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亭林鲍氏宗谱》载,亭旁,古称亭林。《亭旁杨氏宗谱》载,城隍庙后山,称亭山,山旁住杨、包两姓,取名亭旁。亭旁历史悠久。1947年在包家上坟墩出土的石斧和大量夹砂红陶鼎足、陶罐、陶釜等残片,经鉴定为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和遗物。证明早在四五千年前就有人类在这块土地上劳动、蕃衍生息。该地古时居民姓氏众多,有“唐、林、应、谢、周、王、郭”诸姓。至元朝,包、杨两姓方迁居于此。后来子孙蕃衍,遂多为包、杨两姓聚居之地。清康熙四年(1665)为台州海防分府驻地。同治五年(1866)为宁海县居理民分县县丞署驻地。清代分属宁海县南乡包家庄、杨家庄和任家庄。民国时期 ,改庄为乡、分属包家、杨家和任邵乡。1949年解放后为亭旁乡,属亭旁区。1985年改为区属建制。亭旁镇属河谷平地,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四周山峰、溪流相间,岗阜起伏,境内最高峰为双尖山,海拔562米。亭旁溪和南溪从境内中部和东部自南向北蜿流。中部地势平坦,沃野宽广,灌溉便利。“两山亭立如天马,二水旁流若地龙”,中嵌“亭旁”两字联,可谓该地地势的写照。农业以种植水稻、小麦、薯类为主,特别是包家村的前洋,素有“亭旁谷仓”之称,村落多沿溪流两岸分布,人口稠密。妇女多编织草帽,历史悠久,闻名全县,产品畅销国内外。镇村办企业有针织、服装、塑料、陶器、农机修配,砖瓦等工厂。商业网点遍布,市场繁荣,每逢农历三、八为市日,为全区物资集散地。文化较为发达,有亭旁中学,为县重点中学,在校学生1467人,教职员工102人。有小学14所,在校学生2005人,教职员工86人。亭山小学前身为亭山书院,创建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是一所具有革命传统和光荣历史的学校。文化设施有镇影剧院、文化站、广播放大站、电视差转台等。亭旁区卫生院医疗设备较好。亭旁交通方便,公路四通八达,有石(岩)里(金)、亭(旁)流(水岩)、狮(岭)白(溪)三条公路,北通县城海游镇,西通坝头、里金铁矿,东南两线经中门、南溪通花桥、小雄等地。人民富有革命传统。1928年中共浙江省委和宁海县委曾领导亭旁农民武装起义,并建立了浙江省第一个红色政权——亭旁区苏维埃政府,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根据地镇。
亭旁镇辖19个行政村,24个自然村,4035户,16097人。镇区街道有亭旁街、石待路、桂林路、狮山路、宁和路、新庵路、亭山路、义丰路、鹤山路、铁坦路、鹤园巷、秧田巷、雀梅巷、教堂巷、文明巷、上园巷、上墙巷、大树巷、下里巷、散市巷、镇龙巷、四份巷、长道地巷、上马巷、马利巷、花园巷、下井头巷、石地伏巷、新园巷、横街巷、网厂巷、酒坊巷、桥头里、衙门里、高台里、横墙弄等36条。
我镇经过五年的努力,农村经济结构调优,加快 农业产业化进程, 农业自然资源得到综合开发和充分利用,构建高效生态型农业发展格局。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加强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保护和培育农产品知名品牌,集中力量培育壮大一批有 比较优势、有竞争力的主导产业。着力提升 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重点培育有一定规模档次、带动力强的 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大力发展二、三产业,重点围绕农、畜、山特产品精深加工、旅游开发和 农村服务业,不断提高非农产业收入比重,推进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到2010年,建立 茶叶加工基地1个,药材加工基地1个,绿色食品加工基地1个,农民 生产合作社2个。 图片
亭旁教育比较发达,初高中升学率在全县名列前茅,全镇拥有2所高中,1所中学,11所小学,在校生总人数达7800人左右,其中 亭旁中学高考上线率达91%,被市政府评为 花园式学校,达到省级A类办学标准。
亭旁社会条件比较齐备,拥有比较健全的卫生体系,有1个中心卫生院,5个子卫生院,在全县率先启动 社区医疗保障体系;广电通讯比较发达,全镇有线电视和电话通村率达到100%,实现了手机无盲区。全镇有82%的居民吃到上清洁卫生的自来水,电力设施比较完备,拥有15千伏 变电所1家,完成了农村农电网改造。交通相对发达,境内拥有石亭公路,一条县道,并实现了村村通公路。设计中的 沿海大通道和 甬台温铁路穿境而过。
亭旁农业比较发达,但工业经济基础相对薄弱, 经济总量还是偏低,2002年统计,全镇 工农业总产值25614万元, 财政总收入427万元,其中地方财政254万元,人均收入1784元。
农业开发成效比较明显,全镇名特优小水果发展比较快,全镇拥有 翠冠梨、 美国黑李等水果基地24个,面积达1.2万亩,花卉1400多亩,茶叶9000多亩,蔬菜700亩,板栗700多亩,主要农业特产有茶叶、翠冠梨、 胡柚、 红薯粉丝等,其中茶叶和红薯粉丝参加 农博会评比分别获金奖和银奖。
工业近几年发展迅速,但还没有脱离“少、低、散”现状,全镇拥有大小企业135家,其中年产值超过100万元的企业只有15家,被县列入“211”工程企业的有2家,跨省区企业达到5家,工业产业主要是机电、搪瓷、 聚氨脂、 汽车配件、工艺品等五大行业。
水运: 健跳港位于 三门湾畔,属浙江三大深水良港之一,可双向通航5万吨级轮船,距园区30公里。距 宁波港80公里,距 上海港300公里。
航空:园区距宁波 栎社机场1小时车程。 萧山国际机场2小时车程,上海浦东国陈机场3小时车程。 图片
陆路: 甬台温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已勘察规划就绪的甬台温铁路将在2005年贯穿园区,并在亭旁设出口站— 三门站。
供电:亭旁设有6千KVA高压输变电站,园区设315KV专线,能保证企业正常供电。
供水:园区由全县最大佃石水库供水,水质达1级标准。能保证园区企业正常用水,水资源充沛, 园区铺有专用管道。
通讯: 有线电话、移动通讯、邮政 特快专递、 宽带网络,可为用户提供各类服务。
气候环境: 三门县位于东径121012'—121056'36",北纬28050'18"—29011'48",属亚热带季节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降雨量充沛,年平均温度16.60C,年平均降水 量1645.3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76%,年平均日照1863.7小时。
大气质量:空气质量优、符合国家1级标准。
地质条件:属地壳稳定地区,地质条件良好。
回顾过去,亭旁人民充满信心,展望未来,亭旁人民满怀豪情。认真总结20年来的改革开放成功经验,亭旁5.8万人民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又以前所未有的英雄气概。奋发图强,规划出跨世纪的宏伟蓝图—第四期 蛇蟠岛屿围垦工程,甬台温铁路干线“三门站”—亭旁。一个集工业、商贸、旅游为一体具有鲜明的现代化 新城镇的亭旁将在台州大地崛起。届时,亭旁这颗东海明珠会放射出更加璀灿、耀眼的光芒。
2018年5月,浙江省公布全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2018年度省级样板创建名单,亭旁镇入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