阔端(?——1251)
阔端,又作扩端、库腾。蒙古汗国宗王、大将。孛儿只斤氏。成吉思汗孙,太宗窝阔台子。母脱列哥那(即乃马真皇后)。
窝阔台汗时,得原西夏的部分地区为封地,驻河西,后又得东平路四万七千七百四十一户为食邑。窝阔台汗七年(1235),率右路军征南宋,先后招降原金将据守之秦、巩二十余州,破金、兰、定、会等州,大败宋将曹友闻于阳平关,取利州、潼川等路,八年冬入成都。同时着手经营吐蕃,招徕吐蕃酋长勘陀孟迦等十族,任命一些吐蕃首领为边州长官。十一年(1239),还师至陕西。同年(一说翌年),派部将朵尔达率兵侵入,吐蕃地区,直至拉萨东北,初步建立蒙古对西藏的统治权。太宗后脱列哥纳(乃马真氏)称制时,设府于凉州(今甘肃武威)镇守。乃马真称制三年(1244),遣使至吐蕃,召请喇嘛教首领萨迦班智达(1182—1251)。贵由汗二年(1247),于凉州会见萨迦班智达,议定吐蕃归附条件,由萨迦班智达致书吐蕃僧俗首领,劝说归附,确立了蒙古对吐蕃的统治.对蒙藏关系的发展及喇嘛教在蒙古族中的传播有一定影响。曾请萨迦班智达制作蒙古文字,设计了四十四个字母,作出了表音的原则。定宗后海迷失称制三年(1251),蒙哥即汗位后,因一向与蒙哥和善相处,未参与窝阔台汗家族失烈门等与蒙哥争夺汗位的斗争,未受株连,仍保有原封地和军队。据《蒙古源流》载,卒于蒙哥汗元年(1251),享年四十六岁。
阔端(15) 汉文又译作廓丹、扩端。元太宗窝阔台次子,太宗时,受封西夏故地,驻屯西凉府(今甘肃武威)以西。后建永昌城。太宗七年(1235),领兵攻秦(今甘肃天水)、巩(今甘肃陇西),收降金巩昌守将汪世显。次年,率兵由大散关征南宋,攻取成都。十一年(1239)遣部将道尔达答刺罕率兵南进乌思藏,击败反抗各部,直抵尼婆罗(今尼泊尔)边界地区,掌握饿吐蕃地区政治大势,为吐蕃地方归附蒙古奠定了基础。
依据道尔达答刺罕的报告,阔端向萨迦派教主萨迦班智达发出带有最后通牒性质的邀请书,命其携侄来见。萨班顾念乌思藏地区生灵及本教派利益,遂不顾年迈,携两侄八思巴和恰那多吉上路北行。定宗元年(1246)抵达凉州,次年与参加推举贵由为大汗从忽里台归来的阔端相见,达成吐蕃地方归附大蒙古国的条件。萨班受命作为阔端的宗教事物顾问留居凉州,并致书乌思藏地方各首领,劝其踊跃投诚。阔端命萨班长侄八思巴随伯父学法,幼侄恰那多吉着蒙古服。学蒙古语,并尚公主。此时期的阔端实际上是大蒙古国的吐蕃事务总管,全面负责经营事宜。故藏史有误认其为蒙古可汗者。
蒙哥继大汗位后,收回了阔端在吐蕃事务上的大权,而推行分封制,阔端的封地在乌思藏萨迦地方。对吐蕃的经营大权随着汗系的更替转归蒙哥之弟忽必烈。阔端于宪宗元年(1251)去世,其后裔居于永昌一隅。
贵由汗二年(1247),于凉州会见萨迦班智达,议定吐蕃归附条件,由萨迦班智达致书吐蕃僧俗首领,劝说归附,确立了蒙古对吐蕃的统治.对蒙藏关系的发展及喇嘛教在蒙古族中的传播有一定影响。曾请萨迦班智达制作蒙古文字,设计了四十四个字母,作出了表音的原则。定宗后海迷失称制三年(1251),蒙哥即汗位后,因一向与蒙哥和善相处,未参与窝阔台汗家族失烈门等与蒙哥争夺汗位的斗争,未受株连,仍保有原封地和军队。据《蒙古源流》载,卒于蒙哥汗元年(1251),享年四十六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