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北镇师范学校成立。
1983年,更名为滨州师范专科学校。
1999至2003年期间,滨州供销技校、滨州教育学院、滨州广播电视大学、惠民师范、博兴师范先后并入滨州师范专科学校。
滨州学院南门2001年9月30日,滨州市委、市政府决定筹建滨州学院。
2002年8月8日,市委、市政府举行了滨州学院(筹)建设工程奠基典礼。
2003年8月,整体搬迁到新校址。
2004年3月27日,全票通过高校设置评议委员评审。
2004年5月17日,教育部批准滨州师范专科学校改建为滨州学院。
截至2016年9月,学校设有人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机场学院、乘务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飞行学院、航空工程学院、外语系(大学英语教学部)、经济管理系、数学系、电气工程系、化学工程系、建筑工程系、信息工程系(计算机基础教学部)、机电工程系、生命科学系、资源环境系、体育系(公共体育教学部)、音乐系、美术系、继续教育学院(远程教育中心)等20个院系部门。
院系名称 | 本科专业 | 专科专业 |
---|---|---|
人文学院 | 汉语言文学、秘书学、历史学(师范类)、社会工作 | 法律事务、语文教育、文秘、社会工作、旅游管理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思想政治教育 | |
乘务学院 | 空中乘务 | |
机场学院 | 公共事业管理(航空管理与服务方向)、交通运输(机场运行与管理方向) | 民航安全技术管理 |
教师教育学院 | 学前教育、小学教育 | 学前教育、初等教育 |
外语系 | 英语(教师教育方向)、英语(商务英语方向)、英语(翻译方向)、法语 | 英语教育(师范类)、商务英语 |
经济管理系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财务管理、财务管理(中法合作)、市场营销 | 工商企业管理、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中法合作)、市场营销、市场营销(中法合作) |
数学系 |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应用统计学 | |
航空工程学院 | 飞行器动力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光信息科学与工程 | 应用电子技术 |
电气工程系 |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 电气自动化技术 |
化学工程系 | 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能源化学工程、应用化学 | 应用化工技术 |
信息工程系(计算机基础教学部)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物联网工程 | 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 |
建筑工程系 | 建筑学、土木工程、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系统 | 建筑工程技术 |
机电工程系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交通运输(汽车检测与服务方向)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生命科学系 | 生物科学、生物技术、食品质量与安全 | 园艺技术、生物制药技术 |
资源环境系 | 环境工程、安全工程、油气储运工程 | 工业环保与安全技术 |
体育系(公共体育教学部) | 体育教育(教师教育方向)、舞蹈学(体育方向) | |
音乐系 | 音乐学、舞蹈学 | 音乐教育 |
美术系 | 美术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 | 美术教育 |
飞行学院 | 飞行技术(安全方向)、飞行技术(驾驶方向)、交通运输(民航机务工程)、交通运输(空中交通管理与签派)、飞行器适航技术[4] |
院系名称 | 本科专业 | 专科专业 |
---|---|---|
人文学院 | 汉语言文学、秘书学、历史学(师范类)、社会工作 | 法律事务、语文教育、文秘、社会工作、旅游管理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思想政治教育 | |
乘务学院 | 空中乘务 | |
机场学院 | 公共事业管理(航空管理与服务方向)、交通运输(机场运行与管理方向) | 民航安全技术管理 |
教师教育学院 | 学前教育、小学教育 | 学前教育、初等教育 |
外语系 | 英语(教师教育方向)、英语(商务英语方向)、英语(翻译方向)、法语 | 英语教育(师范类)、商务英语 |
经济管理系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财务管理、财务管理(中法合作)、市场营销 | 工商企业管理、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中法合作)、市场营销、市场营销(中法合作) |
数学系 |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应用统计学 | |
航空工程学院 | 飞行器动力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光信息科学与工程 | 应用电子技术 |
电气工程系 |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 电气自动化技术 |
化学工程系 | 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能源化学工程、应用化学 | 应用化工技术 |
信息工程系(计算机基础教学部)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物联网工程 | 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 |
建筑工程系 | 建筑学、土木工程、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系统 | 建筑工程技术 |
机电工程系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交通运输(汽车检测与服务方向)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生命科学系 | 生物科学、生物技术、食品质量与安全 | 园艺技术、生物制药技术 |
资源环境系 | 环境工程、安全工程、油气储运工程 | 工业环保与安全技术 |
体育系(公共体育教学部) | 体育教育(教师教育方向)、舞蹈学(体育方向) | |
