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下尺桡关节脱位
英文名:dislocation of distal radioulnar joint [1]
腕部的扭伤,或提起重物,使腕关节桡偏,背屈或旋转的应力均可造成此种损伤。
以下尺桡关节背侧脱位最为多见此时,可见前臂旋前时尺骨小头向背侧突出,旋后时自动复位局部肿胀并有压痛被动活动下尺桡关节,可感知较正常侧松弛,并伴疼痛,有时出现弹响。
主要为下尺桡关节局部症状,表现为:
下尺桡关节脱位1.腕痛 局限于下尺桡关节及尺骨茎突处,旋转及尺偏时加剧。
2.弹性隆起 与健侧对比,可见尺骨小头向背侧或掌侧隆起,压之复位火罐网,抬手即弹回原处。
3.活动受限 因疼痛患侧前臂旋转及尺偏明显受限,伴有三角软骨损伤时尤甚。
4.肿胀 一般较轻。
X线检查,应双侧对比,便于观察及判定。
1.腕痛 局限于下尺桡关节及尺骨茎突处,旋转及尺偏时加剧。
2.弹性隆起 与健侧对比,可见尺骨小头向背侧或掌侧隆起,压之复位,抬手即弹回原处。
3.活动受限 因疼痛患侧前臂旋转及尺偏明显受限,伴有三角软骨损伤时尤甚
4.肿胀 一般较轻。
5.X线摄片 应双侧对比,便于观察及判定。
常并发尺骨茎突骨折及三角软骨损伤。
1.保守治疗
(1)手法整复 新鲜的下尺桡关节脱位治疗相对简单且疗效好,早期主张保守治疗。患者仰卧位或坐位,在麻醉下肩外展90°行对抗牵引。
(2)外固定方法 采用超肘长臂“U”性石膏托固定。
2.手术治疗
对骨折移位和腕部韧带撕裂较重、保守治疗和陈旧性脱位者则应考虑行手术治疗,以恢复下尺桡关节对应的解剖关系。
在运动前进行充分的热身活动,提高肌肉组织的兴奋性、反应能力和对抗能力,循序渐进地加大对抗程度,对减少关节脱位是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