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车技术(DRIFT)
关于具体怎样漂移:
飘移 1.行驶中不使前轮与地面间有很大的速度差(一般后驱车不用担心)
2.行驶中不使前轮与地面间正压力减少太多,最好就是可以增大正压力(用刹车产生的惯性使重心前移来增大前轮压力)
再就是使后轮失去抓地力:
前面提到了3种理论方法:
1.使后轮与地面间有负速度差(后轮速度相对低)
2.使后轮与地面间有正速度差(后轮速度相对高)
3.减小后轮与地面之间的正压力(就是重力转移)
最后,还是要联系实际,产生漂移的方法就是:
1.直路行驶中拉起手刹之后打方向盘
2.转弯中拉手刹
3.直路行驶中猛踩刹车后打方向盘
4.转弯中猛踩刹车
5.功率足够大的后驱车(或前后轮驱动力分配比例趋向于后驱车的四驱车)在速度不很高时猛踩油门并且打方向盘
基本状况了解后,我们再来逐一分析:
1.直路行驶中拉起手刹之后打方向盘——就是利用后轮与地面产生负速度差来达到使后轮失去抓地力的目的从而漂移;
2.转弯中拉手刹——利用在转弯过程中,突然拉手刹,使重心突然前移,后轮失去抓地力从而漂移;
3.直路行驶中猛踩刹车后打方向盘——原理同1,不过速度损耗比1要小,因为刹车产生的惯性比手刹的要小;
4.转弯中猛踩车,速度损耗较2要小;
5.功率足够大的后驱车(或前后轮驱动力分配比例趋向于后驱车的四驱车)在速度不很高时猛踩油门并且打方向盘——看FD起步时,你是否发现,其车的后尾有点摆动,就是利用突然加速(加速度要足够大),使后轮与地面产生正速度差,以失去抓地力从而漂移。像FR型的车(就是前置引擎, 后轮驱动——引擎在车头,通过传动杆把动力传给后轮,再由后轮传到地面)车,由于驱动关系,可以在瞬间获得动力,所以在看FD起步时,车尾会摆动。这时只要适当打方向盘就可以漂移。(定点漂移)
最后,漂移的完整步骤:
在入弯前要保持高速,按照速度和弯道的不同找到入弯前的一个“预甩位”,将车头打向入弯位的相反方向,从视觉判断等车子到达“预甩位”马上制动(刹车),但不要松开油门,迅速将车头打回到入弯的方向,这时由于突然转向,使得车头和车尾产生反力(力的方向不同),车轮会在瞬间锁死,而因为高速带来的惯性会使车子以高速度不断地向前滑,车尾则因冲力会快速地朝车头摆正,所以在外面看会看到车头不动而车尾在做弧型的摆动,形成一种“漂移”的现象。最终车子会以与出弯直路平行的方向过弯,当车头对准直路后马上换档踏油门,车子便会以高速完成整个过弯过程。
按顺序来就是:
1.在进入弯道前,保持足够的速度
2.进入弯道前,轻点刹车,挂低档(使引擎空转,后轮失去抓地力),同时往弯道方向的反向打方向盘
3.迅速往弯道方向打方向盘,踏刹车,同时注意用油门来调整平衡
4.车尾随惯性甩出后,往行进线打方向盘(就是弯道的反向),踏油门,转速足够后,挂高档加速
5.在要漂移出弯道前,松油门点刹车,控制路线
6.滑出弯道后,踏油门,矫正方向,使车尽快和赛道平行。
整个步骤要在2~3秒内完成,过早则会撞到弯道内线,过晚则会撞向外线。
挂低档之前,左脚踩离合器,右脚用脚趾踩刹车同时用脚后跟踩油门把引擎转速保持在一个相当的转速上(是一种挂低档时防止车身摇晃的技巧)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看拉力赛车比赛转弯时,明明是左弯但却先要右转,然后再左传。
这里还有一点,就是先右转,然后再左转的另一层意义。
如果是左弯,而车只往左打方向盘,那么由于惯性,这时,右前轮的压力最大,轮胎随时可能爆胎。因而先右打方向盘,使重心移到左前轮,再左转。
弯道上打滑的原因:轮胎和地面的摩擦力是你籍以过弯的唯一力量。当你过弯的速度过快产生的离心力大于地面与轮胎间的磨擦力时,你的车子就会开始打滑。 同样一个过弯,如果我们走内侧的话,就会有较小的过弯半径。但如果走外-内-外的路线我们的半径就会增加。基本上,越大的半径,路就越亘。即可允许最大的速度。所以尽量将过弯拉直就会增加速度。
