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尼鄂拉蜂个体大小和体形与意大利蜂相似。腹部细长,几丁质黑色;有些个体第2和第3腹节背板上有棕色斑,少数个体具棕红色环带;第4腹节背板上的绒毛带宽度0.80mm~1.00mm(平均0.90mm),绒毛密集;第5腹节背板上的覆毛长度0.20mm~0.40mm(平均0.30mm);喙长6.40mm~6.80mm(平均6.60mm);肘脉指数1.80~5.50(平均2.70)。蜂王棕黑色,少数蜂王腹节背板上具棕色斑或棕红色环带。雄蜂黑色或灰褐色。工蜂绒毛多呈棕灰色。
卡尼鄂拉蜂图册(3) | 卡尼鄂拉蜂图册(3) |
卡尼鄂拉蜂图册(3) | 卡尼鄂拉蜂图册(3) |
卡尼鄂拉蜂采集力很强,善于利用零星蜜源,采集花粉能力比意蜂差。产卵力较弱,气候、蜜源等自然条件对育虫节律影响明显。早春外界出现花粉时便开始育虫,繁殖快;夏季只有在蜜粉充足的情况下才保持一定面积的育虫期;晚秋育虫量和群势急剧下降,很难保持强群越冬。分蜂性强,不易维持强群,但通过选育可以改变,蜜源条件不良时很少发生饥饿现象。性情较温驯,不怕光,开箱检查时较温驯。定向力强,不易迷巢,很少作盗。较少采集树胶,在纬度较高地区越冬性能良好。在原产地几乎未发生过幼虫病。蜜房封盖为干型。
卡尼鄂拉蜂产蜜力强,在群势相同的情况下,其产蜜量高于意大利蜂20%~30%,是较理想的生产蜂蜜的蜂种。产浆能力较弱,不宜用其进行王浆生产。和其它蜂种杂交后,可表现出较显著的杂交优势,产卵力、哺育力和采集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收到很好的增产效果。蜜房为干型,可生产洁白美观的巢蜜。
卡尼鄂拉蜂卡尼鄂拉蜂采集力很强,生产王浆、花粉能力较差。分蜂性强,不易维持强群,节约饲料,性情较温驯,不怕光,定向力强,不易迷巢,很少作盗,抗病力强,与意蜂杂交后能够产生强的杂种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