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汗症是一种对身体健康没有大妨碍的病症,症状就是手汗多,特别在夏天,手汗多得甚至会滴下水来,给患者的日常工作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困扰。手汗症不分男女,在东方人比较常见,发病率约为1%,在亚热带发病率可以达到3%左右,其中约12%有着家族史。
出汗是人体调节体温的手段,当人心情紧张、感到有压力的时候,自然出汗会多一些,但如果出的汗超出了调节体温需要的量,就属于多汗了,这是由于人体交感神经始终处于亢进状态所致,这是手汗症的基础。人体多汗包括腋汗多、脚汗多、头汗多,而手汗症则是多汗中最常见的一种。
根据手汗症发生的原因,可以分为原发性手汗症和继发性手汗症。继发性手汗症是发生某些疾病之后发生的,比如甲亢、更年期综合征、精神障碍,还有在做某些内分泌治疗的时候,都会发生手汗增多。原发性手汗症则是由交感神经功能的亢进所致,比继发性手汗症更为常见。
手汗症的治疗可以分为内科治疗和外科治疗。可以内服药物,在抑制手汗的同时,也抑制全身的汗腺分泌,这样相对来说副作用比较大;也可以用药水浸泡治疗,可能见效但效果短暂。最近也有人尝试局部注射腊肠杆菌毒素(BOTOX),有效期只有几个月。因此,外科手术是根治手汗症的唯一办法,而电视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切断术是迄今为止治疗手汗症最理想、最安全的手术方式!
多汗症基本上是一种体质的问题,对健康没有直接的影响,需不需要外科手术治疗完全要看手汗症所造成困扰的大小来决定。手汗太多可能严重影响到学习、社交、工作而造成莫大的困扰。学童手掌多汗会造成写功课时必需一直擦手以免弄湿作业,考试时流汗的速度更会加倍;参加才艺班弹钢琴时,琴键都弄得湿漉漉的。随著年龄的增长,这种情况与困扰愈来愈大。长大後不敢与人握手,连牵手都有问题,造成情绪及社交上的畏缩,不论是文书工作、外务,或是绘图、电工等几乎难以进行。没有困扰,不需要治疗,困扰愈大,愈需要治疗。
手心出汗,与身体素质、内分泌等等都有关系的。身体健康的人,即使全身大汗,手心也应该是干的。而手常出汗的人,往往是身上没有汗,手心却满是冷汗,感觉冰凉的。有的人越到冬天手越出汗。手心出汗是体质虚寒的表现,如果你同时很怕冷,并且冬天手脚冰凉的话,应该就没错了吧。多吃些温补的食物调理身体,还要加强锻炼,目的是加速血液循环和促进新陈代谢,应该会有不错的效果。
手出汗是由于手的汗腺功能异常抗敏所至,其实这种原因也是挺多的,第一方面的原因主要就是一些系统性疾病,比如说甲状腺功能抗性,糖尿病还有一些肥胖,另外中枢系统的一些疾病,也可以引起手出汗这么多,另外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控制手汗的交感神经它的功能抗性也可以引起手汗增多。
手汗症建议你最好先去医院做一下血常规的检查,目的就是为了明确机体里面有没有感染,还有需要做的是胸片,看有结核没有,因为结核也是导致手汗增多的原因,还有要做的是T3、T4,这个是明显甲状腺功能正不正常的指标,还有就是血糖,看看有没有糖尿病,通过上述的检查,采用的是排除法,把这个有系统性疾病导致手汗症的原因排除掉以后,就可以诊断你是原发性的手汗症了,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的治疗。
如果是原发性手汗症,是由交感神经支配汗腺的交感神经功能抗性所至,在发手汗症的时候,根据发汗程度不一样,分轻、中、重度。
具体步骤
1、手术前一天入院,做必要的手术前检查,签手术同意书(未满18岁者,请由法定代理人填立手术同意书)。手术前一天晚10时开始禁饮食,勿吃早餐,请保持空腹,不可吃任何食物及饮料,包含开水。
2、手术当日,患者被依序安排入手术室,先由麻醉科医师进行以短暂时间为基础的全身麻醉。
3、手术过程:由手术医师在一侧腋下切1个大约1.5cm大小的切口。插入胸腔镜,可以直接看到脊椎旁的交感神经,在所要的交感神经节做简单的切断或夹闭后,让肺部扩张回正常,伤口缝合就完成了一侧手术。然后用同样的方法完成另一侧的胸交感神经切断或夹闭术。真正手术的时间仅有数分钟,加上麻醉时间,由经验丰富的专家执行全部过程在30分钟至1小时便可完成。
4、麻醉清晰后,送患者回病房。一般术后6小时后即可下床活动。10小时后可以进少量流质饮食,次日可进普食。
5、手术当日会有数小时的胸闷现像,是正常现象。倘若发生呼吸急促困难、胸口剧疼或发烧等现象需请医生诊治。
