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珠镇

观珠镇

目录导航

自然地理

观珠圩镇航拍图观珠圩镇航拍图观珠镇位于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中部山区,地处电白县腹地,总面积189.62平方千米(2017年),为电白最大的乡镇。

该镇为低山丘陵地区,地势为东高西低,是一个物产丰富的山区农业大镇,素有“电白粮仓”的美誉。主要作物有水稻、花生、北运菜、荔枝、龙眼、黄皮以及名贵药材沉香等。可供开采的矿产资源有锰、钨等,花岗岩和竹木资源尤为丰富。

历史

名称来源

观珠汪氏宗祠观珠汪氏宗祠(8)历史上,由谢氏建立牛墟,后再成为猪的生产经销之地,所以称关猪岭,后因为古音中“观珠”与“关猪”谐音,所以改为观珠。

另据民俗专家郭建辉观点,观珠得名于扛猪岭。之所以叫扛猪岭,原因是周边的大衙、林头、霞洞、沙琅、马踏都没有猪行,村民养的猪都扛来观珠卖,于是得名扛猪岭。后来为了好听,就将扛猪改为观珠。

无论是关猪岭还是扛猪岭,观珠的得名都与猪产生了关联。如今,观珠圩建成了小耳花猪交易市场,观珠镇是茂名地区小耳花猪产业重点发展地区。

沿革

电白区地图电白区地图观珠镇在隋唐时为电白县南境。

明时招韶州流民耕垦,置得善乡一、二图,时为该乡一图的观珠、东埇、西埇,二图的簕勾、严坑等小乡。明崇祯十四年(1641),从上保宁乡、得善乡分立得善乡三、四图,时为得善乡四图的塘头、观珠、新村、严坑、大塘等小乡。

清朝为沙琅巡检司所辖的大榕树堡、黄牛垌堡、观珠岭堡、筋勾闸。光绪年间,观珠岭堡析置尖山甲堡。

民国时为第七区簕勾乡的严坑、磻坑、磻坑下、元坑,观山乡的观南、观北、观西、尖山,石塘乡的石尤塘、黄山、塘莲,棠芾乡的棠芾、新欧、昌业、和堂,南化乡的河垌、大坡等小乡;30年(1941),为第二区的筋勾、观珠(观山改称)、石塘、棠芾、南化等乡。

1949年11月,为五区(观珠)棠乡的新棠、大陂、磻坑、严坑、沙垌、江夏、旱平、河垌,观石乡的溶水坪、楼脚、石塘、观珠和六区(沙琅)大榕乡的大榕等小乡。

1953年3月,全县进行区乡调整,由原6区划为14个区、1个区级镇。观珠为第十二区。

1957年2月3日,撤销区一级编制,现观珠镇范围内为观珠、大陂、佛子楼、磻坑、河垌等中乡;年末,为观珠、佛子楼、河垌等大乡。

1958年9月属跃进人民公社。1959年6月,析跃进人民公社,置观珠人民公社,辖观珠、大陂、新华、棠芾、河垌、旱平、大水坡、沙垌、合利、江下、樟木垌、佛子楼、严坑、木师、太榕、磻坑、北田、五一、红光、和平、石塘(湾)、晨光、葛山、背岭等24个大队,437个生产队。

1960年6月,析观珠人民公社置佛子楼人民公社。

1961年6月恢复区级建制,电白县有六个区,其中观珠属第五区,辖观珠、霞洞、下岭(石顶)、大衙、佛仔楼等5个人民公社。

1963年2月至3月,撤销区级建制。佛仔楼人民公社并入观珠人民公社。

1983年12月20日,实行政社分权,恢复区乡建制,撤观珠人民公社建观珠区,辖24个乡,485个生产队。

1987年9月撤观珠区置观珠镇,辖1个居委会、24个村委会。

1989年10月,村民委员会改称管理区。1990年,观珠镇辖1个居民委员会、24个管理区、365条自然村。

1999年1月,管理区改回称村民委员会,简称村委会,观珠镇辖区不变,辖1个居委会,24个村委会。

行政区划

概况

截至2016年,该镇共辖24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观珠社区)。

列举下辖行政村如下:

