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耳鸮指名亚种

短耳鸮指名亚种

目录导航

基本介绍

中文名称∶短耳鸮指名亚种

拉丁名∶

定名人∶Pontoppidan

定名年代∶1763年

模式产地∶模式

外形特征

短耳鸮指名亚种短耳鸮指名亚种成鸟∶面盘发达,眼周黑色,颏,眼先及内侧眉部均白,但眼先缀以黑羽,面盘余羽棕黄,而杂以黑色羽干狭纹;耳羽短小不外露,呈黑褐色,而具棕色羽缘;皱领稍白,羽端微具黑褐色细点,上体以及翅和绿的表面大都棕黄色,满布以暗褐色宽阔的羽干纹,肩羽及三级飞羽的纵纹特粗,纹的两侧更有岐出,形似横斑,外翈还缀以白斑;翅上的小覆羽大都黑褐色,并缀以棕红点斑,中覆羽及大覆羽亦黑褐色,外翈有白色大形眼状斑,初级覆羽几纯黑褐色,有时缀以棕斑,外侧初级飞羽棕色,但端部微级褐点,并杂以若干黑褐色横斑,最外侧3枚初级飞羽的先端转为黑褐色;次级飞羽的外翈呈黑褐与棕黄色横斑相杂状,内翈几纯白色,仅在近羽端处有一些黑褐细斑;腰和绿上覆羽几纯棕黄色,无羽干纹,羽缘微黑;尾羽亦棕黄色,杂以一系列黑褐色横斑,中央绿羽在横斑间更缀以暗褐色点斑,最外侧一对尾羽特浅淡,近白色,所有尾羽先端均缀以狭小棕白色。下体棕白,胸部棕色较著,并满布以黑褐色纵纹,向后渐细,下腹中央和尾下覆羽均无杂斑,覆腿羽亦然,但沾染棕黄色。

虹膜深金黄色;嘴和爪黑色。

鉴别特征

体形大小似长耳鸮,但头上没有长的耳簇羽,外表黄褐色,上体有黑色及皮黄色斑点及条纹;下体及黄色,有黑色纵纹,但无横枝,飞行时,在初级飞羽基部有皮黄色块斑,在腕关节下面也有一黑色块斑。

地理分布

世界分布∶欧亚大陆北部繁殖,从斯堪德纳维亚到阿纳德尔海湾,南到利比牛斯山脉,意大利,巴尔干半岛,高加索,土耳其,蒙古北部,东到萨哈林岛;北美在阿留申群岛、阿拉斯加北部及加拿大、美国、丹麦格陵兰。越冬在地中海南部、非洲北部、埃塞俄比亚、巴勒斯坦、阿丁湾、美国加利福尼亚南部、危地马拉、墨西哥、古巴、印度北部、东南亚地区到马来半岛。

中国分布∶内蒙古东北部繁殖,冬时遍布全国。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