晚切弯最大的好处在于它提供了最大的缓冲区、比较安全。
晚切弯在切弯时可较早加油。所以比较快。
晚切弯有较大的半径,速度较快。 APEX(相信大家对这个词都不陌生)----与弯内侧最接近的那个点。 早切弯----指APEX在弯的顶点之前。 中切弯----指APE义是弯的顶点。 晚切弯----指APEX在弯的顶点之后。
正确的过弯方法应按如下程序:
凭经验及技术来来判断路况,决定过弯速度,于进弯前的直线刹车,完成刹车及换档。
进弯----此为弯的前半场1/3,转方向盘并稍带刹车来平衡车身,煞车慢慢放松,这部份应为转弯时最慢的一部分。
过弯----弯中间1/3.方向盘应以固定位置,不踩油门或煞车。
出弯----最后1/3,方向盘回打,车子渐渐打正,油门越来越重。
连续弯路:当有一连串弯路时,势必不可能每个弯道都用我们以上所提到的晚出场方式过弯,你一定得牺牲某些弯,走比较差的路线以使其它弯可走最佳的路线,千万记得,弯后有较长的直路的弯,是比较重要的弯。
Inertia-Drift
松油门并利用惯性使车尾甩出的过弯方式(适用于FR车种,适用于120度以上的大弯角).操作程序如下:
飘移 1.入弯前加速,入弯时松油门并同时猛切方向盘.
2.车子开始滑行后,降档并加油门,让车辆一边打滑一边出弯.
3.若只想小甩一下,可以不降档.
Breaking-Drift
踩刹车并利用车身重心转移,使车尾甩出的过弯方式(适用于FR车种,适用于90度以上的弯角).操作程序如下:
1.入弯时重踩刹车并降档,让车重心前移.
2.猛切方向盘使车尾甩出.
3.反打方向盘修正进弯角度.
4.保持车速以滑行到可出弯的角度.
5.配合方向盘,瞬时重踩油门出弯.
Sidebreak-Drift
拉手刹车使车尾甩出的过弯方式(适用于FF车种)操作程序如下:
1.尚未到一般的入弯点处,提早切方向盘,然后拉手刹车使车辆侧滑.
2.滑行时立即降档,并保持滑行状态到过弯顶点.
3.到达弯顶点时,几即大脚油门出弯.
Straight-Drift
入弯前的直线处,就开始甩尾的过弯方式(适用于FR车种,适用于狭窄之90度弯).操作程序如下:
1.入弯前的直线上就开始切方向盘.
2.车子开始滑行时,同时降档并保持油门深度.
3.滑行入弯点后,方向盘同时反向修正.
4.车头以朝向出弯口的姿势进入弯道.
5.车头对到出弯口时,即大脚油门直进出弯.
Power-Drift
利用改装后驱车的大马力,大扭力,使车尾甩出的过弯方式(适用于FR,RR车种).操作程序如下:
1.进弯前减速并降档,放油门并小切方向盘.
2.进弯后大脚油门,驱动轮会应马力抬大而抓不住地面,而让车尾甩出.
3.此时用油门控制转向程度,油门愈重,转向角度愈多,车头对到出弯点后,再顺顺地出弯.
Shift-Drift
利用降档使车身重心转移,并让车尾甩出的过洼方式.操作程序如下:
1.进弯前略微提升车速,进弯时切方向盘,然后踩刹车并同时降档.
2.此时车辆重心前移,车尾会突然向外甩出.
3.松开刹车并大脚油门出弯.
Feint Motion
利用左右重心移动使车尾甩出的过弯方式,也就是一般俗称的惯性滑移(假右甩真左甩,适用于FR,RR车种).操作程序如下:
1.进弯前不切到外侧,反而保持在中线附近.
2.方向盘在一瞬间往弯外方向切,瞬时刹车使车身重心往前移.
3.此时方向盘往前进方向用力猛切,车子会以Breaking-Drift的原理甩出.
4.滑行时退档放刹车,再大脚油门出弯.
4WD-Drift
四驱车过弯时稍微滑行甩尾的过弯方式.操作程序如下:
1.入弯前加速,入弯时对准弯顶点,用力切方向盘并刹车降档.
2.车子略呈Straight-Drift的方式滑行进弯.
3.过弯顶点时,大脚油门直线出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