观珠村 严坑村 樟木垌村 大榕村 大水坡村 石湾村 沙垌村 红光村
江下村 背岭村 河垌村 新华村 五一村 大陂村 葛山村 北田村
木师村 旱坪村 佛子楼村 棠芾村 和平村 磻坑村 合利村 晨光村

其中在观珠社区上建立观珠居委会,在24个行政村上分别建立相应的村委会。

详情

观珠村 严坑村 樟木垌村 大榕村 大水坡村 石湾村 沙垌村 红光村
江下村 背岭村 河垌村 新华村 五一村 大陂村 葛山村 北田村
木师村 旱坪村 佛子楼村 棠芾村 和平村 磻坑村 合利村 晨光村

交通

  • 观珠居委会辖西街、南街、东街、上北街、下北街、新街正街等6街(1990年代资料,现已扩大很多)。
  • 观珠村委会辖上屯村、姓钟村、书房屋村、坎头卡村、明塘村、鹤园村、牛营坡村、大垌坡村、糖寮村、马路头村、大园村、竹园塘村、带坡村、雅仕陂村、大水山村、林福子村、半垌村、流东岭村、禾塘仔村、西边塘村、黄球村等21村。
  • 大陂村委会辖大陂村、沙罗根村、南埇村、大塘面村、山瑶村、利六山村、青山村、石碑村、黄甲坡村、塘园村、大圳口村、凤义营村等12村。
  • 新华村委会辖新村、岭下村、麻岗圳村、角木劈村、业村、坝尾垌村、洋水背、元岭子村、牛头湖村、木颈河村、昌仕村、书房园村等12村。
  • 棠芾村委会辖岭背村、双关村、东埇村、棠芾村、欧村塘村、欧村、埇村、寨脚村、山塘村、双美尾村、牛角龙村、新屋村、上塘下村、龙泉村、下塘下村、坡尾村、河背村、硬骨埇村等18村。
  • 河垌村委会辖上村、荔枝角村、长山仔村、巷村、大村、大长马村、古龙塘村、石碇坡村、打醮坡村、河垌铺村、军屯坡村、乌石塘村、秀垌村、高坡村、陈埇村、洋陆塘村、下村、地村、大塘村、罗竹等20村。
  • 早坪村委会辖山仔尾村、大讹角村、大元村、大元坡村、企石坡村、大坡村、东海屋村、榕木坡村、才九坡村、白坟脚村、车坪村、黄金埇村、屋背垌村、瓦窑角村、大讹坡村、前埇,口村、水鸡垌村、公山村、晒谷石村、近陂村、曲水村等21村。
  • 大水坡村委会辖大水坡村、程大昌村、长水坑村、高涧村、辽高坟村、大坡村等6村。
  • 沙垌村委会辖秧地脚村、田背村、榕木根村、糖寮地村、深勿村、坪山村、大芒村、客鱼湖村、中坡村、照镜村、沙罗坡村、黄榄坡村、屋背山村、寨下村、深垌村、铺坡村、东江村白坟田村、沙垌街村、秧地坡村、连塘村、屋背塘村等22村。
  • 合利村委会辖杨梅塘村、石利村、坳子村、深水村、深水角村、牛角坑村、下罗村、好角村、合田村、秧地坡村等10村。
  • 江下村委会辖上村、卢屋村、长山尾村、江下铺村、光岭村、马长垌村、车子角村、西边坑村、中屯村、鸡母山村、开口石村、罗伞村等12村。
