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自行车作为一个新事物,受到市民广泛欢迎。同时也受到各方面的关注,对发展公共自行车主要存在以下争议:1、投资额巨大,运营成本高昂,受益人群有限。平均每个车位综合成本3000元至10000元不等。运营费用巨大。 2、借还车数据缺乏权威监督,普遍存在虚报骑行人次的现象,夸大项目的社会效益。 3、技术有待完善,设备遭破坏严重。《政府5000万管理系统 被小学生破解成游戏机》 《北京公共自行车系统失灵租车有点难》 《烟台公共自行车人为破坏严重 每天上百辆》 4、缺乏行业标准和质量规范。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涉及到的主要技术领域的主要技术规范没有得到很好的遵循:作为公共设施锁具,应执行国家锁具强制标准;作为信息系统建设,应进行软件设计成熟度检验;作为计算机软硬件涉及,应具备系统集成资质。由于政策层面缺乏统一规范,产品设计未遵循相关领域的技术标准,实际操作中,缺乏验收依据,采购方处于被动地位。5、各设备供应商实力普遍偏小,质量参差不齐,多以华而不实的“功能”作为卖点。造成采购环节的混乱。在招投标过程中,纠纷不断。 基于此,有意见建议政府审慎对待“公共自行车”。专家指出:我国实施该项目的城市,几乎没有完全成功的。要么政府背上沉重的财政负担,要么负责运营的企业入不敷出、难以为继。杭州是我国公共自行车最多、利用率最高的城市。但是,其亦有很多不足。截至2010年,该市财政已为此投入4.5亿元,5万辆自行车。一辆自行车合9000块钱。而且以后每年都要拿出资金用于管理和维护。电脑计时系统、GPS、保险、车卡、自动锁、车棚、支架等配套费用,加上后期的成本,大大超出自行车本身的价格。济南2014年计划上1万辆公共自行车,如照此推算,5年内投资将超1个亿,后续投入还将源源不断。 环球时报援引外媒报道:公共自行车项目在中国遭遇全面挫败。报道称:中国有105个市级公共自行车项目,“在多数城市,使用率仍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