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f-a类清水饰面混凝土要达到以下标准: (1) 结构偏差突变不平度不应超过1 mm。以1 m平靠尺检测表面平整度不应有大于3 mm的凸凹,全长不大于6 mm。梁截面尺寸偏差不大于4击m。 (2)混凝土表面无露筋、夹渣、蜂窝、麻面、明显气泡、碰撞缺陷;无裂缝。表面不应有灰浆渗漏现象。不允许有面积大于20mm2的气孔存在。每㎡的表面积中10-20 m㎡的气孔数目不能多于3个。 (3) 表面清洁,不应有隔离剂污染、锈斑。应为统一浅色的混凝土,不应有明显的色差。1基底处理原则 对于混凝土表面的缺陷,原则上修补的数量和部位越少越好,确实需要修补时,可根据不同的缺陷采用不同的修补方法。 (1)一般瑕疵可不做修补,对于原墙面污染、漏浆等明显的缺陷处,应做适当修补,修补后应无特别明显色差。整体上要求面层基本平整,颜色自然,阴阳角的棱角整齐顺直。 (2)对混凝土表面油迹、锈斑、裂纹、冲刷污染痕迹等明显缺陷需进行处理;明显的蜂窝、麻面和孔洞需要处理。露筋、锈斑、钢丝外露等现象要作修补处理。 (3)禅缝尽量利用模板自然分格,以避免在破坏禅缝的自然效果;需要更改和顺直部分,应仿自然形成模板缝,做出禅缝。 (4)所有修补工艺应尽量保持混凝土的原貌,无明显处理痕迹。 3.2处理措施 、 为保持混凝土原有自然的机理和观感,尽量少用砂纸打磨。对少数部分缺陷较大或色差较大的混凝土,需要先用专用清洗剂清洗,然后再用高压水枪冲洗。 残留在基层中的金属垫块、铁锈、杂物等(钢筋、铁丝、,j、螺丝、钉子、各种垫块),是形成锈斑及影响最终效果的主要原因。应先用角磨机将露出金属的地方打磨到低于混凝土表面0.5mm左右,涂刷上防锈漆,用柔性腻子修补平整,然后用调整材将颜色调到与大墙面基本一致,再进行打磨和腻子修补。 对蜂窝比较密集的地方进行适当修补,其颜色应与混凝土表面颜色基本一致,如果难以达到一致,其颜色应比混凝土表面颜色稍浅。 混凝土梁、板、柱表面直径大于4 mm以上的蜂窝孔洞和宽度大于0.3 mm以上的裂纹需进行充填修补,对于一些较小的缺陷可以基本不做修补,并且以修补越少越好为原则,通常采取距墙面5 m远处观察,以肉眼看不到缺陷为衡量标准。 错模部位的高度差:由于用砂轮机打磨的地方,涂装后颜色与周围不同,因此,尽量不要用砂轮磨,而用錾刀铲平,确实需要砂轮机磨平,磨后需用水泥灰浆修补平整。 修补完成后进行检查,如发现颜色太深的部位,须用粗砂纸打掉,重新以较浅颜色修补,待修补材料完全干燥后,用较细的砂纸打磨,直到墙面平滑,修补痕迹大致消失。 用清水清洗整个梁、板、柱并使其干燥。修补、清理后至涂装前,对易造成污染的部位进行遮盖保护。 梁底已刮腻子和未刮腻子出现的色差,只是腻子和原墙面的色差,对此,先用80目以上水砂纸打磨,再用调整材料将颜色调到与原墙面颜色一致,再进行大面积找色,对此刮过腻子和未刮腻子的地方经过处理后,不会有明显的色差。 3.3混凝土保护剂涂刷 基层应保持30d以上的养护时间,使碱性减小,ph值小于10,含水率低于10%。 修补调整材采用毡涂方式,毡涂均匀,不得有漏:涂料为纯有机硅材质;毡涂间隔时间2h。 渗透型底漆采用滚涂方式,滚涂均匀,不得有漏涂:涂料为纯有机硅材质,使用饮用水进行调制;滚涂间隔时间2h。涂刷渗透性封闭底漆可以防止基材的返碱.增加涂膜附着力。 半透明面漆两遍,采用滚涂方式,滚涂均匀,不得有漏涂;涂料为纯有机硅材质,使用饮用水进行调制;滚涂间隔时间2 h,涂刷用量为4 m2/kg。 3.4施工注意事项 50摄氏度以下的气温或70%以上的高湿度,将使材料的性能长时间无法发挥,涂膜、主材性能下降,应避免施工。若施工中遇下雨、下雪时,应立即停止施工,用保护膜保护涂装面。强风时,会发生涂装不均,涂料飞散,应避免施工。由于气象条件的变化而引起底材、涂装面结露时,会发生涂膜粘结不良,应立即停止施工。 混凝土保护剂常温固化性能极好,如硬化后,去除污染物就会很难,因此应对施工的部分如窗框、玻璃等做好保护,如有污染应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