  • 樟木垌村委会辖塘尾村、水浸垌村、河水坪村、泽仁角村、长迳村、塘子村、塘面村、下江屋村、上江屋村、元统子村、新屋村、麻竹头村等12村。
  • 佛子楼村委会辖赤竹山村、佛子楼村、雅楼湖树、水垌村、马黄垌村、得田屋村等6村。
  • 严坑村委会辖大发坡村、大村村、禾塘屋村、山后坡村、低村、沙田村、上坡尾村、上大坪村、石排村、坪山村、垌心坡村、豆坡村、大水坑村、白坟脚村、黄泥坎村、新村、埇表村、中村村、塘底山村、香芽村、下坡尾村、下大坪村、香菜村、大发坡村、塘角村、老屋角村、中间村、方田村、桥垌村等29村。
  • 木师村委会辖木师村、棉园村、对门村、塘坳村、儒仔山村、牛子田村、邹屋村、邵屋村、李屋村、大塘下村、麻子岭村、禾塘尾村、更歌岭村、担水岭村、邦塘角村、塘子尾村、鸭脚树村等17村。
  • 大榕村委会辖坳子村、石坎村、山尾村、河背岗村、元墩岭村、白叶垌村、合发村、大角村、木坑垌村、黄竹塘村、大榕村、新屋村、佛子坪村、大塘村、牛路头村等15村。
  • 磻坑村委会辖四方角村、山窑角村、田头屋村、仙桃园村、富屋村、友园村、芋子角村、瓦窑角村、南子坪村、南田村、田心村、罗屋村、红水江村、元丰村、社下坡村等15村。
  • 北田村委会辖东书堂村、排仔山村、老祠堂村、上北坑村、下北坑村、田仔陂地、苏大角村、尖山村、球坑村、对门村、大坪村等11村。
  • 五一村委会辖黄榄树村、新名塘村、楼脚堡村、马头岭村、河村子村、塘背村、更古岭村、梅子塘村、禾塘下村、外背坡村、荔枝山村、秧地下村、塘面村、大塘村、埇角村、坑尾头村、尖山脚村、兵营岭村、蚂头岭村、岗尾村、角子塘村、岗尾园村、碗厂村等23村。
  • 红光村委会辖火烧岗村、九比角村、竹子山村、大良陂村、塘坑村、下背坡村、禾塘屋村、大坪村、茅咀岭村、茅坪村、赤泥岭村等11村。
  • 和平村委会辖上广园村、老屋地村、金竹元村、东边头村、门口坡上村、上高坡村、九连陂村、高寨岭村、半岭岗村、河坑村、白古岭村等11村。
  • 石湾村委会辖企舍坡村、水鸭岭村、曲岭村、大元村、平甫村、姓罗村、上坡元村、东元村、西元村、石湾村、秧地坡村、河子晨村、岭子村、糖寮坡村、坝心村、凼陂头村、姓丁村、迈历村等18村。
  • 晨光村委会辖赤岭头村、江腰村、楼下村、后塘村、下坡村、坡子村、下坡仔村、连塘山村、塘尾村、大塘岭村、新屋村、大塘面村、大塘村、石古塘村、上塘劈村、下塘劈村、黄龙埇村、岭背村、水拥坑村、腰基塘村、大头岭村等21村。
  • 葛山村委会辖葛山村、枧头村、合车村、龙俄村、且面村、瑞山村、仔田村、车路面村、姓钟村、黄垌村、坡尾村等11村。
  • 背岭村委会辖上背岭村、石陂面村、新屋村、犁头岭村、面前坡村、窝子村、中段村、蛤姆窝村、下背岭村、石仔岭村、社下角村等11村。

