恙虫,又称恙螨、沙虱,能传染恙虫病。此病首先由我国晋朝科学家葛洪(公元313年)发现并记载,这是世界医学史和昆虫学史上一项伟大的成就。在动物分类上,恙螨属节肢动物门蜘蛛纲。全世界已知的恙螨有3000多种,中国有记载的有350余种。
华南地区常见的种类有地里红恙螨、红恙螨和印度真棒螨等。它们在形态上与昆虫的最大区别在于:成虫有4对足,而不是3对。因此,称它为“小昆虫”是不妥的。恙螨传播的病原体为东方立克次体,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生物。
地里红恙螨幼虫是我国恙螨的主要种类之一,它分布在北纬30°的我国岭南以南和云贵以东的亚热带地区。其幼虫主要寄生于鼠类、鸟类、哺乳动物及人类,体色朱红。寄生前其体型为257×170微米,寄生后为510×343微米。
恙螨生长于阴暗潮湿的草丛中,雌虫在泥土中产卵,约经三周孵化成幼虫。当动物或人经过草地时,幼虫爬至动物或人身上短期寄生,吸食组织液及淋巴液。通常恙螨的幼虫一生中只饱食一次。经3~5天后,离开动物宿主坠落于地上,约经三个月的发育由稚虫而至成虫。稚虫及成虫均生活于泥土中,以节肢动物的虫卵及幼虫或植物的液汁作为食物,并在泥土中越冬。恙虫立克次体在恙螨幼虫体内繁殖,并经卵传递至第二代幼虫。当第二代幼虫叮咬人或动物时,才将病原体传播给人或动物而引起发病。
关于恙虫病的危害,如果延误治疗,由于恙虫病发展迅速,可能很快出现发热并引发发心肌炎、胸膜炎、脑炎以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甚至导致死亡。
不过,并非每个被恙螨咬者都会得恙虫病,患病得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叮咬人体的恙螨体内有恙虫立克次体(一种微生物);二是被叮咬者抵抗力较弱。如果这两个条件都具备,经过4~21天的潜伏期后,被咬者会出现发烧,体温持续在39~40摄氏度左右。
每年5月是华北及港澳地区恙螨发生的起始期,6—9月达到高峰。近年来天气偏暖,发生期有所提前。一些缺乏经验的医生容易将恙虫病误诊为癌症和流感等,误人性命的事件时有发生。
恙虫
恙虫幼虫 2010年9月15日,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通报,该院在9月2日收治了一名被恙虫咬伤发病的66岁女性患者,由于病情加重,该患者15日不治身亡。
2012年5月25日,一条关于“恙虫咬人夺命”的微博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关注。发布这条微博的广州网友称,他妈妈所在的医院本周收治了4例被恙虫咬过之后高烧不退的病人,而且已经有2例死亡。经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证实,广州确实有医院收治了4名被恙虫叮咬后发病的患者,临床诊断是恙虫病,而且有2例死亡,死亡病例都是70多岁的老人,原因是多器官衰竭。
恙虫 在恙虫病发生的高峰期,旅游及野外作业者应使用驱避剂涂在衣领、袖口和裤脚上,以防幼螨上身。在裸露的皮肤上抹上罗浮山百草油或硫化钾溶液,也是防止幼螨叮咬的好办法。[2] 硫化钾溶液的配制方法是:先取硫磺及氢氧化钾45克,加水375毫升,混合后加热煮沸,至硫磺接近完全溶解为止。冷却后进行过滤,并在滤液中先加入95%酒精75毫升,再加入30%酒精至总量为1500毫升为止。最后按1%的比例添加薄荷等香料,混匀后分装在小瓶内备用。使用时应先摇匀,再用脱脂棉蘸药液涂在皮肤上。
