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木雀

旋木雀

目录导航

形态特征

旋木雀旋木雀(6)雌雄羽色相似。前额、头顶、后颈,一直到上背棕褐色,各羽均具白色羽干纹。下背、腰和尾上覆羽棕红色,翅上覆羽黑褐色,羽端棕白色。飞羽亦为黑褐色,内侧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中部具两道淡棕黄色斜行带斑,飞羽羽端棕白色。尾羽黑褐色,外翈羽缘和羽干淡棕色。眉纹灰白或棕白色,眼先黑褐色,耳羽棕褐色,两颊棕白而杂有褐色细纹。颏、喉、胸、腹白色或乳白色,下腹、两胁和尾下覆羽沾灰,有的还微沾皮黄色。[1]

虹膜暗褐色或茶褐色,嘴黑色,下嘴乳白色,跗蹠淡褐色。

大小量度:体重♂7.2~9克,♀6.6~8.5克;体长♂105~146毫米,♀118~128毫米;嘴峰♂11~15毫米,♀11~13毫米;翅♂60~68毫米,60~62毫米;尾♂56~79毫米,♀62~68毫米;跗蹠♂16~19毫米,♀16~19毫米(东北亚种)。[1](注:♂雄性;♀雌性)

栖息环境

栖息于落叶林和针叶林,繁殖地主要选择松林和云杉林,它们在原始老成林的繁殖密度比托管林区高三倍。栖息海拔400~2135米。[2]

生活习性

旋木雀是全年常驻同一地区的留鸟,昼行性,白天活跃,夜间结群而居,低温夜晚可多达15只共群栖息。有垂直向树干上方爬行觅食的特殊习性,它们坚硬的尾羽可支撑起垂直爬升的身体重量。下弯的鸟喙有助于捕捉树皮皱褶里的无脊椎动物。一旦爬至树梢,则俯冲到另一新树的底部继续攀爬。红色木蚂蚁会与旋木雀争夺食物(无脊椎动物),因此,旋木雀尽量避免与大量木蚂蚁同处一树,否则将影响可捕获的食物量。[2]

主食昆虫、蜘蛛和其他节肢动物,冬天食物短缺时,落于地面觅食,并把植物种子纳入食谱。旋木雀的隐藏色将其融入树干的背景中,可躲过捕食者的搜捕;其构筑的鸟巢也与栖所环境协调一致。

天敌有大斑啄木鸟、伶鼬和白鼬。如果生育期有外敌来犯,它们会发出“tjii”的窄频高音警示,使雏鸟先安静下来,这种声音仅被同类理解,猎食者难以察觉。[2]

分布范围

旋木雀地理分布旋木雀地理分布分布于古北区,包括欧洲大部和亚洲部分地区,从德国、挪威向东一直延伸到俄罗斯和韩国的太平洋沿岸,向南最远至土耳其、伊朗,向北最远至俄罗斯、挪威和瑞典。[2]

原产地:阿尔巴尼亚、安道尔、亚美尼亚、奥地利、阿塞拜疆、白俄罗斯、比利时、波黑、保加利亚、克罗地亚、塞浦路斯、捷克、丹麦、爱沙尼亚、芬兰、法国、格鲁吉亚、德国、希腊、匈牙利、伊朗、爱尔兰、意大利、日本、哈萨克斯坦、朝鲜、韩国、吉尔吉斯斯坦、拉脱维亚、列支敦士登、立陶宛、卢森堡、马其顿、摩尔多瓦、蒙古、黑山、荷兰、挪威、波兰、罗马尼亚、塞尔维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西班牙、瑞典、瑞士、土耳其、土库曼斯坦、乌克兰、英国、乌兹别克斯坦。[3]

在中国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北京、陕西、甘肃、青海、新疆、西藏、云南、四川、湖北等省。[1]

繁殖方式

单配制动物,雄鸟通过鸣叫吸引雌鸟,该类鸣叫由一系列尖锐的高音组成。繁殖季在三月到六月下旬,它们把隐秘的巢穴置于树缝中和剥落的树皮后,筑巢材料一般为细枝、草木、茧壳、树皮纤维、树叶、苔藓、羽毛,巢缘用蜘蛛丝加固。每个繁殖季生育两次,每窝产卵1~6枚,单个卵重约1.2克,大小16毫米×12毫米。卵白色,布有细密的粉红色或红褐色斑点。

