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自行车标准骑行姿势

全部回答2
默认 最新
  • 公路自行车属奥运项目,但用奥运更快、更高、更强的标准来衡量,目前的公路自行车至少还存在三大问题,即1.动力不足,2.疲劳性损伤,3.技巧性不够,这些问题通过采用单人双座自行车模式可以得到很好解决。以下是相关情况,供自行车爱好者们参考。 (1)动力不足 公路自行车发展100多年来动力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好。 众所周知,自行车在摇车的角度上也即站立式骑行角度上可以利用到人体重力,动力最好,速度最快。但遗憾的是自行车车座的位置却不能被设置在摇车角度上,这是因为尽管摇车的角度是自行车动力最好,速度最快的角度,但却不是最平衡,最安全的角度。在自行车只有一个车座可供选择的情况下人们只能以损失动力和速度为代价把自行车的车座设置在最平衡,最安全的角度上,也即现在的角度上。这种情况造成了人们在摇车的角度上得不到车座的支撑保护,人们骑不了几下就会很累,只能被迫回到原来的座位上,但回到原来的座位上后人们还会感到动力不足,还会站起来摇车。总之,人们无法在长距离内稳定借助人体重力来加速。在人们摇车的角度附近增加一个前座,即采用一种单人双座自行车模式就解决了这个问题。采用单人双座自行车模式即,当人们需要长距离加速或遇到爬坡、顶风时,人们可骑前座,这样人们就可获得强大的动力和速度,当人们进入下坡、弯道等危险路段时,人们可从前座切换到后座,这样就可获得平衡和安全感,同时还能得到休息和放松,这就是切换法。采用单人双座自行车模式和切换法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它能使人们根据不同路况选择最佳骑行角度,以获得最好的动力和速度。 采用单人双座自行车模式或切换法可使公路自行车的动力和速度得到明显提高,多项试验已经把这一设想变成了现实。 以变速自行车为例,在一般城市道路条件下,普通变速车换上双座后可一直使用最高挡位,即传动比1:3.4,不必来回换挡即可轻松获得高速度,甚至可以高速档爬坡,高速档顶风。只用最高速度挡位,不换挡,这在普通变速自行车中是难以想象的,足见其动力之强劲。 再如,单速自行车传动比通常在1:2左右,速度慢,效率低,但普通单速自行车在装上双座后即可创造出单速车比普通变速车跑得还快的奇迹。这其中的秘密一捅就破,即,这种单速自行车传动比达到了1:3.4,并采用了动力最好,速度最快的骑行角度。 (2)疲劳性损伤 自行车一种姿势骑久了会产生疲劳和厌倦感,这和人们一种姿势坐久了必须换一种姿势否则会出现不适是一个道理,在采用单人双座自行车模式和切换法的条件下,人们一种姿势骑累了可换个座,换个姿势骑,这种动态的骑行方法可较好的达到缓解疲劳,增强快乐感和避免造成常见的疲劳性损伤的目的。这种情况对国际公路自行车运动,包括环法自行车大赛等远距离运动具有决定性意义。 (3)技巧性 普通公路自行车只有一个操作平台,骑行方法比较单一。双座式公路自行车则具有两个操作平台,骑行方法更为科学。根据不同路况选择最佳骑行位置,以实现自行车骑行的最优化和效率最大化是单人双座自行车和切换法的操控原则,这种带技巧性的骑行方法可大大增强人的智能和体能,有助于提高公路自行车的快乐成分和运动价值。 当然,要解决动力和速度等问题采用活动座模式也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即让现有自行车的车座能按照人们的需要移动到摇车的角度上,但这种模式要涉及到车座的频繁解锁、位移和机件磨损,难以适应人们在车座上经常移动和健身的需要,因此相比之下,采用单人双座模式更为简单可靠。 在摇车角度附近设一个靠前的车座同摇车角度本身一样是允许的,没有问题的。当然,在车座前移的同时,车把也要动,即只需对车把做同步调整就行了。 此外,在人们摇车的角度附近增加一个前座不会影响人们摇车,因为前座的角度比摇车的角度略微靠后,并且前座还可使用短座。
    0 点赞
  • 设定正确标准的自行车骑乘姿势-越野山 地车/公路车新手入门 1 坐垫角度 2 坐垫 高度 3 坐垫的前后位置 4 龙头的高度长度 5 煞车把角度 6 煞车把手位置 7 把手宽 度 8 总结 很多人以为单车买了不就可以 骑了?其实这是很不对的观念。因为每一 个人的身长、手长、脚长都不一样,即使 买到了尺寸对的单车,也不代表这辆单车 是真正适合你的身材。其实只要参考以下 简单的“设定一撇步”,花一点时间、心思 作一下调整,就一定能让单车乖乖地‘服 侍’你喔!别懒惰,请花几分钟时间跟我 们一起检查看看吧: 坐垫角度 首先先调 整最简单的坐垫角度。坐垫的角度大致上 要保持水平,由于目前市面上的坐垫的垫 面大多是弧面,用目视可能不太准确,所 以可以先拿一把长尺放在坐垫上,再用眼 睛目测抓水平,这样就容易多了。 不过 坐垫得角度绝不是死板板的。比如说,有 些人骑完车后常常会抱怨胯下痛,这或许 是坐垫前端的压力过大所致,这是可以将 坐垫的鼻端稍稍向下调整一点,这样做可 以减轻对胯下部位的压力,特别是在上坡 的时候。相反地,有些人不是很长骑上坡 ,反而喜爱冲下破的乐趣,而冲下坡时因 为要控制重心的关系,骑乘者常常会在坐 垫与坐垫后方移来移去的,这时最好将坐 垫鼻端稍微往上仰个几度,同时将坐管高 度放低,这样做有助于下坡时身体在坐垫 上的灵
    0 点赞

没有更多内容了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