人口

阳茂高速公路观珠出口阳茂高速公路观珠出口观珠镇交通较为便捷。

公路方面:

沈海高速公路在该镇设有出口(涉及路段:阳茂高速公路和茂湛高速公路),距离墟镇不足4公里;省道湛江至阳春线(S281)和县道观(珠)马(踏)路(X640)、观(珠)水(东)路横贯全境。每天有多次班车发往珠三角各地和广西、云南等省份。另外,经过几年的乡道建设,二十一世纪初后,全镇基本上村村通水泥路,村民出入方便。

铁路方面:

深茂铁路直达珠三角地区,在观珠境内设电白站(原拟名为观珠站);另外,广湛高铁(在建)亦经过观珠[2]。通过搭乘高铁、动车,2-3小时可达广州、深圳。

经济

谢氏宗祠谢氏宗祠2011年,该镇总人口10.6万人。全镇有谢、刘、廖、汪、陈等大姓。无论姓什么,生活在观珠的人们都为观珠,甚至整个电白乃至其他地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人口结构方面,以下为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73862
39777
34085
家庭户户数 17394
家庭户总人口(总) 73386
家庭户男 39433
家庭户女 33953
0-14岁(总) 26530
0-14岁男 14975
0-14岁女 11555
15-64岁(总) 42068
15-64岁男 22093
15-64岁女 19975
65岁及以上(总) 5264
65岁及以上男 2709
65岁及以上女 2555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57732

83324人(2017年)。

综述

总人口 73862
39777
34085
家庭户户数 17394
家庭户总人口(总) 73386
家庭户男 39433
家庭户女 33953
0-14岁(总) 26530
0-14岁男 14975
0-14岁女 11555
15-64岁(总) 42068
15-64岁男 22093
15-64岁女 19975
65岁及以上(总) 5264
65岁及以上男 2709
65岁及以上女 2555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57732

农业产业

工业产业

观珠物产丰富,主要农作物有:水稻、花生(本地人称之为泥豆)、蔬菜(包含外销冬运菜,如四季豆、辣椒、茄瓜等)、荔枝、龙眼、黄榄以及各贵药材沉香、巴戟等,素有“电白粮仓”的美誉,是广东水果、南药贸易集散地。养殖业蓬勃发展,历来是粤桂12县市小耳花猪(本地猪)贸易集散地,年销售有药材市场、小耳花猪市场、水果批发市场等10个,淡水鱼(主要是塘鱼、水库鱼)也有发展。旅游资源丰富,有旱平水库、磻坑锦盖山等80多个景点,另有观珠温泉(位于五一根竹园附近),水温89.8℃,泉水清澈,含有多种矿物质,是疗养健身的好去处,到2013年,也在筹划发展中。

到2011年,全镇生产总产值9.6亿元,比上年增长6.2%,农民人均纯收入3291元。

沉香产业

该镇的农业产业颇为特色。观珠镇一直致力发展特色、高效农业。

一、发展特色北运菜,提高农民收入。北运蔬菜种植是该镇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经济作物。截至2009年底,全镇种植外运菜的农户有1.4万户,全镇种植外运菜的品种有:西葫芦、茄瓜、尖椒、四季豆、芥菜、蕃茄等十多个品种,年面积2.6万亩,年产值0.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1.1%。深圳嘉农现代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2009年落户于该镇,发展了3000多亩蔬菜基地,种植西葫芦、以色列蕃茄、进口五彩番薯、本地芥菜等,产值达0.16亿元,该公司产值占我镇农业总产值的4.2%,产品直销深圳、出口香港。

二、南药种植,促进了该镇药材业的持续发展。以磻坑沉香山为基地,在山区村委会种植白木香2万多亩;在平原村委会种植益智、胡椒、八角、文且、藿香等十多个品种。

三、小耳花猪的养殖,推动了畜牧业健康发展。该镇的小耳花猪闻名全国。该镇历来是粤、桂等市县小耳花猪贸易集散地,全年销售小耳花猪30多万头,产值7000多万。

城镇建设

该镇在稳定农业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坚持“以工业强镇”的发展道路。由于该镇具有便利的交通优势,在广湛高速公路观珠入口处,政府规划了一个工业园区。截至2009年底,已吸引了茂名市大森林木业有限公司(首期投资3500万元),农产品蔬菜加工厂(投资500万元)和茂名市美味佳食品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前来投资办厂(但暂未建厂),其中茂名市大森林木业有限公司年创税收800多万元。

综述

沉香沉香以沉香为例介绍观珠经济

自古电白观珠镇就有人自产自销沉香。沉香药材遍布这里的山地丘陵,一年四季郁郁葱葱。到2001年,观珠经营沉香的专业户不下1000个,每天都有大量沉香从外地运来销售,使观珠成为闻名全国的沉香集散地,还吸引大批国内外客商前来采购。