6、术后观察2-3天,即可出院。再一至两周内有些患者会有胸痛或背痛是正常现象,按预约时间到我院或当地医院检查伤口一次并拆线(也可在当地医院拆线),由于伤口很小一周以后就不明显了,术后一段时间后就不易看见疤痕了。伤口请勿沾湿,尽量不要除去覆盖的创可贴,万一沾湿,请及时到医院换药,请于约诊时间回门诊检查伤口。
手术原理
由于手汗症是控制手部出汗的胸交感神经过于亢奋的结果,所以在电视胸腔镜下将胸交感神经切断就能把亢奋的神经活动降低下来,从而就可以减低手汗症的症状。
手术优点
电视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切断术手术效果立竿见影;手术过程中无痛苦,几乎不出血;切口小,部位隐蔽,在双侧腋下;术后恢复快,仅需2-3天即可康复出院;效果持久,复发率极低。而传统胸外科手术要求在胸壁切开30cm左右的切口,切断胸壁的两层肌肉,有时还需要切除或切断一根肋骨,术后疼痛明显,10-20天左右才能出院,而且留有30cm的手术疤痕。
手术风险
任何手术都有一定的风险,电视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切断术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有:1、代偿性出汗,表现为腹部和后背周期性出汗,但是这种出汗大多数患者是能够忍受的。2、Horner’s 综合症,表现为患侧眼睑轻度下垂,瞳孔缩小(不影响视力),发生率文献报道不超过1%。我们还未遇到过。但是这些手术并发症一般很少也不严重,只要医生经验丰富,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术后注意事项
微创手术治疗手汗症的确有很好的效果,手汗停止后,往往都会发代偿性出汗。代偿性出汗是指手术后上半身(乳头以上)的汗几乎停止,而下半身却常常湿答答。事实上代偿性出汗仅有10%的患者出现,其他部位少量出汗,因人而异,术后侧枝循环建立需要过程,一般一两个月后会自行消退。
流汗是身体调节体温的正常现象,尤其在温热的环境中更明显。一个人的汗腺大约有三百万到五百万,全身皮肤都有汗腺,位于皮肤真皮层,有一长的导管将分泌物(汗)引向皮肤表面。人体的汗腺是在内的一种分泌腺。腋窝,脚底,手掌以及额部尤其丰富。
汗腺是由交感神经(自主神经)来控制,因环境温度的改变,经这种自主神经系统调节,而有适当的排汗。排汗量个人差异甚大,亦即在同样的环境下,有人仍是干干的,但是却有人汗流浃背。
我们的脑除了能有意识的支配身体功能活动的部分,还有另一种称为自主神经系统。它负责控制正常心搏动,肠运动,排汗,唾液分泌等等不受意识支配的功能。自主神经系统分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交感神经从脊椎中段开始,副交感神经则从脑和脊椎下部分开始。心脏,平滑肌和大部分腺体都接受这两种神经系统的纤维。由于这两种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及相互作用,它能调节心脏,平滑肌,腺体等的功能。
一般健康的人,在运动或遇高温时,都会增加汗腺的分泌。这是为了让上升的体温下降的生理作用。因此,肥胖者往往较瘦者汗量多,这并非由于前者体表面积增加的缘故,只因肥胖者体重比例偏高,体温容易上升,为了降低过高的体温,必须以多排汗来调节。
除了以上的原因,在平常人不流汗时,会大量出汗者,就可能是排汗系统有了问题,这可能是其它疾病引起的多汗症。例如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等内分泌疾病,以及高血压、更年期,肾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作用等,都可能发生这种症状。
还有特别情况,也可能引起多汗症。服用感冒药降热,休克都会大量出汗。此外,幼儿因体形的关系,也较容易出汗。当然脑缺血时,脑部血液的流动发生障碍,体温调节中枢受刺激,更会多汗。
另一种多汗症称为局部多汗症。这多半是精神抑压或情绪激动时发生。有这种症状的手掌,脚底,腋窝,额头,鼻尖等处,很容易出汗。例如乘搭飞机,开车时,手心出汗;在大众前说话,脸上汗水直流。
此外,也有身体局部出汗的情况,半身不遂的病患,失去知觉的那一面会多汗;而脑神经系统有外伤,脓肿,发炎者,由于交感神经受刺激,也会引起局部多汗症。
