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条历史悠久的老街,尽管地处老城区,道路狭窄,但穿梭的人流让这条老街依然充满动感和活力。早在十九世纪初期,这里就聚集了许多以加工五金产品为生的工匠,后来规模逐渐壮大,形成以加工铜器为主的五金加工作坊产业街,定名“打铜街”。
思贤路,硕大的“五金打铜街”招牌十分显眼,招牌旁边“诚信经营,誉满九洲”八个字更是概括出了打铜街悠久的商业历史。2007年榕城区政府把打铜街作为“五金街”来打造,正是充分考虑到打铜街对历史商业文化的传承和恰当的商业贸易定位。
据考证,早在宋代,已有土炉炼锡,至明朝中叶,揭阳冶炼已甚兴盛。据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潮州府志》记载,当时揭阳之冶炼“工竞巧利,所制铜、锡遍行天下。”到了清代,打铜街已非常鼎盛,成为打造铜锡器的集中场地,熔铜、打铁等五金产品的加工和销售都颇具规模。改革开放的春风给打铜街带来了飞跃发展的契机。巨大的市场需求带动了市场规模的发展,“当时这里的五金生意比现在好做多了,许多农民都会到打铜街来买锄头、铁铲等耕作农具,一些罕见的五金产品,也都能在打铜街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