据相关报道,观珠一位汪姓老板于二十世纪末开始就承包开发3000亩荒地,截至2001年,已种下30万棵沉香木。

到2014年,观珠镇内沉香种植十分流行。不少家庭家前屋后均种植了一定数量的沉香树;以家庭为单位的沉香链等衍生行业正在悄然兴起。

文化广场

党建主题广场

观珠圩街观珠圩街(11)观珠镇具有优越的生活、投资、发展环境。改革开放以来,观珠城镇面积由1995年不足1平方公里,到2011年已扩展到2.5平方公里,还先后开发了三个小区。观珠的镇街道宽敞,畅通无阻,商住楼房错落有致,镇居住人口达2万多人。该镇于2005年投入480多万元建设了一个占地30亩,建设面积达32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该多功能文化大广场,集学习、娱乐、休闲、健身于一体。

教育

观珠名片·文化广场观珠名片·文化广场电白区观珠文化广场,是当地群众休闲健身的好去处。这个气派的文化广场是观珠镇投资480万元兴建并于2005年春节前竣工启用的。

这个粤西地区镇级文化广场占地60多亩,功能齐全,设有文化站、图书馆、曲艺社、电子阅览室(曾用作网吧,已撤)、老人活动室、棋牌室、乒乓球室等。广场设计新颖,视野开阔,整体呈灯笼状,入口正中央为标志性建筑物,中间部分为下沉区,有喷泉、灯光球场。圆形的舞台大约有2000平方米,阶梯式的座位可容纳2万观众观看演出。东面是文化功能室,功能室两边则是极具欧洲风格的罗马柱廊。如茵的草地上种植着各种错落有致的植物,还安装了高杆灯、椰树灯、礼花灯等灯饰。每当夜幕降临,霓虹闪烁,五光十色,煞是迷人。

广场一角广场一角因为缺乏必要的维护,文化广场已经部分受损,显得有些残旧。“观珠文化广场”题字上的标志,于2008年被强台风“黑格比”摧毁。2017年在上面新建LED广告牌,2018年正式投入。

小学

党建主题广场党建主题广场位于观珠镇政府大楼外,与观珠文化广场只有281省道相隔,原名健身广场,先期由观珠昆明商会资助建成;后来镇政府增加设施,建成党建主题广场。该广场配有露天健身器材,吸引了观珠圩内民众前来健身、休闲、娱乐。党建主题广场与文化广场融为一体,成了观珠城镇发展的标志之一。

中学

文化

观珠镇各村均有小学,解决村中小孩上学的问题。其中在镇中心的是观珠镇中心小学平标学校

  • 观珠镇中心小学

观珠镇中心小学(新校区)观珠镇中心小学(新校区)1913年成立,当时叫电白县第七区第一小学(第七区即后来的观珠),解放后一度称电白县第五小学(即电白五小),后改现名。

该校旧址位于西街的原址占地面积18000平方米,建筑总面积8500平方米,原拥有教学楼3幢(部分已拆除),教室39间(未拆前数据),电脑室、语音室、图书阅览室等功能室齐全。由于汪氏宗祠建设的需要,该校已整体迁入搬迁到原观珠技校。在观珠技校原址的基础上,新建了若干新教学楼,满足该校小学全年级的教学需求。仅在旧校区保留幼儿园。

该校严谨治校,健全规章制度40多项,建立教代会、家长会,实行民主管理,对教师工作实施目标量化考评,从而大大提升了该校的科学管理水平。该校注重教学改革,转变教学理念,以“愉快教学”、“创新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推动和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展歌咏、作文比赛等各项文体活动,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该校先后被评为县“文明单位”,县“卫生先进单位”,连续十年被评为县“先进学校”和“安全事故为零”学校。在镇内每次主科竞赛中,该校各级各科均名居榜首。

  • 平标学校

平标学校平标学校该校是一座民办小学,成立于世纪之交,地处新政府对面。办学之初管理严格,教学秩序比较好,取得不少好成绩,因此吸引不少周边学生前来就读。后来设施较以前更为完善。但是,二十一世纪初开始公办学校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在收费上,平标学校陷入比较被动的境地。相当一部分家长,因为经济等原因,把子女转到附近的观珠镇中心小学就读。在竞争上,平标当年的优势已经大减了。但是,平标继续突出民办学校严抓严管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还具有不错的影响力。

