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皞

太皞

目录导航

传说

太皞太皞(3)中国民间传说华胥在雷泽(古地名)看到一个巨人的脚印,便踩了上去,因此而受孕,于成纪(古地名)生太皞。太皞观察天地万物的变化,作出了八卦。又发明文字,定婚嫁礼法,传授百姓畜牧之法,制作十五弦之瑟。后按取法五行,圣王死后以五行相配,所以太皞配木,炎帝配火,黄帝配土,少皞配金,颛顼配水,按位在东方,象日之明,故称太皞。皞,明也。变混沌之质,文宓其教,故曰宓牺(宓,音伏),亦谓伏羲。在位一百一十年。

太昊号伏羲氏,为风姓,在中国传说中是古代华夏部落的首领,居于陈地(即现在河南淮阳县),是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的共同祖先。太皞是以龙为图腾的氏族首领,号称龙师而以龙命名官职,神话中,他长得人头蛇身,或者人头龙身。居住在陈地,是淮河流域氏族部落的祖先。

春秋时期,有任、宿、须、句、颛臾等姓,都来源于风姓。

出处

另据《吕氏春秋通诠》考证,太皞即是伏羲氏,秦汉阴阳家用五帝配四时五方,认为伏羲氏以木德王天下之号,死后,祀于东方,所以为木德之帝,为司春之神。[6]

《儒部·法言义疏》
五帝谓五方神也。东方为太皞,南方为炎帝,西方为少皞,北方为颛顼,中央为黄帝”,谓汉人已有以太皞等为五方帝之名者,足与金说互证。胡部郎玉缙云:“晋语虢公梦蓐收之状白毛虎爪,此蓐收神之形,必非该之貌。则知太皞、句芒等本古者五行天帝、天神之号,非伏戏与重等也。[6]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