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揽巡动力系统,黄金动力组合搭配新一代四驱,大车可谈操控

行业资讯
2022-11-12 01:12

大车更舒适,小车更好开,这是外界对乘用车的普遍认知,对于大多数车型来说,事实的确如此。大车的优势是长轴距,轴距越长车身姿态越平稳,好比扎马步比立正站更稳,而稳是营造舒适性的前提;小车的优势是重量轻,动力相同的情况下,重量越轻加速越快,而快是凸显好开的前提。


那有没有大车既能稳又能快呢,或者说有没有一辆大车是能满足大家的双重需求的?因为一辆车的操控性,决定因素有很多,譬如车身结构、悬架、轮胎、动力等等,那今天我们就以揽巡为例,来详细解读一下它的动力系统,即2.0T+DQ501、第六代瀚德四驱、Active Control驾驶模式三部分,看看它是否满足这一特点。

2.0T+DQ501的黄金动力组合


揽巡搭载了代号为EA888 DTH、EA888 DTJ发动机,分别对应的2.0T低/高功率发动机,其中低功率机型的最大马力为186Ps,高功率机型的最大马力为220Ps,这台发动机在2.0T发动机阵营,参数算得上比较出色的存在了,且历经多次更新迭代,其稳定性也得到了一些用户的肯定。

在变速箱方面,揽巡虽然仍配备了7DCT变速箱,但这台变速箱却和迈腾的不一样。


就我们熟悉的大众湿式双离合变速箱而言,有规格稍低的DQ380、DQ381,以及广泛应用在C级车上的DQ500,而揽巡搭载的变速箱代号为DQ501,是DQ500的全新升级产品。

目前来说,大众的DCT变速箱的性能已经有较好口碑,那么DQ501相比老款产品,它的工作表现有何进步?


其一,通过在实践中摸索,大众为这款最新的DCT变速箱改进了轴承方案,为齿轮之间提供了更加合理的组合,从而提升传动效率和换挡速度。

这里科普一下,DCT变速箱,即双离合变速器,顾名思义,其内部拥有两组离合器。具体而言,一组负责控制奇数挡,一组负责控制偶数档,当一组离合器工作时,另一组离合器随时待命,可实现动力无间断输出,从而带来更快的换挡速度。

而传动效率高则源自双离合变速箱的齿轮“硬连接”,相比之下,CVT变速箱实现变速靠的是“换位夹紧”钢链,可理解为平顺但锁止无力的齿轮,从而造成动力损耗,而AT变速箱因为有了液力变矩器加入,也无法保证传动效率。


言归正传,就DQ501而言,其优化的部分正是两组离合器与动力输入/输出端的锁止部分,让两组离合器以更加高效、紧致的方案与动力输入/输出端连接。

其二,众所周知,低粘度润滑油最大的特点就是润滑性强,而DQ501换用了特制的低粘度润滑油,因此,可有效减少齿轮、轴承之间的摩擦力,这样做的目的仍是提升传动效率以及换挡速度;


其三,DQ501增加了双泵系统,即机械泵+电动泵,这种搭配可让车辆低速行驶时减少油泵的功率损失,如此设计主要是为了提升传动效率;

在双离合变速箱内部,油泵起到的作用是操纵控制阀及离合器提供液压,为变速箱内部提供起冷却、润滑作用的齿轮油,是湿式双离合变速箱内部核心部件。

需要注意的是,上代产品DQ500是在DQ250的基础上研发而来的,因为抗扭性强,所以可以将其理解为是一套大众为中高级车型量身打造的变速箱。而DQ500仅提供一个机械泵,优点是更加可靠,能够应付高负载,且制造成本低,但机械泵采用了定排量供油法,且动力来自发动机,因此在低负载时能耗和高负载时一致,会造成能量损耗。

DQ501则在机械泵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电动辅助油泵,可根据变速箱对油压功率的需求,进行自动调节,降低由于机械油泵存性能冗余而造成的能量损耗,从而提升系统传统销量。

第六代瀚德四驱


一般来说,四驱系统的出色与否也直接关乎车辆的操控性,但这一情况似乎不适用于前驱车。

对于诞生于横置前驱平台的车型来说,它们搭载四驱系统的目的非常明确,为了让后轮能在遇到湿滑路面时起到辅助作用。

揽巡的四驱系统采用的是博格华纳第六代瀚德四驱系统,必须要注意的是,博格华纳第六代四驱不等于博格华纳第六代瀚德四驱,后者往往应用在高端车型上,而前者则是自主以及普通合资品牌的常客。


相比老款产品,第六代瀚德四驱有两大提升:

其一,重量减轻。需要注意的是,尽管第六代瀚德四驱系统的中央差速器仍采用电控多片离合设计,但通过优化结构,减少零部件,从而让四驱总成变得更加轻盈、可靠,其相比第五代系统整体减重近500—1000g,仅为70kg。

得益于此,第六代瀚德四驱系统能够具备反应快、能量损耗小等优势。


其次,后轮得到更大“重视”。这也是第六代瀚德四驱系统最大的不同,其通过电控单元,可在横置平台上实现动力百分之百后轮驱动,而这时车辆将化身成为一辆后驱车。当然,既然这套四驱在揽巡上被定位为全时四驱,百分之百后轮驱动的环节自然会被舍弃,但后轮得到更大重视是不能掩盖的事实。

在外界看来,后驱车就是操控的象征,因为车辆加速时会出现重心后置,而后驱车的驱动轮可借着后置的重心,带来更大摩擦力,进而推动车辆前进,保证车身姿态更加平稳。

Active Control驾驶模式

硬件决定产品下限,而软件决定产品上限,尽管在软件的加持下,车辆会失去原汁原味,但消费者真的纯粹原汁原味吗?

历史就摆在眼前,事实上,用户最在意的不是车辆是否原汁原味,更在意的是它是否好开,驾驶体验是否良好。


一般来说,提供多种驾驶模式选择和是否具有操控性没有太大关系,所谓的驾驶模式选择,大多是靠加速、拖延变速箱换挡动作,或控制油门灵敏度来实现。可以这样认为,提供这类驾驶模式调节只能改变动力响应,而操控性是一个大而全的,动力响应在这之中仅起到很小一部分作用。

Active Control驾驶模式有什么不同呢,其可通过软件对车辆的四驱系统、转向系统、驱动系统、自适应巡航、空调和陡坡缓降控制等系统的调节。

而通过不同设定,搭载的车型可实现多种驾驶模式,包括雪地模式、越野模式、越野个性化,以及公路模式,而在公路模式下,还提供标准、经济、运动、个性化4种选择,能够满足用户的全场景用车需求。


在笔者看来,凭借着Active Contro驾驶模式,在每种驾驶模式中,揽巡的各单元都能步调一致,不“偏科”。


收藏 收藏
我来说两句~
暂无评论消息
相关资讯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