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晨宝马X2 xDrive25i怎么样及体验福特锐界ST多少钱

行业资讯
2024-05-02 14:42

宝马的偶数系列车型向来与运动都直接挂钩(2系旅行车是个意外),当然这不单指运动基因一方面,单纯从产品定位来说,它们也都是将年轻、运动特性发挥的淋漓尽致的群体。但我从未想过,向来不主攻销量的偶数系列运动产品,有一天也会被华晨宝马国产,而它们的开拓产品,竟然选择了宝马X2。

我相信有不少人会和我有同样的疑问,宝马为什么会选择国产X2这台车?为此我和我们资深的新闻老师们还聊了一聊,总结了以下几点:

1.宝马X1、1系三厢都是UKL前驱平台的国产产品,同样为UKL前驱平台的宝马X2国产成本比较理想;

2.宝马X1在国内为加长产品,主打家用空间,适合三口甚至四口之家购买,但对于年轻人甚至小两口来说,购买宝马X1就显得大了。宝马X2这种相对精致、原汁原味的年轻产品,有一定市场;

3.宝马X2才是真正直接应对奔驰GLA级的产品,奔驰GLA级的销量还是非常理想的。

基本保留原汁原味的设计

宝马X2 2020款 xDrive25i M运动套装 车型首页 | 参数配置 | 图片 | 口碑 | 车型报价

厂商指导价

32.98万

经过一番讨论,我似乎能够理解为什么宝马X2会被国产,综合考虑它确实有机会用小成本带来大收益。接下来回归产品,其实国产后的宝马X2基本还是维持了原汁原味的设计,但在一些细节处还是进行了调整,各花入各眼,喜爱与否全看您个人眼光。

在国产宝马X2身上,华晨宝马坚持了原则——无加长,这很大程度是为了维持宝马X2这种以精致设计为美的产品本质,另外新增的M运动套件给予消费者更多的选择,也是非常贴近中国消费者胃口的明智之选。当然,至于尾部的“华晨宝马”四个大字,你知道你会怎么办的。

内饰更新潮就完美了

毕竟依旧是F代号底盘的产品(宝马X2:F39),所以在内装上虽然作为新产品,但依旧没有享受到G底盘带来的诸多福利,这难免叫人觉得可惜,如此精致的外观如果能够搭配上更新潮的内饰设计,绝对更加完美。

『可选装内饰配色』

个性化定制的选装件如今已经成为宝马必备的“服务”之一,内饰配色和轮圈是肉眼可见的个性化选装,但针对国产宝马X2更多的选装件,依旧还是在主动安全和驾驶辅助配置方面,如何选择全凭您的个人需求。我们过去曾发布过华晨宝马X2的购车手册,关于车型推荐以及选装情况,您可以点击我去看看,权当个参考建议。

至于空间方面的表现,我个人认为符合两口之家的使用标准,对于身材不浮夸的女司机/乘客来说包括驾驶、乘坐的空间都非常合适,但对于男司机/乘客来说,空间会显得相对紧凑一些,这是与宝马X1最大的区别所在,顾此失彼是没有办法的事。

熟悉的动力系统

国产后的宝马X2除了入门版本配备的是1.5T三缸发动机之外,其余25i车型全部采用2.0T四缸发动机,输出功率192马力(141kW)/5000-6000rpm,峰值扭矩为280牛·米/1350-4600rpm。带有四驱系统的xDrive25i车型,也就是我们此次的测试车,匹配的是一台横置平台的8速手自一体变速箱。如果是非四驱版本车型,匹配的则是7速双离合器变速箱。

B48这台发动机我们已经再熟悉不过了,双涡管单涡轮、Valvetronic电子气门技术,从硬件来说满足紧凑型级别车型的需求已经足够,动力输出的特性虽不暴躁,但满足驾驶员动力需求,做到得心应手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由于是四驱版本车型,这台发动机与8速手自一体变速箱以及第五代Haldex适时四驱系统的结合是我关注的关键。我此前曾试驾过两驱版本的进口sDrive25i车型,可以说这台xDrive25i国产车型开起来会少那么一丝细微的充血感,取而代之的反而是更加沉稳、内敛的加速动作,这点感受和运动定位并不贴边,反而更像是一台家用SUV的既视感。