语言

观珠镇21世纪初有中学三间,分别为电白区第六中学、观东中学和观西中学;2006年,观东观西两校合并,称观珠中学。不久,观西原校址废弃,仅留作教师宿舍。

  • 电白区第六中学

电白六中电白六中简称电白六中或者电六中,建校初期原名观珠中学,位于西街,是一所茂名市一级学校。曾经是完全中学(招收初中和高中),因政策调整,从2002年秋开始,停止高中招生,2005年起成为初级中学。21世纪以来,教学硬件设施不断完善。2002年冬开始动工的科学楼,在2005年建成并投入使用。2005年11月,成功通过茂名市教育局的评估,成为茂名市一级学校。2014年底,电白六中通过茂名市标准化学校验收。

  • 观珠中学

观珠中学观珠中学观珠中学,是2006年由原观东中学和观珠中学合并(以观东中学为主体)的一所初级中学,位于电白区观珠镇观珠村委会牛营坡村旁。该校成立的历史并不久,但是在师生们的共同努力下,不断优化育人环境,狠抓教学管理,确保完成“普九”任务,取得较好的成绩,受到上级教育部门和广大群众的好评。

风俗

风景名胜

一、涯话

全镇通行涯话,即粤西客家语,或归属为汉藏语系-汉语-客家语-粤西片[3],分布于圩镇中心以及24条行政村庄。观珠的涯话,整体上与电白其他各镇的涯话相同,但又有自己的特色。

二、黎话(或海话)

作为同一方言体系(闽语系)的黎话和海话,外人实在难以区分,黎话(或海话)分布在石湾(位于观珠西部)、河垌(位于观珠中东部),以两行政村的杨、梁姓等为代表(两行政村谢姓等使用涯话,但与其交流要使用黎话(或海话))。他们只有到了镇上涯话强势明显时才使用涯话。

三、白话

应该和高州白话类似,分布在明塘村(姓朱)等地,木师也有分布。本地白话在涯话的夹击下已经不多少,在观珠讲白的大多来自观珠以外的地区,并以广州白话为准,部分伴有粤西口音。

五一尖山热水温泉

与粤西其他地方差不多,也有做年例等风俗。

过年

一般大年廿四请灶君并扫屋,准备迎接新年。从廿五开始,正式进入“年界”,每天要烧香敬神,直到年初五出年界。年廿八左右,传统家庭会做年糕(如寿桃籺、松糕等)。年三十(小月廿九),上午还神,辞旧;随后贴新春联,迎新;下午,奉神。大家沐浴换新装,吃年夜饭。

初一当日不杀生,奉神所用三牲在前一天备好,部分地方甚至初一不奉神,到初二才进行,俗称“做初二”。初一初二不扫地,初三早上集中清理,并借清扫为一年祈求风调雨顺。另外,年三十、初一、初二共三夜要在厅堂点火通宵,后改点电灯,希望过个平安年。

初五“出年界”,除年例之外,逐渐恢复日常生活。

年例

参考词条:年例。观珠年例与电白沿海年例略有区别:部分村年例定在年节(如重阳节、冬至),且活动较简单,一般不请戏班做戏;部分人家因生活改善,原本不做年例的,也渐渐做起“年例”,实为借年例之名联络朋友、亲戚感情。

打春

一年的立春,又称交春,要打春,具体做法是用春花木(后来则多用葱)与鸡蛋一起做汤喝。春与鸡春(即鸡蛋)的“春”谐音,寓意一年有个好开头。

过五月节

五月节,即端午节。每逢五月初一,老人们会用艾叶、桃叶、风茅叶等一块煮水,给小孩洗身,一边洗还一边哼唱歌谣(大意音为:洗疮洗pug6,推到梅碌……肯高肯大),寓意于去邪保平安。到初五时,再洗一次。另外,还有五月节放纸鹞的风俗,这成了小孩子过五月节一大乐事。

做“田了”

