槲叶在上世纪90年代曾出口日本,经脱水后作为食品包装材料,很受欢迎。三门峡五县市区,只有灵宝、卢氏人吃槲包,而且是当地一种风俗,也是特产。
槲叶是河南西南部伏牛山区,栾川、嵩县、灵宝、卢氏、西峡等地山上长的一种叫当地叫栗柞树的叶子和桦栎树、青冈树的叶子有点相似。每年春天发芽,端午节前,槲叶成熟了,发出浓郁的香气。人们上山采来,用鲜叶子或者阴干以后,放锅里煮一下就去掉了生涩气。然后包上黍米,煮熟就成了槲包了。槲叶在树上时,质地稍坚硬,采下来经过一段时日的熟化,就变得柔韧了。拿它包上黍米,再放到锅里一煮,槲叶那特有的香味,和黍米的香味结合起来,愈加沁人心脾。
包槲包必须用小米。小米是中国最早的粮食了,它分两种,一种是饭小米,就是烧汤用的,一种是粘小米,有粘性,专门用来蒸吃或包槲包用。还有一种黍子,颗粒比小米大,也很具粘性,用它包的槲包也很好吃。
槲包端午节吃粽子,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伏牛深山的人却是以吃槲包来纪念屈原的。
端午节点雄黄、吃粽子、挂香袋、插艾叶的民间文化习俗,可以说是演绎中国文明进程的鸿篇史诗。然而,在豫西地区的卢氏县,人们历来过端午节都用槲叶包制槲包代替粽子。每年端午节前夕,家家户户洗槲叶、包槲包、煮槲包,等到节日当天一家人美美享用。香喷喷的槲包,延续着两千多年的历史风情,这种特殊的民俗现象更是引起专家、学者们的关注……
卢氏县流传着一首民谣:“麦儿熟,杏儿黄,五月初五是端阳;雄黄酒烈艾叶香,香草袋子挂脖上;花花禡兜盖肚皮,家家槲包香又香。”槲包是卢氏人世代相传的传统节日食物,同样具有纪念爱国大诗人屈原之意。槲包的历史与粽子一样年代久远,也就是说,什么时候有粽子,什么时候就有槲包了。
槲包是用一种槲叶,包上黍米,煮出来的美味佳肴。槲包极具地域特色,因为豫西一带只有嵩县 车村 、卢氏、鲁山、栾川、西峡等少数县的山上才长这种槲叶。槲包相对于粽子来说有三大优点:一是粗杂粮,富含多种维生素,营养全面,有益于健康;二
是软硬适度,口感极佳,老少皆宜;三是绿色食品,防腐保鲜,符合当今时尚。槲包的独特全在于槲叶,除了绿色环保,它还富含多种维生素、微量无素,特别是它的槲叶素,更是一种天然的防腐剂,还有一定的防老化和抗癌作用。吃槲包的风俗,因受槲树、谷米的产地、季节和饮食习惯的影响,只在中原和北方为数不多的地域流行。卢氏县,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境内千峰叠翠,万木葱笼,有丰富的槲树资源。而熊耳山麓、洛河之滨、鹳水之畔素以盛产谷米、黍子闻名。有了这些丰富的资源,端阳节吃槲包这一风俗,得以代代传承至今,并逐步发展,成为端阳节饮食文化一道独特的风景包。著名教育家、翻译家曹靖华先生曾写过一篇散文:《粽香飘飘忆当年》,他文中所说的“粽”就是指家乡卢氏的槲包。他在《粽香飘飘忆当年》中,详细地写出了槲包的制作过程和食用方法,并对槲包充满了回味。他说,他一生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只看到粽子,没有看到过这种食品,只有故乡的伏牛山区才有。上世纪30年代,曹靖华曾将故乡的槲叶寄给鲁迅。鲁迅在做米饭时,将其覆盖在米锅里,蒸出的米饭就有了一种特殊的香味儿。因此,鲁迅在给曹靖华的信中,对槲叶大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