捻子

捻子

目录导航

形态特征

捻子捻子(4)捻子是一种常绿灌木,分枝繁密,高大的可达到数尺。叶对生,椭圆形或倒卵形,表面光滑,面生灰白色的毛茸;有三条显著的直脉,脉上密布褐色绒毛。春夏之季开花,花色绯红,又似桃花。夏开淡红色花,浆果大如樱桃,熟时暗紫色,夏秋之交结果成熟,果实呈壶状,有宿萼留存(即捻子蒂)。

分布范围

捻子产于中国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台湾等地。

主要价值

食用价值

捻子果肉生时苦涩,熟时味甜而有芳香,内含很多种子,可供生食。

药用价值

捻子捻子(3)捻子除了果子可食外,还有多种功用。屈大均《广东新语》云:“子汁可染若胭脂,花可为酒,叶可曲。皮渍之得胶以代柿,苏子瞻名曰海漆。非漆而名为漆,以其得乙木之液,凝而为血,而可补人之血,与漆同功,功逾青黏,故名。取子研滤为膏,饵之又止肠滑。以其为用甚众,食治皆需,故又名都捻。”关于倒捻子的药用功能,他处亦有述及。《辞海》说其根“性平,味苦涩,功能活血通络、收敛止泻,主治风湿痛、腰痛、泻痢等症”。其叶也是治痢良药,《海漆录》说“野人夏秋痢下,食其叶辄已”。苏轼还自述自己的治病经历:“吾久苦小便白浊,近又大腑滑,百药不瘥,取倒捻子嫩叶酒蒸之,焙燥为末,以酢糊丸,日吞百余,二腑皆平复,然后知其奇药也。”可证倒捻子的收涩滋补作用不虚。以倒捻子树皮制胶(或称为漆)的方法,《海漆录》也有言及:“海南无柿,人取其皮剥浸烂杵之,得胶,以代柿漆,盖愈于柿也。”此漆旧时乃用以渍染渔网,漆雨伞、雨帽等,较经久耐用。

植物文化

地方习俗

捻子捻子(3)在岭南乡村,每个客家人都有一段捻子情缘。

捻子成熟可采期,大约在农历六、七月。那时候,客家小孩子的主要劳动任务是捞柴、长(看)牛。捞柴最辛苦,能上山摘捻,则是孩子们最为盼望的,因为不仅可以吃,还可以玩,且不用什么体力,真是高兴。

上午,吃过早粥,有的带着垒,有的带着篮,有的带着布袋,顺便用军用水壶装了米汤或滚水,孩子便出发了。

到了山上,孩子们便象一阵风般的散开,开始摘捻。

回来时,还大声喊着顺口溜:“大捻波(又熟又大的捻子),拿转去等阿哥;红头扯笃(刚开始成熟的捻子),拿转去等阿叔。”摘捻子,说的是“摘”,来之尚不易,广西南部说廉州话的人,则把摘捻子说成是“捡”捻子,说明捻子随手可捡,多到满山满坡都是。

摘捻子过了一段时间,即农历七月十四日后,人们一般不再去摘捻子了。民间有这样一种传说,七月十四日后,捻子上就有一道指甲印,那是鬼捏过的,所以不能再摘了吃。这当然是一种迷信的说法,不过小时候我真的弄不明白,为何七月十四日后有一些捻子确是有一道象是指甲印的痕,这不是很奇怪吗?后来才明白,原来那道“指甲印”是蜜蜂咬的。七月十四日后,捻子既熟又甜啊,连蜜蜂都来采食了。

捻子,甘甜至美,“能无念之乎”!

相关记载

捻子捻子(3)诗人卢鸿基就有回忆童年生活的诗说:“童年随牧戏山坡,……吃果时夸倒捻子,……”宋苏轼……卷五云:“吾谪居海南,……野花夹道,……土人云倒捻子花也。至儋则已结子如马乳,烂紫可食,殊甘美,中有细核,并嚼之,瑟瑟有声。”当然,捻子不只小孩子爱吃,大人也爱吃,而且在过去缺少粮食的年代,捻子更是一种充饥的美果。

《辞海》桃金娘条说:(捻子)“桃金娘科。常绿灌木。叶对生,椭圆形,有基出三大脉,下面被毛。夏季开花,花淡红色,桨果大如樱桃,熟时暗紫色。果可食。”古书也多有记载,《岭…异》:“倒捻子,窠丛不大,叶如苦李,花似蜀葵,小而深紫。南中妇女得以染色。……食者必捻其蒂,故谓之倒捻子,或呼为都捻子。……食之甜软,甚暖腹,”《滇海…志》有:“都念子者,倒捻子也。……头上有四叶如柿蒂,捻其蒂而食,谓倒捻子。讹为都念。外紫内赤、无核。”《御览》有:“杜宝大业拾遗录曰,十二年四月,……敕付西苑十六院内种。……其子小于柿子。甘酸至美,蜜渍为粽益佳。”

唐刘恂《岭表录异》:“倒捻子,窠丛不大,叶如苦李,花似蜀葵,小而深紫。”“其子外紫内赤,无核,食之甜软,甚暖腹,兼益肌肉。”宋苏轼《海漆录》卷五云:“吾谪居海南,以五月出陆至藤州,自藤至儋,野花夹道,如芍药而小,红鲜可爱,朴薮丛生,土人云倒捻子花也。至儋则已结子如马乳,烂紫可食,殊甘美,中有细核,并嚼之,瑟瑟有声。”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