音乐系 | 音乐学、舞蹈学 | 音乐教育 |
美术系 | 美术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 | 美术教育 |
飞行学院 | 飞行技术(安全方向)、飞行技术(驾驶方向)、交通运输(民航机务工程)、交通运输(空中交通管理与签派)、飞行器适航技术[4] |
滨州学院(16)截至2014年2月,学校设有54个本科专业和27个专科专业,涵盖9大学科门类,初步形成了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
省级重点学科(3个):应用数学、生态学、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研究。
师资概况
学校坚持引育并举,实施“三百工程”“1121人才工程”“黄河英才工程”“聚英计划”,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截至2021年1月,学校有专任教师1119人,拥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泰山学者、省突贡专家、省教学名师、省优秀教师、“黄河英才”特聘教授等高层次人才21人,山东省级教学、科研团队12个,博士生、硕士生导师83人。聘请7名院士担任学校名誉院长、顾问或客座教授。[1]
杰出人才
教授:李长海、胡波、李文荣、张士国、姚志刚、杜玉杰、张全信[5]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杜玉杰[6]
质量工程
截至2014年2月,学校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本科教学工程”综合改革试点本科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7个。
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滨州学院—山东滨奥飞机制造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民用航空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
国家级“本科教学工程”综合改革试点本科专业:飞行技术。
省级特色专业(7个):物理教育、数学教育、园艺技术、应用化工技术、生态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飞行技术。
教学成果
滨州学院校园景色(20)学校学生在2006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和电子设计大赛中,荣获国家二等奖1项,省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成功参赛奖2项。学校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和师生基本功、技能大赛等各类比赛,获国家一等奖19项、二等奖17项、三等奖14项,省级一等奖44项、二等奖64项、三等奖83项。学校学生获2010年美国世界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2009美国世界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2008中国机器人大赛“中型组机器人足球赛”亚军。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两年达到90%以上。
省级精品课程(23门):大学语文、数学分析、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基础生物化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化工原理、大学英语、植物生物学系列课程(生物化学、生态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细胞工程、植物学)、信号处理与应用系列课程(信号与系统、电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DSP应用技术、数字信号处理)、N+X模式思想政治理论系列课程(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理论综合实践、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合作交流
学校不断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与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的45所大学、教育机构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先后举办了市场营销、学前教育、软件技术等6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
截至2014年2月,学校设有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黄河三角洲文化研究所、孙子研究院、微分方程与动力系统研究所、化工技术研究中心清洁能源研究中心、教师教育研究所、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滨州分院、理论物理研究所、航空信息技术研发中心、安全文化研究中心、滨州市城市管理研究中心、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发展研究院、黄河三角洲经济研究中心、自动控制研究中心等研发机构。
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山东省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航空信息技术实验室。
山东省级高校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孙子兵法与兵学研究基地。
学校重视科学研究,实施“一流学科建设计划”“1355科技创新工程”,不断强化优势特色,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有7个省级重点学科,拥有1个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1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中心、基地)、5个省级(社)科普教育基地、7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基地)和30个市厅级创新平台。近年来,共承担国家级课题67项,省部级课题496项;发表SCI、SSCI、EI收录论文742篇,CSSCI期刊论文90篇;出版学术专著278部;授权专利912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56项。《滨州学院学报》被评为“全国地方高校名刊”,“孙子研究”栏目入选教育部“名栏建设工程”。学校是山东省教育厅批准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与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山东大学、南开大学等30家单位联合培养研究生。