多汗症通常小时候就发生,许多在小学时就会造成写字的困难,青春期情况会更加剧,在生活上带来许多不便及困扰,甚至造成情绪及社交上的畏缩。到了成年症状持续存在,需利用手部精细工作的从业者,多汗使工作几乎难以进行。
手汗症并非疾病,只是交感神经过度亢奋,但往往因此症状造成学习,工作或社交的困扰,而就医治疗。有多汗倾向的人手掌大多时候都是湿答答的,而长期潮湿的手部常会造成容易脱皮,更是有碍观瞻。学龄中的青少常因过量手汗将考卷弄湿而影响考试,经常是试卷未写就已经湿了。
青少年不敢与人牵手,连握手都成问题。严重时手掌甚至会出现湿疹皮肤炎的症状。成年后,也造成他们在工作上与社交活动上的不便。多汗症的病人常合并有手及脚出汗的现象,而病者所流出的汗液通常没有异味,情况有异于狐臭病患者。而狐臭(腋下多汗异味症)的人,则与遗传体质较有关,主要是腋下皮脂腺发达,发生的机会比手汗症高,造成的困扰也比较普遍。像是衣服总有洗不去的黄渍,也较不敢穿著无袖上衣,最重要的是在与人接近时,多了莫名的心理负担与畏惧。
多汗症和颜面潮红患者最为常见。手汗症患者无论炎夏酷暑,还是天寒地冻,手掌、足底及腋下总是多汗、湿冷,有时还呈滴珠状出汗,情绪紧张时更为严重。常常在写字时把纸张洇湿,打字时把键盘滴湿,更不敢与别人握手。“头汗症”“颜面潮红”的患者在人多的场合、在开会做报告的时候、在遇见陌生人、在遇见熟人领导时、在紧张激动时、在运动时、在遇见异性时、在谈论敏感话题时、有时莫明奇妙地也会出现满头大汗,满脸涨红发热。
这些虽然不是什么严重的疾病,但是多汗和/或脸红使患者每日处在无奈、焦躁或恐慌之中,给患者的工作、社交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严重影响患者的自信心。患者心理痛苦极大,常人难以理解。对多汗症,头汗症,颜面潮红(赤面恐怖)非手术治疗疗效甚微,长期以来一直是属于疑难杂症。
1.术中出血
术中出血通常是分离胸交感神经链时来自肋间静脉或奇静脉属支的损伤,但也有来自trocar进胸处的出血,包括肋间血管撕破等。右胸交感T3或T4神经干更贴近奇静脉属支,其表面往往有纵横交错呈爪状的小静脉穿过,操作时要非常小心,应先在靠近神经干的两侧无血管区域 (有时仅电凝钩大小区域)电灼壁层胸膜,然后将隐约可见的神经干用电凝钩头挑出,用电灼切断。另一方法是先在神经干的一侧用电凝钩稍用力将神经干向另一侧推移,边电灼边旋转,也可挑出神经干,一旦出血,切不可慌乱盲目烧灼电凝,应立即用内镜钳钳夹电凝止血,或夹取小纱布球压迫止血,一般均可成功。
2.心脏骤停
手汗症文献中曾有个别报道术中出现心脏骤停或术后出现严重心动过缓需起搏器维持的情况,因此,在开展这一手术时必须有所警惕,尤其是在做左侧交感神经链切断手术时,因为该侧是心脏支配的优势侧,切断后可能对心率有一定的影响,故手术应先在右侧施行。手术时应高度注意患者的心率 (律)及血压的变化。不过多数研究认为,该手术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尽管存在,但一般均比较微弱。
3.气胸
高达75%的手术病人术后胸内都有少许气体残留,但通常能被吸收,仅有0.4-2.3%患者需安置胸引流管排气,张力性气胸罕见。引起气胸的常见原因为:trocar进胸时直接损伤肺组织、肺萎陷时胸膜顶撕裂、肺尖部原有的肺大疱在膨肺时破裂。由于胸交感神经切断术一般不常规作胸腔冲洗,肺破裂漏气较难以被发现,若术毕排气时发现气体排之不尽,应放置胸引流。
4.皮下气肿
可单独或伴随气胸出现,其发生率为2.7%。它通常出现在切口的周围,并局限于胸部,涉及到纵隔、腹膜后、甚至到阴囊的情况相当罕见的。轻度的皮下气肿一般不需处理,但提醒注意有无合并气胸,重度的皮下气肿则多需放置皮下引流。
5.肺不张或肺炎
个别患者术后X线提示节段性肺不张或肺炎,防治的要点在于术毕彻底鼓肺排气、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多作深呼吸和拍背、咳痰。
6.术后一过性手掌多汗
一过性多汗多发生于术后一周内,表现为手术后手掌多汗症状较术前严重或相似,出现时间不分白昼,持续时间为数分钟至数小时不定,一日可反复发作数次,可以无任何诱因,一周后多自愈。其产生机制未明,可能是汗腺去交感神经支配后,效应器在1周内可能出现“敏感化”或“反跳”而引起汗腺过度分泌。术前应告知患者,否则他们会担心是否是手术失败了。
