钝头瓶尔小草根状茎短而直立,有一簇粗肥肉质的根,水平横走如匍匐茎,自先端生出新植。叶单生,总叶柄长9-15厘米;营养叶为广卵形,长3-5厘米,宽2-3厘米,先端钝圆,基部圆形,多少下延,无柄,草质,网状脉相当明显。孢子叶自营养叶基部生出,长6-9厘米,孢子囊穗2.5-3厘米,线形。[2]
钝头瓶尔小草(5)生于开阔的灌丛山坡。可达海拔3000米。[2]
钝头瓶尔小草分布图产贵州、云南、四川西南部高原区。热带和亚热带亚洲、澳洲、新西兰也有分布。[2]
药用价值
清热解毒;活血散瘀。主痈肿疮毒;疥疮身痒;跌打损伤;瘀血肿痛;毒蛇咬伤;烧烫伤;瘀滞腹痛。
药材名称:一支
钝头瓶尔小草的标本箭。[3]
药材出处:出自于《草木便方》。摘录《中华本草》。
药材别名:青藤、蛇咬子、小青藤。
药材基源:为瓶尔小草科植物尖头瓶尔小草、钝头瓶尔小草、一支箭、狭叶瓶尔小草及心脏叶瓶尔小草的带根全草。[3]
采收储藏:春、夏季采挖带根全草,去泥土,洗净,阴干或鲜用。
化学成分:钝头瓶尔小草根含半胱氨酸和鸟氨酸等。地上部分含丙氨酸,精氨酸,二氨基丁酸,谷氨酸,赖氨酸,丝氨酸,苏氨酸。[3]
性味归经:苦;甘;微寒。肝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煎水洗;或研末调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