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歌

吹歌

目录导航

抚宁吹歌

抚宁吹歌自公元1599年(明万历27年)永平府志记载:"抚宁县,吹鼓手捌名,每名叁两陆钱(银),以来的四百多年间,历代名人辈出,他们在冀东和东北三省久负盛名,至今仍被人们传为佳话。新中国成立前,抚宁吹歌艺人的生活可概括为"少年学艺家乡中,成年卖艺下关东,晚年艺高回故里,关内关外留美名"的三部曲艺术生涯。

清末至民国年间冀东出现了七大吹歌高手。其中昌黎、卢龙、迁安、海港区各一人。另外三人,倪士宽(号称鼓王)、张秉云、赵会都是抚宁人。他们的足迹遍于东北各地,每年春、秋两季为东北各大商家的商品创牌子做宣传,比如沈阳的"三塔雪花膏日化品厂",哈尔滨"珞玲粉化妆品厂"等等。同时,抚宁吹歌艺人又在东北各地的庙会进行巡回演出,出名的庙会有吉林市北山"药王庙会"、哈尔滨"积叠寺庙会"、辽宁"大石桥庙会"等等。一般一处庙会演奏五天。1938年,抚宁吹歌艺人赵会,张秉云在沈阳"百代唱片公司"和长春"胜利唱片公司"录制了一些唢呐曲唱片,其中有《满堂红》、《绣红灯》、《泰山景》等。

自民间年间至新中国成立后的1985年间,冀东再次出现了七大吹歌高手,他们都是前面提到的七大高手的徒弟或义子,这七人中有五人是抚宁人,任启瑞(艺名筱核桃)是冀东"金铁嘴"、"天下第一吹"金财的义子及徒弟,孙俊元、倪士然是赵会的徒弟,崔占春是赵会的义子,戴文治是张秉云的徒弟,他们有着与前人相同的经历,解放前大部时间都活动在东北,也为创牌子,庙会演出,有的并在东北长期开办鼓乐棚社。现把五位抚宁吹歌艺人介绍如下,首先讲任启瑞,1938年,喻尔滨道外正阳街珞玲粉化妆品公司开业,特邀任启瑞(艺名筱核桃)、赵文奎(山海关人)去做广告,广告棚搭得又高又大,上层是各类化妆品及广告,二层坐有任启瑞、赵文奎,右悬"特邀筱核头",左挂"特邀赵文奎"巨型竖帐,最左边挂有"曲音妙绝、喇叭大王"(由于照片太旧,其它字迹看不清),巨幅横额,两侧站满数千观众,整个正阳街锣鼓喧天,场面极为壮观。同年6月任启瑞在从哈尔滨赴辽宁大石桥庙会中,应邀在长春胜利唱片公司录制唱片,其中唢呐曲有《句句双》、《推车乐》、《大姑娘爱》、评剧《花为媒》选段。

