莜面栲栳栳(5) 栲栳(kǎolǎo)是指用柳条编 成,形状像斗的容器。也叫“笆斗”。“栲栳栳”是用莜面精工细作的一种面食品,因 其形状象“笆斗”,民间叫“栳栳”。是用竹蔑或柳条编制成的一钟上下粗细一致的圆 框,形状象斗,是农家专门用来打水或装东西的一钟用具,因“栲栳栳”形如“笆斗” 故得名。
民间传说,隋文帝杨坚偏信奸佞之言,要立次子杨广为太子,唐国公李渊力谏不纳,被贬为并州(太原)留守。途经灵空山时,不料身怀六甲的李夫人要临盆分娩,只好借宿灵空山古刹盘谷寺,生下公子李元霸。李渊滞留该寺,常与老方丈谈论天下大事。一日,老方丈对李渊说,我夜观天象,近日天下大乱,群雄恶战,将军应养精蓄锐,将来必成大业。今日我让香积房给你做顿稀罕饭,吃了之后定会精神焕发,体强力壮。午时将莜面“蜂窝”筒筒端了出来,李渊蘸上辣椒吃后,顿觉神清气爽,便问是什么饭。老方丈说是用莜麦面做的,形似“蜂窝”,所以当地老百姓称其为“莜面窝窝”。后来李渊当了皇帝,便派老方丈到五台山当主持。老方丈带领众僧赴任中,路过静乐县,看到当地盛产莜麦,便把制作“莜面窝窝”的技术传给静乐人。从此莜面窝窝成为静乐人的待客饭。后静乐人看见这种窝窝象存放东西的直筒“栳栳”,故将窝窝改称为“栲栳栳”。
民间还有一种说法,相传李世民父子在太原起兵,用的就是这种面食犒劳三军,一举建立大唐王朝,栲栳是由犒劳一词流变而来。此是民间传说,但莜面栲栳栳在山西民间除了是家常美食外,确实还有犒劳亲朋贵宾之意。在雁北和吕梁山区,人们赋予吃莜面栲栳栳以“牢靠”、“和睦”等美好象征。每逢老人寿诞、小孩满月或逢节待客,多以此进餐。山区有些人家婚配嫁娶时,新郎新娘也要吃,意谓夫妻白头到老。年终岁末时更要吃,以祈全家和睦、人运亨通。
莜面栲栳栳 莜面栲栳栳,工艺讲究,成形美观与口感劲道完美结合,加上“羊肉臊子台蘑汤,一家吃着十家香”,便成了地地道道的美食,就连康熙皇帝朝拜五台山时,也以品此为人生快事。若论营养价值,微量元素含量高,可健脑醒目,还可降低现代“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因此,莜面栲栳栳被视为“太原十大面食之一”。
食材准备
主料:莜麦面400克
辅料:西红柿2个,蒜2瓣,鸡蛋2个,水适量,食盐1/2茶匙,植物油1汤匙
制作步骤
1.筱麦面中倒入沸水
2.和成面团
3.分成小剂子
4.每个剂子擀成椭圆状,用中指和食指夹住面片,一卷就是下图
5.初成品
6.放入蒸锅蒸20分钟
7.做浇汁,西红柿鸡蛋,比平时多放些水,做成汤状,忘记拍图片了,方法和炒西红柿鸡蛋一样
8.浇汁浇到栲栳栳上即可[1]
食材准备
主料:莜麦面400g,开水450g,羊肉150g
辅料:植物油1茶匙,盐1茶匙,生抽2茶匙,胡椒粉1/4茶匙,料酒1茶匙,白糖1茶匙,陈醋2汤匙,酱油2茶匙,香油2茶匙,大蒜5g,生姜5g,香葱5g,味精1/4茶匙,洋葱50g,土豆50g,胡萝卜50g
制作步骤
1.莜麦面放入容器中,在上面直接倒入开水,用筷子或擀面杖搅匀。
2.倒入1茶匙植物油。
3.晾至不烫手时揉匀,放在已铺好打湿屉布的笼屉上用手拍扁。大火蒸15分钟,取出晾凉。
4.用手揉搓成均匀的莜麦面团。
5.把莜麦面团搓条,分割成10克左右的剂子,每个剂子用手分别搓圆。
栲栳栳6.取一个剂子放到光滑的台面或石板上,用刮板压着(或用手掌)向外推抹,成为长舌状的薄面片。
7.用刮板铲下面片搭在食指上。食指快速画圈,使面片缠绕在食指上,取出成圆桶状。
8.把做好的莜面栲栳栳生坯逐个码放在已刷过油的小蒸笼中。蒸锅加水烧开,把小蒸笼放入大火蒸4-5分钟。
9.把羊肉、洋葱切丁,胡萝卜和土豆去皮后切丁,生姜切丝。大蒜切碎放入小碗中,加酱油、陈醋、香油调成味汁。
10.起油锅,先放入生姜和洋葱爆香。再放入羊肉翻炒至变色,烹入料酒和生抽。
11.放入胡萝卜和土豆丁略炒。加入盐、白糖、胡椒粉和少许的水大火煮开,转小火煮4-5分钟。
12.加入味精和切成小粒的小葱调匀盛出,吃的时候把做好的羊肉臊子浇在莜面栲栳栳上,再淋入一些调好的味汁即可。[2]
1. 开水烫好的莜麦面团再蒸熟,会比较容易成形。
2. 莜麦面团中加入少许植物油,做出的莜面栲栳栳表面会比较光洁。
莜麦属“裸燕麦”,俗称“油麦”,所含蛋白质和脂肪量为五谷之首,莜面的营养成份是其它面粉营养成份的七倍以上,可与精面粉媲美。莜面中含有钙、磷、铁、核黄素等多种人体需要的营养元素和药物成份,可以治疗和预防糖尿病、冠心病、动脉硬化、高血压等多种疾病。同时莜面中含有一种特殊物质——亚油酸,它对于人体新陈代谢具有明显的功效。另外,莜面还是一种很好的保健食品,有助于减肥和美容。
莜面栲栳栳的制做工序非常严格,和面一般是由体力较好的小伙子负责,加以烧开的水,用擀面棍搅拌成面团,必须趁热将其揉精。
把和好的莜面分开,搓成5cm长,直径5mm的粗条,然后用手掌压住平推成长长的片,一般称作推栲姥,要注意推的力度必须平缓,很容易断开。退成长片之后两头对折 然后卷起来,放于蒸锅上蒸熟。
栲姥姥一般都是蘸着酱料吃,山西中部多数习惯用羊肉丁和土豆块做的蘸料。现在很多饭店都炒着做,没有原来的那种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