在中华医学会胸腔镜外科学组组长王俊教授的关心、帮助和支持下,全国手汗症微创治疗协作组于2009年3月在福州成立。按照我国近年来手汗症微创治疗的发展需要,协作组肩负重托,根据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在多次反复征求有关学科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由编委会同仁历时半年完成了《中国手汗症微创治疗临床指南》(2009年版)的编写工作。
手汗症是自主神经系统紊乱所致的一种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因局部汗腺分泌亢进,手掌不由自主地大量分泌汗液,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工作以及社会交往活动。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方式的追求,该疾病越来越被人们关注。根据调查,每1000人中就有3个人患有严重手汗症。然而,从全国范围看,目前人们对手汗症的知晓率和求诊率还处于较低的水平。因此,进一步加强对该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是十分有益和必要的。
手汗症的外科治疗源于1920年,Kotzareff首次报道了应用开胸手术进行胸交感神经切除治疗手汗症,开创了用手术方法治疗手汗症的先河。采用传统胸腔镜下行胸交感神经切除术的理念则由Hugh于1942年提出并应用于临床。但是,因施行传统胸腔镜的手术入路和手术方法均较为复杂,创伤较大,得不到广泛推广应用。直到20世纪90年代电视胸腔镜手术的临床应用,才使胸交感神经切除这一古老的手术青春焕发,甚至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手术不再是巨创,而是采用电视胸腔镜微创的方法——胸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治疗手汗症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得到了医生和患者的好评与青睐。
中国是手汗症的多发地区,尤以福建、广东、浙江、台湾等地区为甚。近年来,中国开展微创技术治疗手汗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积累了较多的经验。在此基础上,有些单位还开展了一系列细致临床研究工作。这些研究的深入对于临床上规范手术方法、规避手术风险、进一步提高疗效、减少手术并发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目前我国医学界对手汗症微创外科治疗中的许多问题仍然缺乏明确的认识,例如手汗症的发病机制、手术适应症、胸交感神经干切断水平及其术式、手术效果判断、术后并发症如代偿性多汗的防治等均亟待于进一步的研究、总结和提高。
可喜的是,为提高我国手汗症诊治水平,经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胸腔镜外科学组全体成员的倡议,决定由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涂远荣教授牵头,于2009年3月在福州市成立全国手汗症微创治疗协作组,并召开了第一次全体成员工作会议。这次会议层次高、有规模、研讨水平和造诣都很高,是一次成功的国内交流论坛。与会的全国20多个单位的专家教授对于手汗症的微创外科治疗的各个领域,进行了全方位的研讨,特别是对手汗症的定义分类、诊断、手术适应症、手术方法以及并发症尤其是代偿性多汗的防治等作了深入的讨论,取得了初步的共识。
专家们一致认为微创手术方法是治疗手汗症的迄今最有效方法,可以很好地为患者解除痛苦,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为此,协作组将大会讨论结果归纳并形成《中国手汗症微创治疗临床指南》(2009年版),《指南》编委会希望通过《指南》帮助各级医疗卫生保健人员对手汗症的诊治能起规范和指导作用,帮助患者和关注健康的普通公众对手汗症有正确的认识。必须指出,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指南》还存在许多不足,因此,我们诚挚地希望全国各兄弟单位对《指南》提出宝贵的意见,以便日后使之日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