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为什么又称呼单车呢?

全部回答6
默认 最新
  • 中国人一般都称为单车,自行车时候来学别人的,你没看到它是两个轮子立起来的吗?所以叫单车
    0 点赞
  • 单车 : dān chē 1.谓驾一辆车。形容轻车简从。 2.称一辆车。 3.自行车的旧称。 单车就是单人的车子,自行车的最初就是只能单人骑的。叫做“自行”,也是比较发明的时候,它是最先进的,最省力的。虽然到现在看,他成了纯“人力”了
    0 点赞
  • 自行车=单车,只是叫法不一样而已, 我老家土话也叫洋车子,就好比一个人可以同时有很多不同的称呼 比如一个人名字叫张明, 你可叫他小明,也可叫他阿明,还可以叫小张, 对不对,道理是一样的...
    0 点赞
  • 自行车,又称脚踏车或单车,通常是二轮的小型陆上车辆。人骑上车后,以脚踩踏板为动力,是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英文bicycle或bike的bi意指二,而cycle意指轮。在日本称为“自耘车”;在中国大陆、台湾、新加坡,通常称其为“自行车”或“脚踏车”;在港澳则通常称其为“单车”。  
    0 点赞
  • 是的,南方都是怎么叫的。
    0 点赞
  • 自行车的原理是通过人的脚对脚蹬施加力,从而通过曲柄带动链轮的转动,链轮又通过链条带动飞轮的转动,飞轮进而后轮转动。由于后轮与地面的摩擦力,使得后轮与地面不会相对滑动,而后轮在地面上滚动,整个车子就运动起来了。 通过对自行车的仔细的受力与动力学分析,可以发现,对于自行车来说,匀速运动是不存在的。就拿前轮来分析,由于轮子的对称性,前轮的质心在它的中心,而在运动中,自行车前轮必然会受到地面的阻力,这个力不过前轮的中心,也就是不过前轮的质心,而车架通过前轴对前轮的力必然会过质心,这样一来,前论受到的合外力矩必然不会为0,前轮不会匀速的转动。骑自行车的时候,脚也不是一直都在用力蹬脚蹬,当脚用力蹬脚蹬时,车子就会加速,当不太用力时,车子又会减速,实际的骑自行车的过程就是交替地加速减速。 自行车中的各个轮子尺寸不是随意的,除了从美观的角度考虑,还要受到物理规律的制约。现在从物理学的角度对自行车中的各个轮子尺寸作出分析。 假设脚蹬到中轴的距离为R1,链轮的半径为R2,飞轮的半径R3,后轮的半径为R4。脚蹬,曲柄,链轮的整体转动惯量为I1,飞轮,后轮的整体转动惯量I2。定义自行车速率与脚蹬速率的比值为速率效率。假设脚蹬的速率为V0 由脚蹬与链轮的角速度必须相等,飞轮与后轮的角速度必须相等,链轮与飞轮的苏联相等可以推出车子的速度V=V0*R2R4/R1R3   [1] 再假设地面给后轮的摩擦力为f,链条给后轮的作用力为f‘,人蹬脚蹬的力F。后轮的角加速度为B,前轮的角加速度为B‘ B*R3=B‘*R2 对脚蹬,曲柄,链轮的整体, FR1- f‘R2=I1B’ 对飞轮,后轮的整体, f‘R3- f R4=I2B 解得;F= f*R2R4/R1R3+I1BR3/R1R2+I2BR2/R1R3 我们可以把它分成几个部分来考虑,克服地面摩擦的力f*R2R4/R1R3,克服脚蹬,曲柄,链轮的转动惯量的力I1BR3/R1R2,克服飞轮,后轮的转动惯量的力I2BR2/R1R3。 现利用控制变量的思路对自行车中的各个轮子尺寸进行讨论。 当其他量一定时,R1越大,克服地面摩擦的力和克服飞轮,后轮的转动惯量的力越小,但是速率效率就越小[即脚蹬的速率一定时,自行车的速率越小],而且R1越大时,I1就会越大,克服脚蹬,曲柄,链轮的转动惯量的力不一定会变小。 当其他量一定时,R2越大,速率效率就越大,克服脚蹬,曲柄,链轮的转动惯量的力越小,但是克服地面摩擦的力和克服飞轮,后轮的转动惯量的力就会越大。 当其他量一定时,R3越大,克服地面摩擦的力和克服飞轮,后轮的转动惯量的力就会越小,但是速率效率就越小,克服脚蹬,曲柄,链轮的转动惯量的力越大。 当其他量一定时,R4越大,速率效率就越大,但是克服地面摩擦的力越大。 综上所述,自行车中的各个轮子尺寸除了从美观的角度考虑,还要受到物理规律的制约 
    0 点赞

没有更多内容了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