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镇地处黄山市中心城区东大门,镇域面积42平方公里,辖17个村(居)委会。黄山市委市政府大楼、市长途汽车站、火车站均坐落于镇内,205国道、皖赣铁路及秀丽的新安江穿镇而过。屯光镇自古人杰地灵,钟灵毓秀。篁墩村程朱阙里记载着“程朱理学”发祥地的辉煌与荣耀;发明净卷尺和算术、算盘的中国珠算鼻祖程大位就诞生在屯光镇率水之滨;江泽民同志亲笔题名的“花山谜窟”景区座落境内。
字元涤,海宁黄墩(今屯溪篁墩)人。梁侯景之乱,灵洗集黟、歙乡勇保卫地方,抗拒景军,梁元帝授其谯州刺史,领新安太守。归陈后,武帝嘉其义,授兰陵太守,封遂安县侯。后以功授都督南豫州刺史、左骑将军。天嘉四年(563年),灵洗率部击败周迪兵寇,迁中护军,都督郢州刺史。废帝即位,封灵洗为云麾将军,后又以平叛有功封重安县公、安西将军。灵洗治军严明,与部众同甘苦,颇受将士拥戴。性好播植,精于耕耘,常亲临田间劳动。
程大位(1533一一1606),字汝思,号宾渠,明休宁率口渠东(今屯溪前园村)人。明末数学家。明末皖南地区,由于商业相当发达,数学受到商人的充分重视,作为小商入出身的程大位,未入仕途,处出经商,“逐游吴楚,博访闻人达士”,留心算学,遇有“通数学者,辄造访问难,孳孳不倦”。由于他聪明好学,不借重金,购求遗书,学而不倦,还经常深入实际,搜集问题,丈量测算,获得丰富的数学基础理论和实践知识。程大位四十岁后弃商归里,“覃思于率水之上”,经二十年的苦心钻研,埋头著述,于明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写成《算法统宗》十七卷。明朝末年,日本人毛利重能把它译成日文,传入日本,开日本“和算”之先河。十八世纪前后传入东南亚和欧洲。《算法统宗》后又经其本人删繁就简,藉其要领,写成《算法纂要》四卷(公元1598年),更臻完善,系统简明。程大位集十六、十七世纪珠算之大成,确立了珠盘算式,并完善了珠算口诀,标志着我国珠算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程大位对珠算的发展、普及起了重要的历史作用,后人称他为“珠算大师”。
字克勤,明休宁篁墩(今屯溪)人,时人称为程篁墩。程敏政自幼聪明好学,酷爱读书,从小就有“神童”之号。明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殿式一甲第二名,授翰林院编修,官至礼部右侍郎。程敏政博览群书,熟悉历朝典籍,多次参加明英宗、宪宗两朝实录编写、校正。任侍讲学士时,能联系实际讲解经史大义,陈述利弊,直言不讳,尽职尽责,受到朝廷器重,皇帝称其为先生。支书上称他“学问该博,为一时冠”。程敏政在文学上与李东阳齐名,传世之作有《宋遗民录》、《篁墩文集》、《明文衡》等。程敏政热爱乡土,关心地方修志,他编写的《新安文献志》,对研究徽州历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花山谜窟景区(花山谜窟) 位于屯溪东郊,是屯溪新开发的一处新景点。此处集清山秀水、田园景致、奇峰怪石、摩崖石刻、石窟庙宇等众多自然人文景观于一体,为历代文人雅士踏青郊游之佳境。花山谜窟为其主要景点。其“规模之恢宏、气势之壮观、分布之密集、特色之鲜明”,属国内罕见,堪称中华一绝。现已发现30余处石窟遗迹,点多面广、形态殊异。这些石窟非天工所为,却胜似天工。其内,有的层层跌宕,有的洞中套洞,有的石柱擎天,有的迂回曲折,有的水波荡漾,巧夺天工。石窟内众多的布局和石雕,让人观之惊叹。此石窟群何时形成,如何开采,怎样运输,数百万方的石料用于何处等等扑朔迷离的不解之谜吸引游人前往考察、探秘。2001年5月下旬,江泽民同志来到花山景区,对石窟充满好奇感,将原名“花山石窟”改名为“花山谜窟”,并对其他景点提出修改建议。
项目(单位) |
2012年 |
2013年 |
面积 |
42 |
33 |
人口 |
21600 |
22450 |
地区生产总值(万元) |
|
|
第一产业增加值(万元) |
|
|
第二产业增加值(万元) |
|
|
第三产产业增加值(万元) |
|
|
财政收入(万元) |
8980 |
6269 |
财政支出(万元) |
2450 |
2040 |
民生工程投资额(万元) |
|
|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万元) |
258178 |
258953 |
工业总产值(万元) |
25659 |
27891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个) |
7 |
7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万元) |
6610 |
7059 |
农业总产值(亿元) |
24.6 |
22.2 |
粮食总产量(吨) |
2799 |
2424.55 |
植树造林面积 |
90 |
360 |
招商引资(万元) |
150000 |
124300 |
农民人均纯收入 |
12034 |
12860 |
森林覆盖率(%) |
54.30% |
55% |
人口自然增长率(‰) |
4‰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