相较于宝马X1,它的动力响应会更加积极一些,地板式油门踏板的行程更短,COMFORT模式下油门前半段的动力输出会明显一些,这点势必是宝马在ECU设定上的差异。不过与这种相对内敛的动力输出相结合,我总有一种感觉,就是这台车没办法倾尽全力,让我感到有一丢丢遗憾。

至于这台横置平台的8速手自一体变速箱,基本就是在日常勤勤恳恳的工作模式,确实做不到像宝马经典的纵置ZF 8速手自一体变速箱调校的那么丝般顺滑,但也足够令人满意了。另外,我还注意到当你切换至SPORT模式后,每一次急加速换挡都会有刻意营造的换挡冲击感,这点倒是挺有意思,像是贴合车辆定位设置的小彩蛋。

加速测试

完全关闭牵引力控制和电子车身稳定系统,国产X2并没有配备Launch Control起步控制系统,踩住刹车油门到底,发动机转速可以提升至2900rpm左右。松开刹车,车辆会顺势加速而出,由于配备四驱系统,车轮并不会出现任何打滑现象,整个加速过程的推背感一般,但每一次换挡的冲击比较明显,最终国产X2 xDrive25i的0-100km/h加速时间为7.45秒。

油耗测试

之前我们测试过进口版本X2 sDrive25i车型的油耗为8.9L/100km,而国产四驱顶配版本车型此次油耗测试后,最终平均油耗为9.0L/100km,此次测试环境为冬天测试,且没有全程开启空调,再结合xDrive25i版本四驱系统增加的重量以及动力损耗,这样的油耗表现比较正常。

有一个“好身板”

相对偏硬的悬架设置以及倍耐力P ZERO轮胎为这台国产X2奠定了不错的基础,这一点感受上与进口版本车型的差异并不大。但相比较之下,底盘整体坚韧的感觉略有减弱,还是能够感受到这台车为了中国市场路况进行了一部分妥协。没有办法,在中国市场做的太过极端有时候反而并不好,消费者对于纯粹的需求注定抵不过大部分人在舒适性方面的要求。

但从整体的驾控感受来说,这台宝马X2确实是有意思的一类,整车的行动同步率很高,对于驾驶员意图可以做着较为快速的反应,甚至在快速过弯时,从悬架支撑、底盘反馈以及转向手感等多方面去努力给予驾驶员信心。简单的绕桩体验中,整车的灵活程度真的令人满意,唯一欠缺的是来源于电子稳定系统在关键时刻的介入,总会打破属于你努力接近失控极限的那种刺激。

最后有一丝小小的抱怨,其实与车辆本身无关,而是我始终感觉对于一台想要赋予驾驶员一点点激情的年轻机器,缺乏了一些直观的感官刺激,就算是稍微提供一些模拟声浪来调动驾驶员的激情,我都会很高兴。

刹车成绩

测试车配备的是倍耐力P ZERO轮胎,因此轮胎的抓地力不用担心。车辆全力制动时的车身姿态被控制的不错,10次连续测试也没有出现明显的热衰减现象,最终成绩定格在39.77米,成绩不差。

噪音表现

国产版本的宝马X2在车辆隔音降噪方面与进口版本的表现很接近,噪音数值都低于我们的推荐值。怠速时的发动机噪音会稍微明显一些,而在行进过程中,车辆时速超过80km/h后,轮胎胎噪会成为噪音的主要来源。

四驱系统

宝马X2配备的是来自于博格华纳的第五代Haldex适时四驱系统,虽然命名依旧叫xDrive,但这套基于前驱平台的四驱系统可与宝马X3、宝马X5等车型完全不同。而这套适时四驱系统我们之前常在大众品牌的诸多车型上见到过。这套四驱系统的核心部件就是位于后桥之前的多片离合器式差速器,它通过一个电控的液压泵来控制离合器片的压紧程度,从而改变后轮所能分配到的动力,最多可分配50%的动力到两个后轮。

滑轮组测试

滑轮组测试中,前驱平台的国产X2面对最困难的单后轮附着力滑轮组测试项目时,最终没能实现从滑轮组中脱困。但面对如交叉轴项目、单前轮附着力滑轮组项目时,都能够直接脱困,对于一台定位运动,更趋近于居家使用的紧凑型SUV来说,已经有着很不错的四驱性能表现了,这一点与宝马X1基本一致。