    1953年10月,任启瑞、孙俊元等人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音,其中《小磨坊》、《冬来尾》、《朝凤》制成唱片(唱片号为:2332)(S-00132),1955年秋任启瑞应聘任河北省艺术学校教师,1958年随校并入天津音乐学院,1961年辞职回乡重操旧业。1984年被国家重点社科项目《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评为河北省民间唢呐演奏家。任启瑞是冀东民间吹歌的代表人物,在东北三省也颇有影响。他的演奏艺术,被冀东群众称为一绝,一提起"筱核桃",人人赞不绝口,不但群众给予极高的评价,就是同行的唢呐艺人也心悦诚服。如今,关内外很多唢呐艺人都在学习着他的演奏技艺。如东北著名唢呐艺人"奉天王"之子沈阳音乐学院唢呐教师王波同志于1984年6月在北戴河东山宾馆召开的"《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研究班"上说:"我们都爱学关里的手法子(即指法),我用的手法子就是'筱核桃'的"。任启瑞是门里出身,自小在鼓乐窝里长大,多年从冀东老一辈顶尖唢呐高手们学习、实践。后来,又长期与冀东下一代唢呐名家赵文奎、河北省民间唢呐演奏家孙俊元、河北吹歌艺术家、河北吹歌研究会副会长崔占春等人合作共事。加之他先天条件优越、勤学苦练、博采众长、勇于借鉴、音色圆润丰满,极富变化;韵味醇厚,华丽潇洒,耐人寻味。冀东鼓乐乐队常见的为两支同类唢呐加一鼓一钹的形式(婚事用支次高音唢呐,丧事用两支中音唢呐,秧歌伴奏也用两支中音唢呐)。其中,二支唢呐的分工是不同的,一支为主奏唢呐,一支为配奏唢呐。在各类唢呐中,中音唢呐是冀东鼓乐中的代表性乐器。任启瑞的一生,始终在吹主奏唢呐。所以,他演奏的乐曲极富特色。例如,常常用连续快速的指法对乐曲进行加花变奏。这种加花变奏本身的主要特点是装饰性的,所以它只是对原来曲调进行润色,而不失原曲的韵味,加花后的乐曲比原来曲调显得更加生动活泼。如传统秧歌曲《柳青娘》中的3 2|3 3 6| 1 1 6 |3o2 3 3 ……,在他演奏时,则把音区提高一个八度,音符的数量也增加了许多,成为3 3 5 1 2 | 3 2 3 5 6 1 2 3 2 |1o1 6 6 1 6 1 2|3o2 1 2 3 2 3|……与"加花"相对的就是"减字",因为老艺人世代用的是"工尺字谱",他们把"音"称为"字","减字"即是减少音符。例如:《侉调搭乙柳青娘》中的 5oooo6 1 7 6 7 6 5|6 7 6 5 3 2o3| 5 5 6 1 3| 5 5 5 4 3|……任启瑞用"减字"方法则演奏为:5o1 6 5|6 1 3|5 6 1|5-|……"加花"、"减字"和乐曲的速度、节奏是有直接关系的。"加花"时,乐曲速度相对慢,节奏复杂;"减字"时,乐曲速度相对快,节奏也简单。在冀东唢呐传统演奏技法的基础上,任启瑞又借鉴运用喉音咔奏、箫音、三弦音等演奏方法,发展丰富了冀东唢呐的演奏技巧。例如秧歌曲《本调双借满堂红》中的 5 5 3 5 |2 0 |5 5 3 5|2 0|……就是运用喉音咔奏技法,把喉音与唢呐音相结合,发出一种沙哑、嘶裂、粗犷的声音,从而使乐曲达到高潮,并与先后段落在音色上形成鲜明的对比。箫音的吹奏技巧,在本曲中也有应用,但应用最多的、最有代表性的则为汉吹曲《绣红灯》。三弦音多出现在活泼轻快的乐曲中。此外,任启瑞还移植了笛的历音、剁音和管子的吞吐、齿颤等演奏技法。这些技法不但丰富、发展了抚宁鼓乐乐曲的表现力,而且对乐曲的多次反复也注入了极大的活力。例如整个乐句用喉音咔春天或用箫音奏法,再加之对旋律的加工,从而形成换头不换尾的曲式,即由||:A B :||变为A B A1 B A2 B A3 B :||的形式。任启瑞演奏的秧歌曲,典型的四次换头的有:《本调满堂红》、《侉调满堂红》、《背调满堂红》等。三次换头的有:《大闷工调句句双》、《侉调柳青娘》等等。另外,任启瑞对借字技法的运用,也有独到之处。任启瑞是从一个乐句的整体出发,来运用借字技法的。他不像有的唢呐艺人一个音符挨着一个凌晨符的去死板运用借字技法,因为这样借出来的乐曲是没有艺术生命力的。只要细心欣赏、研究任启瑞借字的乐曲,就不难发现他不但熟练地把握住了借字技法,而且对乐曲的结构和风格,也做到了心中有数,这样借出来的乐曲,再经过不断的艺术加工和实践,最终定型。所以,任启瑞所流传下来的几首借字秧歌曲,首首都是精品。例如《本调双借满堂红》(一)、《本调双借满堂红》9二)、《本调单借柳青娘》、《背调搭乙柳青娘》、《侉调搭乙柳青娘》等。冀东唢呐,由于形体大,唢呐碗长,在唢呐碗正常位置时,筒音与第一孔音(自下而上计算)呈小三度音程关系。筒音与第七孔不呈八度音程关系。所以冀东唢呐融八、九、十度超吹于一体,这就增加了演奏难度。任启瑞常常用叉口指法、半孔按指法等演奏出多变的音色。因此,单从乐曲的音色美上就能鲜明的辨别出任启瑞的演奏特性。任启瑞的唢呐演奏艺术另一特点是:运用多变的节奏型丰富发展乐曲,减少一些乐曲由于短小而在多次反复中形成的音调感。任启瑞的唢呐演奏艺术,不但在技法、旋法、节奏诸方面都有着他自己独特的风格,而且在乐器演奏上,还是个多面手。除经常演奏高音唢呐、次高音唢呐、中音唢呐、低音唢呐外,还会清寒奏笙、管、笛及钹鼓等打击乐器。任启瑞演奏的曲目也是丰富多彩的。根据统计,他演奏的曲目在120首以上。其代表曲目有:秧歌曲类、各种调门的《满堂红》、《句句双》、《柳青娘》及《小磨坊》;汉吹曲类:《老官调子》、《泰山景》、《赶舟》;大牌子曲类:《四来》、《雁落》、《哪吒令》、《三风》、《鹧鸪》、《一条龙》、《一枝花》;杂曲:《绣红灯》等。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