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Largehead Atractylodes Rh【拉丁名】Rhizoma Atractylodis Macrocephalae
【读音】白术(音:zhú)
【来源】本品为 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的干燥 根茎。
【其他名称】 山蓟、杨枹蓟、山芥、天蓟、山姜、乞力伽、山精、山连、冬白术、白大寿 沙邑条根、枹杨、枹蓟 于术、冬术、浙术、种术、白茱、
【性味归经】苦、甘,温。归脾、 胃经。
【功能主治】健脾益气, 燥湿利水,止汗, 安胎。用于 脾虚食少,腹胀泄泻, 痰饮眩悸, 水肿,自汗, 胎动不安。
【应用】
1. 用于 脾胃虚弱,食少胀满,倦怠乏力,泄泻。补脾胃可与 党参、 甘草等配伍;消痞除胀可与 枳壳等同用; 健脾燥湿止泻可与 陈皮、茯苓等同用。
2. 用于水湿停留、痰饮、水肿。治寒饮可与茯苓、 桂枝等配伍;治水肿常与 茯苓皮、大腹皮等同用。
3. 用于表虚自汗。本品与 黄芪、浮小麦等同用,有固表止汗之功,可治表虚自汗。
此外, 本品又可用于安胎,治妊娠足肿、胎气不安等症,有 内热者,可与 黄芩等配伍;腰酸者可与 杜仲、桑寄生等同用。多年生草本,高50厘米~60厘米。根状茎肥大。茎下部叶羽状分裂,上部叶狭披针形。秋季开紫花,全为管状。是中国浙江特产,福建、江苏、安徽、江西等地也有栽培。根状茎入药,能治脾虚泄泻、水肿、痰饮等。
【用法用量】 6~12g。
术,于术,冬术,冬白术,浙术,种术,云术,台白术,山蓟,天蓟,山芥,山精,山连,乞力伽,杭白术,广术,杭术,贡术, 仙居术,平术。
于术。又名于白术、于潜术、烟术。为产于 浙江省于潜地区者。品质最优,为 地道药材。
野于术:又名天生术。为产于 浙江省于潜、昌化、 天目山一带的野生白术。
浙白术:为产于浙江者。
平术:为产于 湖南平江者。
种术:为产于 安徽者。
徽术:为产于 安徽省歙县(旧时 徽州)者。品质亦隹。
冬术:又名冬白术。为冬季采挖,拣肥满 纤维少者,略蒸后晒干之药材。
晒术:又名生晒术。为霜降至立冬之间采挖,去除残茎及 须根,洗净晒干之药材。
烘术:为霜降至立冬期间采挖,去除残茎及须根,洗净烘干之药材。
均以根茎粗大、体实无空心、断面黄白色、干燥、无地上茎者为佳。
白术,于术,生白术,炒白术。土白术,土炒白术, 焦白术等。
处方中写白术、于术指生白术。为原药材去除 杂质,润软切片,生用入药者。
炒白术又名炙白术。为白术片用麸炒至浅 黄色入药者。 健脾和中功效增强。
土白术又名土炒白术。为白木片用灶心土细粉炒至外面挂有土色,取出摊晾入药者。 健脾和胃、止泻止呕作用增强。
焦白术又名焦术、白术炭。为白术片用武火炒至外面黑褐色,里面棕黄色,取出摊晾入药者。收敛止泻作用增强。
新昌白术,又名浙术,是中药中著名的“浙八味”之一。主产于新昌、嵊县。明李时珍著《本草纲目》载:“白术,枪蓟也,吴越有之。”明万历《新昌县志》载:“白术出彩烟山,即本草所谓越州术也。今山背遁山亦出。”新昌白术,皮微褐,肉纯白,以“田鸡形”为佳。气清香,味甘苦。具有健脾益气、利水化湿、止汗、安胎等作用。主治脾虚、泄泻、水肿、痰饮等症。享有“道地药材”、“南术北参”之美称。新昌、嵊县白术常年产量1200吨左右,居全省首位。产品行销全国,远销东南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