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证常由心气虚进一步发展而来;或由其他脏腑病证损伤心阳而成。
心悸怔忡,心胸闷痛与虚寒症状共见。
心悸怔忡,气短胸闷,或心胸疼痛,自汗,畏寒肢冷,神疲乏力,面色晄白,或面唇青紫,舌质淡胖或紫暗,苔白滑,脉弱或结或代。
心阳虚衰,推动、温运无力,心动失常,轻则心悸,重则怔忡;心阳虚衰,宗气衰少,胸阳不展,气滞胸中,故见胸闷气短;心脉痹阻,故见心胸疼痛;虚寒内生,温煦失职,故见畏寒肢冷;阳虚卫外不固,故见自汗;温运乏力,面部血脉失充,寒凝而血行不畅,故见面色晄白或面唇青紫,舌质紫暗,脉弱或结或代;阳虚水湿不化,故舌淡胖嫩,苔白滑。
温补心阳。
人参、黄芪、肉桂、甘草、生姜。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保元汤。
心阳虚,寒邪凝滞心脉,致使不通则痛时可选用下列方法配合治疗。
1、针刺:主穴:内关、神门、心俞、厥阴俞;配穴:素髎、大推、关元、足三里:主穴每次取2穴,配穴每次取1-2穴。手法以捻转结合提插,用补法为主或平补平泻,得气后留针5-20分钟。
2、艾灸 主灸心俞、内关、配合灸神门、足三里、关元。每次10-15分钟,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
3、推拿 取左灵墟、屋翳、天池、心俞等穴,采用掌擦法,复合震颤法,200圈/分左右,前三穴共按摩12分钟,心俞按摩4分钟。按摩中,患者可感到心前区发热,并逐渐延及四肢和腰背,对出现热传感者,宜酌情延长按摩5-10分钟。
以上诸法,可起到温阳益气,养心定悸,通脉止痛的作用,对治疗心阳虚所致心痛有较好疗效。
1、心悸 表现为心悸、心中空虚,惊惕而动等症,多因心气、阴大伤,气虚阴损,累及于阳,遂致心阳不足,神不守舍,或饮邪上逆,损及心阳所致,治宜温通心阳,方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伤寒论》),
2、胸痹 表现为胸闷、发憋、气短、疲乏,甚则作痛等症,多因心气不足,胸中阳气不振,清旷痹塞,或因痰浊阻遏胸阳,胸阳不通,气血失畅,心脉痹阻所致,治宜温中散寒,方用瓜蒌薤白半夏汤(《金匮要略》)或吴茱萸丸(《圣济总录》)等方药。
3、虚劳 表现为面色晄白、自汗、倦怠无力,舌淡,脉弱等症,乃心阳不足,血行不利,心气不充所致,治宜温阳益气,方用四逆汤(《伤寒论》)合补气运脾汤(《杂病源流犀烛》)。
1、心阳虚病人多由形寒畏冷,所以应该注意避风寒,慎起居,防止感受外邪,使病情加重。
2、惊悸怔忡发作严重时,面青唇紫,有心阳暴脱的征兆时,应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固定针头,保持通畅,以便根据病情及时给药。
3、心阳虚病人因畏寒怕冷,病房应朝阳温暖明亮为宜,病情严重时,禁止或减少探视者,以便病人安静休息。
心阳虚弱的病机演化过程中伴有几种情况,一是由于阳气不足,无力推动血行,导致血瘀,产生疼痛,故心阳虚证兼见心痛,舌紫黯等症;二是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心阳不足,其气亦弱,气弱运行无力则气滞,多伴有胸闷作痛等症。三是由于心阳不足,不能温化水饮,导致痰饮内停,常见胸闷、发憋、气短等症,如水气上逆,则引起头眩。当心阳虚趋向恶化时,阳气暴脱,可出现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脉微弱欲绝等心阳虚脱的证候。[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