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裳蜉科

目录导航

简介

同时本科种类分化也极强,所包括的属较多,Hubbard (1990) 统计有80属,已知种类约400种,是蜉蝣目的第三大科,全球分布。关于本科的研究,首推Peters & Edmunds (1964, 1970) 对古北区、东洋区和非洲区的工作,Needham et al. (1935) 和Edmunds et al. (1976) 对新北区种类的归总和描述。

鉴别特征

成虫主要鉴别特征:虫体一般在10.0 mm以下;雄成虫的复眼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为棕红色,下半部分黑色;前翅的C及Sc脉粗大,MA1 与MA2之间具1根闰脉;MP1脉与MP2脉之间具1根闰脉,MP2脉与CuA脉之间无闰脉,CuA脉与CuP脉之间具2-8根闰脉;2-3根臀脉,强烈向翅后缘弯曲。前足跗节5节,中后足跗节4节,而雌成虫的各足跗节都为4节;尾铗2-3节,一般3节,第2-3节远短于第2节;阳茎常具各种附着物;3根尾丝。

稚虫主要鉴别特征:体长一般在10.0 mm以下;身体大多扁平;下颚须与下唇须3节;鳃6或7对,除第1和第7可能变化外,其余各鳃端部大多分叉,具缘毛,形状各异,一般位于体侧,少数位于腹部;3根尾丝。

生活习性

本科蜉蝣身体柔软,游泳能力不强,一般生活于急流的底质中或石块表面,在静水中也能采到。滤食性为主,少数括食性。

我国大陆已知9属15种。

图: 似宽基蜉属一种Choroterpidess sp. 稚虫形态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