另外,在恙螨发生高峰期,在野外旅游或作业者要注意不在草地上坐卧,谨防幼螨叮咬,随身携带罗浮山百草油可治可防恙螨叮咬。特别应结合城乡爱国卫生运动彻底消灭老鼠,搞好家庭及环境卫生。
恙虫病叮咬处常有焦痂 一、经常清洁居室的被褥、衣服和环境,保持一个清洁物环境。喜欢种植花草的家庭应注意定期除虫,观察植物的生长状况。
二、定时进行消毒除虫,防患于未然。
三、外出效野时要穿上防止皮肤被叮咬的布鞋及衣物。
四、被虫子叮咬后,要及时就诊,切勿怀着饶幸心理。
五、对身边的老人和小孩要照顾好,预防他们被毒虫叮咬。
六、身体出现不适,要检查身体是否被虫子咬伤,及时到医院检查就诊。
症状不明显易被误诊
恙虫病的首发症状是高热,易被患者认为是感冒而忽
相关漫画
视或延误治疗。而恙幼虫叮咬部位较为隐蔽,焦痂(或溃疡)难以发现,加上患者病史诉说不清时,容易被误诊。
因此,如果市民野外活动后出现长时间高热不退,且腰、腋窝、腹股沟等处发现焦痂,要警惕是否患上恙虫病,应及早就医。
同时提醒市民,夏秋季到公园游玩时记得擦上驱蚊药,穿有袖子、能封好袖子和领口的衣服。尽量不要进入草丛,不要随意坐在草地或接触农作物,“日常家居要保持清洁,避免卫生死角,喜欢种植花草的市民应勤除草、灭虫和灭鼠,有鼠类出入的地方要喷洒农药。”
专家:可防可治不必恐慌
华南农业大学昆虫系吴教授长期从事农业昆虫和农业螨类研究。他介绍,珠三角地带较为活跃的昆虫种类繁多,对人体可能造成影响、伤害的大概可分成四类:毒蛾科、猎蝽科、恙螨科、蜱螨亚纲寄螨目的1亚目(通称为蜱)。
吴教授指出,一年之中气温较高与较低的时期,虫类都比较“安分”。“但目前已逐渐进入相对凉快的秋季,正是各类虫害高发时期,大家有必要做好防范工作。比如,保持室内卫生、通风,出外时携带防蚊水等。”
吴教授还指出,很多的昆虫与人体发生接触或叮咬人体后,会造成部分人群皮肤过敏、红肿等不良反应,“但只要发现后及时就医,基本上可治愈,而且大部分无传染性,市民无需过分担心,以免造成紧张情绪。”[4]
6月至9月是恙虫活动的高峰期。因此,市民前往野外游玩时,请不要随意坐在草地上,并注意保护自己身体暴露部位。要捂紧领口、袖口和裤脚口,并在这些地方喷一些驱虫药,以防恙虫的叮咬,同时做好灭鼠和杀虫工作。如遇发烧等不适,请及时前往大医院就诊。
但即使不幸被恙虫咬到,市民也不要过于恐慌。恙虫病的传染源为鼠类,传播媒介为恙虫。这种病本身有特效的治疗,只要没有达到器官功能衰竭的程度,病情的好转还是比较快的。
恙虫病在人和人之间不会传染
据介绍,老鼠感染有立克次体,但老鼠不会因此死亡,而且会终身携带立克次体。当恙幼虫叮咬老鼠,会寄生在其身上,也会带有立克次体,并继续繁殖。老鼠在活动中,可能会将恙幼虫散播在农村农田、草地、柴禾堆众多的地方。人如果在这些地方乱坐乱卧,就容易被恙虫叮咬,患上恙虫病。
“灭鼠工作对于降低恙虫病发病率,减少恙虫叮咬起到了很大作用。”佛山市疾控中心专家告诉记者,寄生在老鼠身上的恙虫,主要是靠吸血存活,而通过灭鼠,恙虫的源虫自然就减少了。专家们强调,恙虫病在人和人之间是不会传染的。
