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州北站

目录导航

历史发展

1985-2001年进行四次改扩建。第一次改造1985年3月开工,1987年10月竣工。增建站场原预留的1条到发线和3条编组线,新建下行到发场,铺设到发线7条,修建29股及第三、四牵出线,改造南部、中部咽喉区道岔群,延长上行场5条到发线、7条调车线及第二牵出线,新建货物线、站修线各1股,拆除机务三角线,改设机车转盘,增设3条机务线路,新建至兖州站场间下行外包正线,原下行正线改为站间联络线,改造202号道岔至客运站的联络线,新建兖州北站北部信号楼,增设6502大站电气集中设备,联锁道岔107组,信号机189架。第二次改造1988年12月开工,新建下行调车场调车线6条,机械化驼峰1座和其它站线3条,同时改造中部咽喉,下行场7条、上行场9条,到发线有效长由850米延长至1050米,增建白家店-兖州北间下行外包正线5.99公里,新建信号楼1座,安装6502大站电气集中设备。驼峰调车区安装非机械化驼峰自动集中联锁设备,建灯桥2座、投光灯塔6座及工务、电务、列检等配套工程。第三次改造1993年完成,建成下行驼峰减速顶点连式调速系统,自动控制车辆溜放速度。第四次改造2000年9月开工,2001年12月竣工,新建Ⅴ场线路,设正线1条,到发线7条,预留线2条(4、10股),兖?州-?兖州北上行正线外包,对Ⅱ场驼峰进行自动化改造,为TW-Ⅱ型三级微机全过程自动控制的中型自动化驼峰。兖州北站运转站场改扩建和驼峰自动化改造后,日均接发列车能力由原来的450列提高至484列,日均解体编组列车由原来的32列提高至41列。

中欧班列

2018年8月3日11时18分,一列满载家电的集装箱货运班列从兖州车务段兖州北站驶出。该班列经成都转关,由阿拉山口出境,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18天后到达意大利米兰,是兖州北站开行的第一列“点对点”中欧班列。[1]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