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兴氏肌肉营养不良症

杜兴氏肌肉营养不良症

传染性 无传染性
主要病因 X染色体隐性遗传
外文名 DuchenneMuscularDystrophy
别名 假性肥大型肌肉萎缩症
传播途径 遗传
目录导航

疾病病因

DMD基因是已知人类最大的基因,主要作用是产生抗肌营养不良蛋白(dystrophin),该蛋白主要在骨骼肌和心肌细胞膜内面表达,是一种细胞骨架蛋白,其主要作用是稳定和保护肌纤维。

DMD基因致病性变异最终会导致抗肌营养不良蛋白的缺乏或减少,肌纤维的完整性遭到破坏,进而引发肌纤维坏死、肌肉纤维化和再生能力丧失,严重者可见纤维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替代正常的肌肉组织,出现肌肉假性肥大的典型表现。[1]

疾病分类

遗传性的肌肉萎缩病可分为:

进行性的营养不良症,临床特征为进行性加重的肌肉萎缩和无力,这属遗传性疾病,是基因缺肌所引起,无有效的治疗措施,防治方法主要是做好遗传咨询,产前检查,携带者家谱分析和检查,是预防本病在下一代发生的重要措施。

Dystrophin基因乃现时所知人类基因中体积较大的一种,它的制成品Dystrophin,与其他相关的蛋白质,是稳定肌肉细胞膜的一个重要部份。它最重要的功能是维持肌肉细胞的稳定性,使它在肌肉收缩的过程中,不会受到破坏,杜兴氏病患者因肌肉中缺少了Dystrophin,令到肌肉自出生后,便不断受到破坏和萎缩。Dystrophin基因亦会受到另一种较轻微的突变所影响,导致病情较轻的碧加氏肌肉营养不良症(Becker's Muscular Dystrophy,BMD)。

发病人群

DMD是一种X连锁隐性遗传病,致病DMD位于X染色体上,由于男性只有一条X染色体,因此该基因若出现致病变异则可发病;女性因为有两条X染色体,一般只是致病变异的携带者。

若女性发病,需考虑以下几种可能的情况:

1、DMD基因发生纯合或复合杂合突变;

2、X染色体发生差异性失活,即未发生DMD基因突变的X染色体失活,而携带DMD基因突变的X染色体未失活;

3、单亲二体或X单体;

4、X染色体复杂重排;

5、社会性别为女性,染色体核型为46,XY的两性畸形患者等。

以上情况很少见,因此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患DMD,即所谓的“传男不传女”。[1]

临床表现

在病程初期,DMD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不明显,该病起病隐匿,患者通常在3-5岁开始发病。

患儿常见表现包括学路晚,步态蹒跚、不能跑步、常无故摔倒等。

3岁左右发病后步态、运动异常进行性加重,逐渐表现出爬楼、跑、跳和起立等行动的困难,随着病情进展,肌无力加重,出现脊柱前凸,走路时身体左右摇摆,呈“鸭步”;并逐渐出现Gower征、双侧腓肠肌假性肥大等体征。

4-5岁病情进入平台期后,患儿的运动能力开始倒退,多数在12岁左右丧失独立行走能力;患者一般在30岁前会因呼吸系统并发症或心力衰竭而死亡。

此外,部分患者可有智力障碍、学习困难、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孤独症、焦虑等异常表现。在女性携带者中,约10%可有轻度的临床表现,但极少数会出现类似男性患者的严重表现。[1]

疾病诊断

针对性的辅助检查包括:

1、神经肌电图检查:提示为肌源性损害,但神经传导速度正常;

2、肌酶谱检查:疾病早期男性患者肌酸激酶(CK)通常是正常值的20-100倍,但在疾病晚期,患者血清CK会明显下降;

3、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检查:大部分DMD患者及部分携带者可累及心脏,出现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等。

为了明确诊断,还需要进行肌肉活检或基因检测。由于基因检测的无创性,一般作为首选的诊断手段;肌肉活检适用于基因检测结果阴性或临床分型不明确的患者,该方法直接定量检测肌肉细胞中抗肌营养不良蛋白,但属于有创操作。[1]

疾病治疗

临床主要用于DMD治疗的手段有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基因治疗和干细胞移植治疗。在物理治疗方面,通过康复训练等可以减缓肌肉无力的加重,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在药物治疗方面,多以激素治疗为主,糖皮质激素是目前唯一被证实可以改善DMD患儿肌力和延缓疾病进展的药物,临床上常用泼尼松进行治疗,但激素治疗副作用明显,须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基因治疗和干细胞移植治疗有望成为有效的DMD治疗方法,现阶段全球获批上市用于治疗DMD的基因治疗药物有地夫可特、艾地苯醌、阿塔鲁伦、依特立生、Golodirsen、维托拉生,目前我国尚无获批的DMD基因治疗药物。[1]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