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喷发动机和涡扇发动机的特点 经常看到有人说要把涡扇装在歼击机上,我来贴他们的区别。由涡轮排出的燃气和风扇排出的空气通过喷管共同产生反作用推力的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又称内外涵或双路式发动机。其主要特点是空气分两路进入发动机,一路通过内涵道(核心发动机)、另—路通过外涵道,两路气流通过各自的喷管或在混合室内掺混后通过共同喷管排出,产生推力。油轮风扇发动机主要由风扇、压缩器、燃炔室、涡轮及喷管等组成。按风扇位置不同有前、后风扇之分,按有无加力燃烧室又可分为加力式和非加力式涡轮风扇发动机。 涡轮风扇发动机通常山双转子甚至三转子组成整个转动部件。高压转子由高压油轮组和压缩器转子等组成;低压转子由低压涡轮组和风扇转子等组成。在产生相同推力的情况下,由于涡轮风扇发动机比涡轮喷气发动机具有更大的空气流量及较低的喷管喷射速度,因而推进效率及经济性都显著提高,起飞推重比也增大很多。与涡轮螺旋桨发动机相比。能适用于较高的飞行速度。从20世纪60年代起,涡轮风扇发动机已在飞机上得到广泛应用。 涡轮风扇发动机下要的性能参数除推力、燃料消耗率反推重比等外、还有涵道比(流量比),其定义是外涵道的空气质量流量与内涵道空气质量流量之比值。通常。涵道比越大。则排气的能量损失越小,经济性就越好,但迎风面积却随之增大。故小涵道比涡轮风以发动机主要用于歼击机、歼击轰炸机和强去机,大涵道比涡轮风扇发动机用于客机和运输机。 涡轮风扇发动机的发展方向是:军用小涵道比(涵道比通常小于1)的加力式涡轮风扇发动机将不断提高性能及可靠性;民用涡轮风扇发动机将继续提高涵道比,从而出现超高涵道比的涡轮风扇发动机,并将同螺旋桨风扇发动机并行发展,但在20世纪内,主要航空干线使用的仍将是高强道比涡轮风扇发动机。 靠喷管排出的燃气产生反作用推力的涡轮压缩器式空气喷气发动机,主要由压缩器、燃烧室、涡轮反喷管等组成。进入涡轮喷气发动机的空气,在进气道中被压缩后,在压缩器中被进一步压缩,然后进入燃烧室,其中一小部分在燃烧室内与喷入燃油混合燃烧,其余的大部分空气则与燃气掺混,经导向器加速后,冲向涡轮,在涡轮内做功,驱动涡轮旋转,从而带动压缩器转动,压缩空气。经涡轮做功后的燃气在喷管内加速。最后以高速喷出机外,产生反作用推力。为了短时间内增加发动机的最大推力,在涡轮后装有加力燃烧室,进行喷油复燃。可增加最大推力30%—70%,这种发功机称加力式涡轮喷气发动机。 为扩人发动机稳定工作范围,改善其起动及加速性能,涡轮喷气发动机可采用机械上无联系的转子结构,有单、双及三轮子等涡轮喷气发动机。涡轮喷发气动机主要性能参数有推力、燃料消耗率和推重比等。通常用海平面标准大气条件下的性能参数来表示涡轮发动机的性能。20世纪80年代的性能范围是:推力为为0.5—150千牛(加力人为20—200 千牛),燃科消耗率为0.7—1.0千克/(十牛·时)[加力式的为1.6—2.2千克/(十牛·时)" target=_blank>。推重比为4—8十牛/千克。为满足高空,高速飞行的需要发明的涡轮喷气发动机,是航空动力发展中的一次的飞跃,它改变了整个航空的面貌,其他各类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都是由它派生演变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