图书馆藏
截止到2014年1月,学校图书馆文献资源总量达到260余万册,其中纸质图书文献150余万册,电子图书100余万册,纸质期刊2200余种,近10万余册。重点收藏有《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民国丛书》等,形成古近代经典文献系列,另外收藏线装古籍近5000册。建国以来国内主要报纸收藏完整。拥有《中国学术期刊》、《中国博、硕论文》、《超星数字图书馆》、《地方志数据库》、《读秀学术搜索》、《EBSCO外文期刊》等30多种中外文数据库。
学术期刊
学校主办的《滨州学院学报》设有“孙子研究”、“黄河三角洲研究”、“微分方程与动力系统研究”、“航空科学与工程研究”等特色栏目。《滨州学院学报》被国内多家数据库收录,成为《中国期刊网》、《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社会科学期刊精品数据库入选期刊。《滨州学院学报》2011年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第二批名栏建设工程;2010年,获教育部科技司“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奖,“孙子研究”栏目被全国地方高校学报研究会评为全国地方高校学报“名栏”;2009年,获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质量奖;2007年,“孙子研究”栏目获全国地方高校学报优秀栏目奖;学报获全国地方高校“十佳学报”荣誉称号;2006年,获第三届全国人文社科优秀学报奖,“孙子研究”栏目获全国人文社科学报优秀栏目奖。[7]
2012年,学校举办了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十二五”重点学科建设工作会议;2013年,学校先后举办了山东社科论坛—全国沿海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联盟研讨会。
滨州学院校徽校徽以“滨州学院”的英文缩写“BZU”为元素,经组合变化构成凤凰、花朵、青春之火等。凤凰为百鸟之王,象征着学校一流的校容、校貌,体现着学校勇于创新、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花朵、青春之火则寓意学校蓬勃发展、蒸蒸日上。
校徽由明快、醒目的红黄蓝三原色组成。蓝色代表大海和蓝天,象征着无限的力量和广阔的空间,寓意学校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现代的管理思想和开放博大的发展胸襟;黄色象征黄河,代表中国传统文化,寓意学校肩负着传承中华文明的责任;红色象征朝阳,富有朝气、活力,寓意学校自强不息、锐意进取。
校徽的整个构图简洁明了、刚柔并济、大方饱满,既充满了青春的朝气和生命的活力,又体现了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地域特征,很好地诠释了自强不息、守正出奇的学校精神。
明德 砺学 日新 致远
学生活动照片(3)明德,出自《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德”,指使人的美德得以显明。《河南程氏粹语·论道篇》中说:“一德立而百善从之。”“明德”,旨在强调大学教育中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寓意学校重视广大师生思想道德的培养,弘扬和光大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引导广大师生员工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境界。
砺学,包含磨砺、磨练之意;包括“学问”和“学习”两个层面。“砺学”意指全体师生要修养学品,探究学问,且躬身履践,日进有功。追求一种超迈、高远、卓越的人生状态。
日新,出自《礼记·大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天天更新,日日进步,弃旧图新。“日新”,是一所大学出人才、出成果、上台阶的重要保证。学校肩负着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历史使命,应与时俱进,在开拓中求发展,在创新中求突破,努力培养基础实、能力强、素质高、适应快,富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
致远,出自诸葛亮《戒子训》:“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致远”,寓意广大师生志存高远,自强不息,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为把学校建设成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而不懈追求。
“明德 砺学 日新 致远”的校训,涵盖了品格修养、教育思想、科学精神和时代精神,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宗旨和办学特色,能够起到塑造和提升学校品牌魅力形象,凝聚人心,激励师生员工奋进的作用。
求实 严谨 团结 奋进
职务 | 姓名 |
党委副书记、院长 | 李长海 |
党委副书记 | 宋淑平、杨洪章 |
党委委员、副院长 | 胡波、李伟年、杨玉森、郭新伟、孙银河 |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 李继峰 |
副院长 |
陆兆华 |
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 | 索向兴 |
党委委员、统战部部长 |
林晓金[2][8] |
职务 | 姓名 |
党委副书记、院长 | 李长海 |
党委副书记 | 宋淑平、杨洪章 |
党委委员、副院长 | 胡波、李伟年、杨玉森、郭新伟、孙银河 |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 李继峰 |
副院长 |
陆兆华 |
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 | 索向兴 |
党委委员、统战部部长 |
林晓金[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