已达到密封要求。 3、用带有气压表的气门密封性试验器进行检查,气门组零件处于装备状态,将试器的空气筒紧紧压在气门头部位置,使容筒端面与汽缸盖(或汽缸体)结合面保持良好密封,然后捏橡皮球,向空气容筒内充气,使具有0.6~0.7MPa的气压。如果在半分钟内气压表的读数不下降,则表示气门与座的结合密封是良好的。 检查和调整气门间隙的原则,应在气门处于完全关闭、且气门挺柱落在最低位置时进行,顶置式气门应测量气门杆端面与摇臂之间的间隙,侧置式气门则测量气门杆端面与挺柱之间的间隙,其检查调整方法有两种。检查调整方法 1、逐缸调整法。首先找到一缸压缩终点,调整该缸进排气门间隙,然后摇转曲轴,按点火顺序逐缸进行。 2、两次调整法。以六缸发动机按1、5、3、6、2、4点火顺序工作为例说明如下: ①先将一缸活塞置于压缩终点,则该缸的进排气门必然可调整。 ②按“二进三排”的原则。即此时二缸的进气门和三缸的排气门必然处于完全关闭状态,它们也是可以进行检查、调整的。 ③连杆轴径在同一平面上两个气缸,一次只能调整一对气门,所以此时五缸的排气门和四缸的进气门也必然可以检查调整 ④当六缸活塞位于压缩终点,则其余未检查和调整的气门,必然处于完全关闭状态。 由此,摇转曲轴两次,即可将发动机的所有气门都进行检查调整。方法(二) (1)划线法.在研磨过的气门工作面上,每隔8mm左右用软铅笔画一条线,然后将相配的气门放在气门座上旋转1/4圈,如所划的线条均被切断,则表示密封性良好,如有的线条未被切断,说明密封不良,需重新研磨。 (2)加压法,从进、排气管口各注入50ml煤油,然后施加20~30kPa的气压,看是否有煤油经气门渗出,若渗油应拆下再次研磨。 (3)涂色法,在气门工作面上涂上一层贡蓝薄膜,在气门自然压下气门座时,相对气门座旋转气门,此时,若气门密封面360。都出现贡蓝,则气门是同心的,反之则应更换气门。 气门间隙过大,就会使气门迟开早闭。以致开启的时间太短,在进气过程中无法充分吸入可燃混合气。使发动机正常功率发挥不出来。在排气过程中,也不能充分排出废气,易使发动机过热。另外,发动机在工作时还会产生气门敲击声,影响机件的使用寿命。 气门间隙过小,使气门提前开启和延迟关闭,使该气缸无法正常工作。随着发动机温度的升高,气门与气门座将会发生密封不严而漏气。同时还可能使气门积炭,甚至烧坏气门等。 检查调整方法 调整的一般方法是: ①预热发动机使冷却液水温达到80℃-90℃。 ②打开离合器壳体上正时标志检查孔和缸盖罩。 ③确认缸盖螺栓处于拧紧到规定扭矩状态。 ④转动曲轴,使飞轮上“0”刻线与离合器壳上标记线对齐,确认第一缸进排气门摇臂的弧面与凸轮轴凸轮基圆接触,即一缸活塞处于压缩上死点(如果摇臂与凸轮接触,则应旋转曲轴360°)此时气门处于关闭位置。 ⑤松开调整螺钉1的锁紧螺母2,用螺丝刀转动调整螺钉使螺钉下端面与气门杆3上端面之间A为规定的间隙值(用厚薄规的厚度确定)。保持螺丝刀不动,拧紧锁紧螺母至规定扭矩,然后可用厚薄规插入间隙A进行复查,如此可以调完第一缸进、排气门间隙。 ⑥然后顺时针转曲轴(从发动机前端看),对于4缸机每转动180°,即可按点火顺序1-3-4-2的次序调整下一发火缸的气门间隙。对于3缸机则每转240°,即可按点火顺序1-2-3次序调整(曲轴旋转的角度可用飞轮齿圈的齿数进行换算)。
-
-
-
-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