一旦被虫子咬伤,是否第一时间外涂清凉油、或一些皮肤外用药就可以。对此,佛山市二医院感染科主任邹敏超说,如果被虫咬伤后,只去药店买外敷药治疗,反而会使伤口恶化。尤其注意的是,被虫咬伤后,还会出现感冒、发烧等症状,对这些症状人们更应提高警惕,及时到正规的大医院就诊。就诊时,还必须向医生详细介绍病史。[5]
“别来无恙”的由来
人们在信中或久别重逢时,总喜欢写上或说上一句:“别来无恙”。“无恙”意指没有疾病和灾祸,更常用的是问候语了。
在古时候,人们过着茹毛饮血,草居露宿的生活。这种毫无防范能力的生存形态,使当时的人非常害怕一种藏在草丛里的名为“恙”的虫子。这种虫子往往寄生在人或者老鼠身上,吸取体液,还传染一种病毒。初蜇时,人感到皮肤火烫奇痒,接着便呈现红斑,长出水疱,并有发烧以致不能安眠的症状。那时候的人没法消灭这种“恙”,只有听任它骚扰。所以当时的人们每当见到久别的亲友时,首先要问“无恙”?后来人们终于把“恙”从自己身上赶跑了。而“无恙”一词便流传了下来,成了一句问候语。
就读于长安宵边将军山学校的三年级十岁小学生阿成,只因贪玩爬树采摘树上野果,不幸被恙虫咬伤命根。多天后,阿成出现发烧症状,被父母送往小门诊看诊,一度延误治疗,全身出现多器官衰竭后,才被送往东莞市长安医院就诊,最后确诊为今年东莞首例恙虫重症病例。经该院医生全力救治,昨天上午康复出院。
长安医院内科医生佘德宇在此特别提醒:6月至9月是恙虫活动的高峰期。市民野外游玩时,请不要随意坐在草地上,并注意保护自己身体暴露部位。如遇发烧等不适,请及时前往大医院就诊。
命根处小焦痂找到病因
据阿成的母亲介绍说,5月末的一天下午,儿子阿成放学后便前往离租住处不远的将军山玩。期间,贪玩的儿子爬上树采摘树上的野果,过了几天后,阿成出现发烧、发冷、头痛、肚子不适等病症。刚开始,她及丈夫均没有在意,以为是普通的感冒发烧。于是把儿子送到租住处附近的小诊所去看诊。然而,看诊后,时好时坏。到了6月6日早上5时30分左右,孩子出现抽搐、神志不清、大咳血和烦躁等不适。于是他们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最后儿子被送到了长安医院救治。
长安医院儿科医生会诊后,发现小孩生命垂危,但一度无法诊断出病情。最后,儿子被转入长安医院内科重症监护室。所幸,该科室的佘德宇在检查病情时,发现儿子的阴囊处有一个0.3×0.3厘米大小的小焦痂。就是这个小焦痂,给了佘德宇启示,于是他结合近期广州市出现的恙虫病例,很快确诊小孩患的是恙虫病。而后院方根据恙虫病的治疗方案,对阿成进行病源性治疗,采取呼吸、营养特级护理等措施对其进行治疗。小孩的病情终于得到的稳定。
昨日上午,经过长安医院医护人员精心治疗,阿成基本康复。上午11点正式出院。出院回家后,阿成身体情况表现很好,可以自己吃饭、走路。
她及丈夫均希望通过广州日报,对长安医院参与救治她儿子的医院医护人员表示衷心感谢。
野外游玩不要随意坐草地
佘德宇告诉记者,恙虫一般很小,喜欢生长在潮湿的草地。今年从5月初便开始增多,6月至9月是恙虫活动的高峰期。因此,市民前往野外游玩时,请不要随意坐在草地上,并注意保护自己身体暴露部位。要捂紧领口、袖口和裤脚口,并在这些地方喷一些驱虫药,以防恙虫的叮咬,同时做好灭鼠和杀虫工作。如遇发烧等不适,请及时前往大医院就诊。
但即使不幸被恙虫咬到,市民也不要过于恐慌。恙虫病的传染源为鼠类,传播媒介为恙虫。这种病本身有特效的治疗,只要没有达到器官功能衰竭的程度,病情的好转还是比较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