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鲁氏中喙鲸

特鲁氏中喙鲸

目录导航

物种名称

特鲁氏中喙鲸特鲁氏中喙鲸物种名称→ 特鲁氏中喙鲸

拉丁文名→

Mesoplodon mirus

英文名→

True's Beaked Whale

科→喙鲸科

特征

现况→ 不详

现存→ 不详

背鳍位置→ 中央偏体后方

初生重量→ 约136公斤

成年重量→ 约1-3吨

族群大小→ 1-3

良好食区→

不详

简介

雌性与幼鲸可能难以辨识,除非搁浅,才能进一步详细检查。特鲁氏中喙鲸可能有两种类型:最为人知的一类生活在北大西洋;另一类则出现在南半球的部分地区。两者的颅部与体色有少许差异。特鲁氏中喙鲸的资讯得自40具标本,其中75%发现于北大西洋。1913年,美国生物学家弗雷德里克.特鲁将之命名为“mirus”,意即“奇妙的”。初生2.3米,成年4.9-5.3米.

行为>>

从末在海上鉴别出,所以对其行为一无所知;缺乏确切的目击记录可能只反映出在海上辨认的困难。背部和体侧的擦伤与疤痕显示雄鲸间会彼此争斗。可能会进行深潜。

别名>>

(旧称:特鲁氏喙鲸),奇妙喙鲸

雄/雌>>

雄性(南半球)

下颚呈白色,嘴喙大小适中,前额稍微隆起,喷气孔稍微凹陷,背部与体侧有擦伤与疤痕,背部呈暗灰或蓝灰色,小背鳍弯曲(有个体差异),后缘向内凹,躯体后1/3段呈白或淡蓝灰色,尾干狭窄背面有脊,两眼周围有黑眼圈,胸鳍背,腹面皆呈灰色,胸鳍位置偏低,腹部呈斑驳的灰色,间以黄褐色调。

雄性(北半球)

腹部呈淡灰褐色,背部呈中灰色,胸鳍可收拢,置于腹部的胸鳍窝内,胸鳍窄小。

尾鳍>>

末端尖锐,尾鳍色泽比躯体的后1/3段暗(只有南半球者),后缘向内凹,没有凹刻;但有些会向内微凹

雄性的颚骨>>

牙齿小而向前倾,牙齿长在下颚前端

胸鳍窝>>

就像其他中喙鲸一样,特鲁氏中喙鲸在躯体两侧的胸鳍与胸部连接之后各有一个小凹处,称为“胸鳍窝”。咸信当它们游泳时,会将胸鳍收在窝内,贴紧体壁。只有仔细检查搁浅的个体时,才能看见这两个胸鳍窝。

生活习性

它们是罕有目击记录的鲸种之一,曾有3头初氏中喙鲸在北卡罗莱纳州外海约600㖊深处移动。在这次目击记录中,3头喙鲸每次浮出海面的时间持续约10至12秒,首先是嘴喙碰触海面,然后头部探出水面至眼睛位置。其喷气为低矮柱状,高度接近其头长。喷气后会弓起背脊在海面下滑行,但不会举起尾鳍。3头喙鲸中有1头较小,目击者推测该群体可能由2头成年雌鲸与1头较大的幼鲸或未成年鲸组成。其生殖情形了解甚少,曾有一头雌鲸与一头约3.4米长的幼鲸一同搁浅的记录,该雌鲸已怀孕且尚在哺乳期。一般认为初氏中喙鲸以鱿鱼为主食。

种群分布

在北半球,初氏中喙鲸似乎仅栖息于北大西洋温带海域。搁浅记录最北至加拿大的新斯科细亚省(Nova Scotia)与爱尔兰,最南达美国的佛罗里达州(Florida)、巴哈马、与加那利群岛(Canary Islands)。它们在南半球的分布情况不明,仅知曾在南非与澳洲西部有搁浅记录。在大西洋的热带地区似乎有分布上的间隙,尚无证据显示它们在北太平洋与北印度洋有分布。

何处观赏

在1959年的南非印度洋沿岸发现一头标本之前,一直以为特鲁氏中喙鲸只出没在北大西洋。从那时起,南非,澳大利亚等南半球地区即陆续发现新西兰也有一起未经证实的记录。这些情况可能呈现地理上隔离的族群,或者分布范围远比少数的记录要广泛地多。大多数的搁浅都发生在北大西洋西部,但北大西洋东部椰油一些记录:主要是在爱尔兰的西岸以及英国,法国与加纳利群岛。可能与湾流有关。

鉴别清单>>

下颚前端有小牙齿

前额略微隆起

喷气孔稍微凹陷

嘴喙中等大小

背部呈暗灰或蓝灰色

两眼的周围有“黑眼圈”

身上有擦伤或疤痕

躯体的后1/3段颜色较淡

可能非常害羞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