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草本,有根状茎,叶盾形,花大,单生,果实埋于海绵质的花托内。[1]
多年生水生草本,具乳汁。根茎肥大,横走,具多节,节上生根,节间多孔。叶盾状,近圆形,具长柄,从根茎生出:具高出水面的叶及浮水叶两种。花大,单生,花葶常高于叶。花被片22-30,螺旋状着生,外层4-5,绿色,花萼状,较小,向内渐大,花瓣状;雄蕊200-400,螺旋状着生,早落,花丝细长,花药窄,外向,药隔棒状,花粉长球形,具3沟,具短柱状纹饰;心皮12-40,分离,埋藏于倒圆锥形海绵质花托内。坚果椭圆形,果皮革质,平滑。种皮海绵质。种子无胚乳,子叶肥厚。染色体2n=16。
莲科(5)1属2种,1种产亚洲及大洋洲,另1种黄莲Nelumbo lutea (Willd.) Pers.产美国东部。我国1种。黄莲在我国南方有栽培。
景观照(19)莲在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和广大的栽培面积,栽培品种超过600个。
莲科(5)莲科(Nelumbonaceae)植物传统上被归入睡莲科(Nymphaeaceae)。许多研究表明,莲科与睡莲科在形态、细胞、孢粉等方面差异很大,因而建立莲科,置于睡莲目(Nymphaeales)、毛茛目(Ranunculales)或莲目(Nelumbonales)中。分子系统学研究发现,睡莲科为被子植物的基部类群之一,而莲科则是真双子叶植物的基部类群之一,与山龙眼科和悬铃木科有密切关系。由于杂交和反复回交的原因,品种之间的遗传关系非常复杂。莲的遗传资源的研究还很不充分,尤其是野生类型。对一些栽培品种的研究其实验材料又含有美洲黄莲的遗传组分,因而多高估了莲的遗传多样性。
根状茎横生,长而肥厚,有长节。叶圆形,髙岀水面,直径25~90cm;叶柄常有刺。花单生在花梗顶端;萼片4~-5,早落;花瓣多数,红色、粉红色或白色,有时逐渐变形成雄蕊;雄蕊多数,药隔先端伸岀成1棒状附属物;心皮多数,离生,嵌生于花托穴内;花托于果期膨大海绵质。坚果椭圆形或卵形;种子卵形或椭圆形,长1.2-1.7cm。花期6-8月,果期8~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