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票利率就是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操作时发行央行票据的票面利率。
央票即央行票据、中央银行票据,是中央银行为调节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而向商业银行发行的短期债务凭证,其实质是中央银行债券。
央票相当于中央银行发行的债券,中央银行发行央票,金融机构购买央票,获得利息收入,而金融机构在二级市场进行央票出售,有一个利率差。现在的情况是,二级市场央票的利率比一级市场高,也就是说金融机构从央行买入央票,立即在二级市场出售,就会亏损。 央票和回购交易、现券交易一样是重要的公开市场操作手段,除了有回笼资金、维持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等功能外,还被视为提供市场基准利率的重要手段。一般来说,当央票发行利率持平或略高于二级市场收益率水平时,机构对央票的需求将保持相对稳定。 但今年5、6月份以来,由于受银行资金面紧张影响,央票二级市场收益率不断上行,央票一、二级市场利率持续出现倒挂。截至11月26日,3月、1年和3年央票发行利率分别低于二级市场111个基点、68个基点和75个基点。利率倒挂,直接导致一级市场认购热情持续下降,从而引起各期限央票发行量的不断萎缩。
2010年1月7日,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发行了600亿元3月期央票,同时还进行了300亿元91天正回购操作。对冲掉400亿元到期资金,央行本周以1370亿元的回笼量连续13周事先净回笼,且创下11周以来的单周新高。昨日午后,大盘受消息刺激随即大跳水,股指一度下滑70多点,并丧失3200点关口。央票利率只是央行的头炮,并在暗示货币政策可能会出现细微的变化,至于央行后续的手法如何,还要看管理层对于通胀的忍耐度是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