雌鸟孵卵期13~17天,雏鸟孵出后的13~18天长出羽毛,1年后长成可继续繁殖。第一窝生育的幼鸟由双亲照看,但多数情况下,第二窝幼鸟只有雌鸟单独守巢。抚育期13~18天,直到幼鸟羽毛丰满。雌雄轮流喂养后代,雌鸟喂食多于雄鸟,雄鸟多数时间在鸟巢周围防御和巡视领地,防止其他雄鸟及捕食者入侵。[2]

旋木雀平均寿命2年,野生最高寿命8年零2个月。[2]

亚种分化

旋木雀(14亚种)
序号 中文名 拉丁学名 命名人 / 年代
01 旋木雀甘肃亚种 Certhia familiaris bianchii Hartert,1905年
02 旋木雀英国亚种 Certhia familiaris brittanica Ridgway,1882年
03 旋木雀高加索亚种 Certhia familiaris caucasica Buturlin,1907年
04 旋木雀科西嘉岛亚种 Certhia familiaris corsa Hartert,1905年
05 旋木雀北方亚种 Certhia familiaris daurica Domaniewski,1922年
06 旋木雀指名亚种 Certhia familiaris familiaris Linnaeus,1758年
07 旋木雀巴基斯坦亚种 Certhia familiaris hodgsoni W. E. Brooks,1871
08 旋木雀日本亚种 Certhia familiaris japonica Hartert,1897年
09 旋木雀西南亚种 Certhia familiaris khamensis Bianchi,1903年
10 旋木雀西欧亚种 Certhia familiaris macrodactyla C. L. Brehm,1831年
11 旋木雀东北亚种 Certhia familiaris orientalis Domanievski,1922
12 旋木雀波斯亚种 Certhia familiaris persica Zarudny & Loudon,1905年
13 旋木雀新疆亚种 Certhia familiaris tianschanica Hartert,1905年
14 旋木雀天全亚种 Certhia familiaris tianquanensis 李桂恒,1995年

注:旋木雀巴基斯坦亚种(Certhia familiaris hodgsoni)和旋木雀西南亚种(Certhia familiaris khamensis)被一些国际生物分类系统列为单独种,排除在旋木雀亚种之外。旋木雀东北亚种(C.f.orientalis)和旋木雀天全亚种(C.f.tianquanensis)仅被国内学者所承认。[1]

保护现状

旋木雀(14亚种)
序号 中文名 拉丁学名 命名人 / 年代
01 旋木雀甘肃亚种 Certhia familiaris bianchii Hartert,1905年
02 旋木雀英国亚种 Certhia familiaris brittanica Ridgway,1882年
03 旋木雀高加索亚种 Certhia familiaris caucasica Buturlin,1907年
04 旋木雀科西嘉岛亚种 Certhia familiaris corsa Hartert,1905年
05 旋木雀北方亚种 Certhia familiaris daurica Domaniewski,1922年
06 旋木雀指名亚种 Certhia familiaris familiaris Linnaeus,1758年
07 旋木雀巴基斯坦亚种 Certhia familiaris hodgsoni W. E. Brooks,1871
08 旋木雀日本亚种 Certhia familiaris japonica Hartert,1897年
09 旋木雀西南亚种 Certhia familiaris khamensis Bianchi,1903年
10 旋木雀西欧亚种 Certhia familiaris macrodactyla C. L. Brehm,1831年
11 旋木雀东北亚种 Certhia familiaris orientalis Domanievski,1922
12 旋木雀波斯亚种 Certhia familiaris persica Zarudny & Loudon,1905年
13 旋木雀新疆亚种 Certhia familiaris tianschanica Hartert,1905年
14 旋木雀天全亚种 Certhia familiaris tianquanensis 李桂恒,1995年

保护级别

种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The IUCN Red List):无危物种(LC),2012年评估。

词条图册

欧洲的育种群体约5,700,000~11,000,000繁殖对,大致17,100,000~33,000,000只(国际鸟盟,2004),欧洲种群占全球的25~49%,因此,初步估计全球总数为34,900,000~132,000,000只,但需进一步确认。

欧洲的旋木雀种群在1980年已趋于稳定,但种群数的小幅波动可能与食物供应的增减有关(Harrap,Quinn 1996)。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