实地越野体验

毕竟是一台定位家用且偏向运动的SUV车型,所以来到汽车之家越野基地,我们秉承着尝试挑战的目的,来看看这台国产X2的四驱系统表现如何。首先必须强调,由于配备M运动套件的车型,接近角以及最小离地间隙并不大,所以通过性会影响一些项目的进行。

36度坡道以及42度坡道,对于宝马X2不会构成太大威胁,车身重心作为一款SUV车型并没有太高,所以四个轮胎都能稳稳的抓住地面,只需要控制好油门开度,四驱系统便会帮你摆平一切。陡坡缓降的最低时速为3km/h,从主观感受来说,当车辆有下滑态势之前,系统便会快速接入,整个过程的制动力度施加的比较均匀,不会影响乘坐感受。

300mm高度的连续炮弹坑项目中,这台宝马X2受限于车身离地高度,出现了托底现象,导致无法通过,这也是在我们预想之中的问题。而在高角度蝴蝶谷项目中,车辆面对包括对角处轮胎打滑(类似于交叉轴)、重心的快速转移等问题上,都表现的非常从容,十分稳定。

全文总结:

当我与这台国产后的X2有了一段时间的接触后,我似乎能够明白宝马国产它的目的是为什么。一方面,原汁原味的引入也给予更追求个性化、年轻的消费者一个额外的选择;另一方面,面对包括奔驰GLA级这些同样年轻化定位的竞争对手来说,宝马X2相比较之下更潮、更独特。从产品本身出发,车辆没有加长,整体不会表现出像宝马X1那种略显庞大的笨重感,它更多突出的是小而精致,只是如果它的内饰能够与时俱进一些,或许就更完美了。

提到锐界,相信很多朋友对它并不陌生,这款福特经典车型,在7座SUV市场上占据一定地位。随着市场逐渐向年轻化转变,面对同级对手汉兰达的改款,以及有不少新晋7座SUV车型的加入,使得锐界面临不小压力。因此在8月16日福特推出锐界ST/ST-Line,来提升自身竞争力。之前我们已经对两车进行了静态解析和场地试驾,而此次试驾路线为开放道路体验,包括城市路面、高速以及乡村多种路况等,更接近消费者日常真实驾驶环境。所以它实际开起来表现如何,接下来着重来介绍它的动态表现。

锐界ST/ST-Line上市后共推出3款车型,相比2018款车型精简不少,但3款车型都各有各自的亮点。入门两驱ST-Line价格更亲民,提供5座版本选择;中配四驱ST-Line 7座版车型,配置表现更均衡;而顶配四驱ST版搭载的2.7T发动机,动力无疑表现更强劲,适合预算更为充足的消费者。

此次试驾活动分别体验了锐界ST和ST-Line四驱版(以下简称ST-Line),全程试驾路线约200公里。首先体验的是ST,尽管是一辆超过2吨重的7座SUV,但开起来非常轻快。起步表现比较温和,没有延迟发生,同时V6的实力被隐藏的很深。前段给人感觉和很多同级2.0T车型一样,直到在高速路上实力才被显露出来。

对于这辆V6发动机,没有一脚油门办不到的事情。随着深踩油门,转速会瞬间拉高至5000rpm左右,此时推背感比较强烈,动力游刃有余。同时也能听到V6的嘶吼声,但不像一些大排量自吸发动机声音那么“高昂”,声音比较偏沉闷一点。

到此行目的地附近,由于多为盘山公路,很考验车辆的操控性能。对于这辆大块头来说,开起来并不费力。锐界ST方向盘转向手感很好,车辆抓地力很强,相比同级一些7座SUV“软绵绵”的驾驶感,锐界的操控绝对算得上数一数二的存在,大部分弯道都可以做到一气呵成。

ST-Line体验环节中,它与ST的外形相比区别不大,同时科技配置表现也非常丰富。初段的动力调校都很相似,只是在后段的提速上稍显不足,毕竟V6账面数据摆在那。但对于家用车来说,我们行驶时车辆内乘坐4名成年人情况下,整体的动力表现还是能接受,超车无压力。

汽配观察员
汽车家族
各豪车介绍,娱乐、搞笑。
收藏 收藏
我来说两句~
暂无评论消息
相关资讯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