笏石

笏石

目录导航

基本概况

        笏石镇,地处莆田市东南部,秀屿区西北部。秀屿区政府所在地。辖1个居委会、26个行政村。面积65平方公里。辖26个村、1个居委会,人口10.9万人。是秀屿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省“十五”期间城镇建设“重点中心镇”和莆田市城市化建设七个组团之一。2001年,全镇完成国内生产总值(GDP)57500万元,工农业总产值96800万元,财政收入2136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296元。先后荣获省“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单位”、“工业卫星镇”、“文明乡镇”等称号。

笏石基本信息

  笏石,笏石镇, 福建省莆田市 秀屿区人民政府所在地。

  笏石镇位于秀屿区西北部。秀屿区政府所在地。辖1个居委会、26个行政村。

  【代码】350305100

  ~001笏石居委会 ~201北埔村 ~202顶社村 ~203炮厝村 ~204温东村 ~205篁山村 ~206西田村 ~207四新村 ~208东华村 ~209秀山村 ~210来塘村 ~211来宅村 ~212苏塘村 ~213四村村 ~214大丘村 ~215珠坑村 ~216下郑村 ~217坝津村 ~218西徐村 ~219岭美村 ~220杨林村 ~221刘厝村 ~222度田村 ~223岐厝村 ~224梅山村 ~225松林村 ~226丙仑村

  【沿革】1958年建笏石公社,1984年改镇。1997年,面积65平方千米,人口10.2万,辖珠坑、下郑、顶社、坝津、西徐、岭美、杨林、刘厝、度田、岐厝、梅山、松林、丙仑、炮厝、温东、篁山、西田、四新、东华、秀山、来塘、濑垞、苏塘、大丘、四村等26个村委会和笏石居委会。

  

笏石地名的由来

         笏石镇顶社村东部笏石山上有一块天然巨柱石而得名。笏石原来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乡村,由顶社、北埔(包括七角里)等村落构成。相传早在明代中期,这里是一块小盆地形状的荒芜地带,而原集镇是在这里以西方向距离约3公里处的“丙店”村,那里有一条南北走向的长街,从南部的炮厝村延续至丙店村,约有3华里长。明嘉靖年间,倭寇入侵骚乱,被夷为平地。至今丙店村可见到一段约有200米长的当年留存下的石板路。后来,集镇便从丙店向东2华里迁移至苍店、下店两村。之后,再移迁至笏石山麓的顶社、北埔等地。其时,从新厝店和本店头两村亦是明代时期的小集镇,便相约迁往南埔、后菜园、土埕、窑厝、西天尾等村。这样形成南北汇合,而成为笏石镇的市肆。由于这里水陆交通方便,天时地利,且是一处小盆地,故之被人称为“聚宝盆”。笏石,是莆田沿海14个乡镇陆路通行的必经之地,素有“三关司马桥”、“沿海头”之称。南距国家旅游度假区湄洲岛24公里,西南距秀屿港17公里,北距莆田市区、涵江区分别为17.2公里,交通便利,是沿海的交通中心。如今笏石成为秀屿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笏石的历史将重新开始。

地理位置

          笏石镇,地处莆田市东南部,面积65平方公里。辖26个村、1个居委会,人口10.9万人。是秀屿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省“十五”期间城镇建设“重点中心镇”和莆田市城市化建设七个组团之一。2001年,全镇完成国内生产总值(GDP)57500万元,工农业总产值96800万元,财政收入2136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296元。先后荣获省“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单位”、“工业卫星镇”、“文明乡镇”等称号。

  笏石市区的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境内6条呈“米”字型的省道、县道总长22.6公里,10公里省道架有蝙蝠式路灯,实现路面硬化、道路绿化;笏石电信分局程控电话容量已达20.9万门;建有22万伏变电站、11万伏变电站和3.5万伏变电所;广电实现光纤联网,有线电视进村入户;自来水厂一期日供水3万吨;城镇化建设不断加快,集镇面积2.5平方公里,城市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城区不断扩大,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建有沿海最大的农贸市场和服装、小商品、粮饲、建材、果蔬、水产等批发专业市场及各类大型商场、商业城等,年集市成交额逾3.7亿元。

  笏石的社会事业健康协调发展。连续二届被评为省“文明乡镇”,多次被评为市创建文明路“先进单位”。教育事业发展迅速,拥有一所省级农村重点中学和一所职业中学、三所初级中学。“亿万农民健身活动”被省评为先进镇,今年又被省推荐为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镇”。卫生三级网络健全,实现初保达标。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笏石镇工业经济自成体系、独具特色。以个私企业和“三资”企业为主体,形成以轮胎、塑胶、鞋类、建材、工艺品、粮饲加工为支柱产业,本业制品、服装加工为新兴产业的工业体系。2001年,全镇共有各类企业4740 家,年产值达15.14亿元。其中规模工业企业有15家。经济发展已逐步 进入快车道,“十五”末年产值预计可达55亿元。

笏石山传说 

 笏石山是笏石的象征,人文的标志。笏石地名由来亦出于该山有一块天然巨柱石而得名。笏石原来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乡村,由顶社、北埔(包括七角里)等村落构成。相传早在明代中期,这里是一块小盆地形状的荒芜地带,而原集镇是在这里以西方向距离约3公里处的“丙店”村。据说那里有一条南北走向的长街,从南部的炮厝村延续至丙店村,约有3华里长。明嘉靖年间,倭寇入侵骚乱,被夷为平地。至今丙店村可见到一段约有200米长的当年留存下的石板路。后来,集镇便从丙店向东2华里迁移至苍店下店两村。之后,再移迁至笏石山麓的顶礼、北埔等地。其时,从新厝店和本店头两村亦是明代时期的小集镇,便相约迁往南埔、后菜园、土埕、窑厝、西天尾等村。这样形成南北汇合,而成为笏石镇的市肆。由于这里水陆交通方便,天时地利,且是一处小盆地,故之被人称为“聚宝盆”。

基础设施

          笏石,是莆田沿海14个乡镇陆路通行的必经之地,素有“三关司马桥”、“沿海头”之称。南距国家旅游度假区湄洲岛24公里,西南距秀屿港17公里,北距莆田市区、涵江区分别为17.2公里,交通便利,是沿海的交通中心。

  笏石的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境内6条呈“米”字型的省道、县道总长22.6公里,10公里省道架有蝙蝠式路灯,实现路面硬化、道路绿化;笏石电信分局程控电话容量已达20.9万门;建有22万伏变电站、11万伏变电站和3.5万伏变电所;广电实现光纤联网,有线电视进村入户;自来水厂一期日供水3万吨;城镇化建设不断加快,集镇面积2.5平方公里,城市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城区不断扩大,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建有沿海最大的农贸市场和服装、小商品、粮饲、建材、果蔬、水产等批发专业市场及各类大型商场、商业城等,年集市成交额逾3.7亿元。

荣誉称号

  连续二届被评为省“文明乡镇”,多次被评为市创建文明路“先进单位”。教育事业发展迅速,拥有一所省级农村重点中学和一所职业中学、三所初级中学。“亿万农民健身活动”被省评为先进镇,今年又被省推荐为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镇”。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