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效

坪效

目录导航

简介

坪效是台湾经常拿来计算商场经营效益的指标, 指的是每坪的面积可以产出多少营业额(营业额÷专柜所占总坪数)。

以百货公司为例, 店里不同的位置, 所吸引的客户数也不同。一楼入口处, 通常是最容易吸引目光的地方, 在这样的黄金地段一定要放置能赚取最大利润的专柜, 所以你会发现百货公司的一楼通常都是化妆品专柜。

由于坪效其着眼点是效,所以,在现今商店频繁送券打折的情况下,把营业额作为计算公式的分子,不能真实反映经营面积的效益,从而产生了而把毛利额因素考虑进去的做法。

大陆也在讲究坪效,但是这个是约定俗成的“坪”,1坪约等于3.3平方米,所以容易造成误会,如果在相当时间都坚持使用“平效”,就避免了这个历史时期的产物,它代表了台湾零售行业对大陆的影响。

利润计算方法

利润=坪效 x 坪数 x 平均毛利率-经营费用

本公式对于利润有4个控制点:坪效、坪数、平均毛利率、经营费用,由于平均毛利率和经营费用在前面已经有了分析,所以在本节和以后的各节中将不再重复。

坪效计算方式

坪效=销售额÷门店营业面积

日均坪效=日均销售额÷门店营业面积

月均坪效=月均销售额÷门店营业面积

坪效:即每平米面积上产生的销售额。在现实的工作中,我们经常定义坪效=销售额/坪数,把坪效定义为被动的量,这是不对的。如果我们把公式变换成销售额=坪效 x 坪数,对于我们的工作更加有意义,这样坪效就变成了一个积极的量。

特定面积上经营的商品项目和具体的商品(包括本区域的气氛布置、商品布局、动线等)是影响坪效的主要因素。对于我们的卖场来说每一寸位置都是需要付租金的,并且租金相同,如何及时发现并整改产出过低或不合理的区域是管理人员提高门店盈利能力的一个重要控制点。

坪数:一般来说,坪数是事先已经给定的量,是不能更改的,但我们也知道在已给定的面积内有些地方是能够产生出利润而有些地方是不能产生利润的,也就是对于利润来说有些面积是有效的,而有些面积又是无效的,这就涉及到了一个“有效坪数”的定义。对于管理人员来说如何减少无效坪数,使无效的坪数转变为有效的坪数也是提高门店赢利能力的一个控制点。 

坪效的意义

对于固定的经营面积而言,店面花费在每一平方米上的水费电费甚至是人工费等都是固定的,如果提高单位面积的销售额,则更能达到更为有效的经营状态。特别对于零售店来说,坪效意义更为重大:因为零售店(超市等)的商品毛利比较低,它们只有通过加快商品的销售速度,才能够达到更高的利润。

O2O新模式对坪效的提升

提升坪效提升坪效传统商场多半选择在富商区,租金面积贵,面积越大租金越贵,同等销售额前提下,坪效较低。

新型O2O卖场选址避开繁华地区,租金便宜,面积不到,主要以体验为主,线上完成销售,在同等销售额前提下,坪效更高。

例如,O2O家具电商美乐乐坪效大约在1万-1.2万,而传统卖场坪效大约为3000-4000,足足高出了3倍左右。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