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孜勒博依乡(维吾尔语:قىزىلبۇيى)是中国新疆喀什地区伽师县下的一个乡。‘克孜勒’的维语意思是‘红’、‘博依’的维语意思是‘岸’。红河的旁边的一个乡。境内有代表古代西域文化的“阿帕克霍加农场遗址”。在2008年8月27日该地曾爆发袭警案。
克孜勒博依乡位于伽师县城西南,距县城24公里,东邻该县江巴孜乡、英买里乡;南缘岳普湖县夏巴扎乡和岳普湖镇;西接该县米夏乡和疏勒县罕南力克乡;北连该县夏普吐勒乡和江巴孜乡。
全乡土地面积678.43平方千米。有耕地面积7.3万亩,果园面积1.6万亩,林地面积1.5万亩,草场面积2.7万亩。
该乡人口51620人(2017),主要为维吾尔族。乡党委下属2个党总支、53个村党支部。全乡共有党员1242名,其中女党员198名。有团员2346名,三老人员176名。全乡共有学校12个,其中有中学1个,小学11个。有教职工329人,有学生8595人。有卫生院1个,有医护人员20名,设有内科、外科、妇科,有50张床位。
克孜勒博依乡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 35726 |
男 | 18293 |
女 | 17433 |
家庭户户数 | 7919 |
家庭户总人口(总) | 35706 |
家庭户男 | 18280 |
家庭户女 | 17426 |
0-14岁(总) | 13547 |
0-14岁男 | 6848 |
0-14岁女 | 6699 |
15-64岁(总) | 19842 |
15-64岁男 | 10140 |
15-64岁女 | 9702 |
65岁及以上(总) | 2337 |
65岁及以上男 | 1305 |
65岁及以上女 | 1032 |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 35669 |
2017年,总人口51620人。
总人口 | 35726 |
男 | 18293 |
女 | 17433 |
家庭户户数 | 7919 |
家庭户总人口(总) | 35706 |
家庭户男 | 18280 |
家庭户女 | 17426 |
0-14岁(总) | 13547 |
0-14岁男 | 6848 |
0-14岁女 | 6699 |
15-64岁(总) | 19842 |
15-64岁男 | 10140 |
15-64岁女 | 9702 |
65岁及以上(总) | 2337 |
65岁及以上男 | 1305 |
65岁及以上女 | 1032 |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 35669 |
乡里有1个邮电所,业务包括汇总、报刊发行、邮件发送。全乡有280余门程控电话,移动电话拥有400余部。
按照伽师县“上杏、中梅、下瓜”的经济发展战略,克孜勒博依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林果业的发展,每年春、秋两季广泛动员农民大面积定植经济林,使林果业有了较快的发展。畜牧业是克孜勒博依乡的传统产业,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克孜勒博依乡畜牧业生产也有了较快发展。与此同时,全乡传统农作物——小麦、棉花、玉米、瓜等由于加大了管理力度,推广了科学技术,总产及单产均有明显提高。近两年来,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亲切关怀和帮助下,克孜勒博依乡基础设施建设也有了新的变化:农村电网改造已经结束;纵贯东西的乡村三级公路已建成通车;长达23公里的乔拉克主干渠已于2003年配套闸口修建完毕;2004年,克孜坎支渠完成了闸口配套及清渠工作,26村至20村全长7公里的排碱渠已经完成,为该乡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按照全县的经济发展战略,克孜勒博依乡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进一步稳定党在农村的各项经济政策,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传统的思想观念中解脱出来,尊重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和农民的主体地位,千方百计地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发展格局为:以发展设施农业和畜牧业为重点,稳定粮食生产面积、棉花种植面积,以开荒造田为前提条件,加快水利设施改造和建设,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做好劳务输出工作,不断增加农民收入。
截止2006年底,克孜勒博依乡纯收入7565.6万元,其中:农业纯收入达到5683.05万元,人均收入为2125.4元。争取在2007年实现纯收入1.19亿元,其中:农业纯收入8964.79万元,人均收入达到3298.27元;力争在2010年实现农业纯收入翻一翻,达到2.4亿元,年均增长20%,农民人均收入达到6340元,年均增长22.7%,农业人口达到3.86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3‰以内。社会政治环境稳定,实现安全文明村、无毒村创建率在95%以上。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实现县级文明村创建率在30%以上,广播电视覆盖率100%。同时,不断推进新时期党的建设工作,进一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
(一)设施农业的发展方向
提高原有878座大棚的经济效益,并广泛宣传,示范引导,不断提高广大农民发展设施农业的积极性,逐步向规模化、区域化方向拓展。新建大棚2300座,力争实现2500座,总收入878万元,人均收入89.54元,人均增收88元。
(二)畜牧业的发展方向
改善畜禽结构,推广黄牛冷配技术,科学养殖,增加优质畜禽数量,使牲畜存栏达到12.1万头(只),出栏率达到80%,发展畜牧小区4-5个。苜蓿面积达到5000亩,人均收入46.13元,较2006年减少0.78元;同时,加强畜禽专业村的培育,2007年再增加5个专业村,使专业村达到7个,总收入1930.76万元,人均收入266.68元,畜牧业人均增收30元。
(三)粮食生产的发展方向
“坚持水土开发战略,搞好土地开发和规划工作,条田平整7000亩,打抗旱机井85座,高新节水面积700亩,保障粮食生产稳中有升。种植小麦3.8万亩,单产达到420公斤,总产达到15960吨,单产增加43公斤,总收入达2234.4万元,人均收入达到173.07元,增收48.74元;复播玉米3.3万亩,单产力争达到450公斤,总产1485万公斤,总收入1336.5万元,人均收入达到175.99元,增收20.78元(粮食增收69.52元)。
(四)棉花生产的发展方向
棉花种植3.5万亩,大力推广“棉套瓜”的种植模式,加大投入、科学管理,提高棉花品质和产量,单产达120公斤,总产达到3000吨,总收入2850万元,人均收入511.74元。
(五)伽师瓜种植发展方向
克孜勒博依乡具有种伽师瓜的优良传统,主要栽种的品种有早熟瓜和中晚熟瓜,早熟瓜主要有库克其、卡拉其力干。早熟瓜的特点是早上市、早收益、无病害、好管理;中、晚熟瓜主要有卡拉库塞、“86—1”、秋西瓜等,这些瓜的特点是避开了售瓜的高峰期,宜储藏、价格好,农民收益高。种植架子瓜3万亩(其中棉花套种2万亩,白地平播1万亩),品种以伽师瓜和本地的比谢克谢为主,以平播折算单产达到2500公斤,总收入达到5000万元,人均收入达到897.79元,增收785.6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