田,即耕种,了(liǎo),即完成、结束;田了,即耕种结束,可以休息了。每年夏季的农忙,是农家最辛苦的时途,因为要在烈日炎炎下从事农业生产活动,除了收割之外,还要播种、插田等等。而立秋之前要完成的插田,则是田了之前的最后冲刺。老古话教训农家人,立秋后太阳斜照,此后再插田,禾苗就长不正。当最后一块田插完后,全家如释重负,会在当天或次日隆重地吃上一顿并美其名曰“做田了”。

过七月十四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为“盂兰盆节”,也称“中元节”,有些地方又州俗称“鬼节”,“施孤”,又称亡人节、七月半。根据古书记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由于种种原因,观珠及周边地区一般提前一日,即七月十四过鬼节,绝少数地区则推迟一日(七月十六)。七月十四当日,要杀鸡摆三牲敬神,以敬畏鬼神。七月十四期间,通常有吃粉皮的习俗,另有老古话:七月十四鸭嫲圆,汝圆涯也圆。在吃着鸭嫲圆(应该是汤圆的一种,无馅),享受团圆的幸福。另外,大人会对小孩子说:七月十四鬼子晒衣,无好捡菇稔(岗稔);莫去搞水;等,大意是告诫孩子在鬼节中不要贪玩。

过八月十五

八月十五,即中秋节。八月十五晚,全家聚一块,备好柚子和香蕉等水果还有檀香,准备“敬”月光。一般在“敬”月光时,大人会向小孩讲关于月光的传说。如果当晚见不到月光,全家都会显得很失望。

锦盖山

沉香山

热水温泉热水温泉观珠五一尖山热水温泉,又称尖山热水湖(因温泉在泉眼上形成一个小湖泊而得名),位于五一根竹园村小河床,电白黄罗干渠(即新河)旁边,距观珠圩约3公里,离沈海高速公路观珠出口约1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其地理位置优越。水质符合医疗热矿水标准,可用于医疗保健、旅游、水产养殖、农业等,前景十分广阔。该温泉常年有水,温度有89.8°C,接近开水,很多时候小朋友们会拿花生、鸡蛋、蕃薯到这里煮熟来吃,是电白境内最热的温泉之一。

旱平水库

锦盖山锦盖山锦盖山又称锅盖顶,位于观珠镇东南8公里处,是海拔460米大云脑岭(当地称之为“大人佬”岭)的一座山峰。不可多得的旅游处女地方圆达三十里,地处电白腹地,即将开通的广湛高速公路观珠路口就在西向山脚600米处,是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洗太夫人当年行军用师的古战场之一,60年代曾出土俚人铜鼓。锦盖山山势磅礴,山石秀丽,形状各异,又有多处洞穴、寺庙,其景点有无底洞、出烟洞庭湖、出水洞、塔石厅、金龟窥浴石、醉仙望月石、飞鹰擒蛇石、皇帝印石、石船、姐妹石、武力石、赵子龙战迹,还有地下河、磻仙湖、万年老松等,是茂名乃至粤西地区不可多得的尚未完全开发的很有价值和潜质的旅游处女地。[4][5]

汪氏宗祠

沉香山沉香山沉香山,原名叫磻坑山。这座山怪石嶙峋。汪姓老板为发展沉香,在山上种上白木香,从此以“沉香山”之名闻名于世。随着“沉香山”的开发,修筑盘山公路,挖掘人工湖,铺设地下管道。如今,磻坑山样貌有了很大的改变。早期种下的白木香已长得比人高,亭亭玉立,成行成林。每逢初夏开花时节,四周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

著名人物

美丽的旱平水库美丽的旱平水库

旱平水库,位于大水坡村附近。集雨面积28平方公里,水库建设经历初建、扩建和除险加固阶段。在1956年5月由鉴江流域资源开发组进行查勘,1957年9月由省水利厅、湛江地区水利局和电白水利局共同规划设计,1958年1月动工,同年12月建成,库容991万立方米,1972年9月由电白县水利局设计扩建,1974年6月完工,库容达2930万立方米,运行后发现溢洪道条形山等存在安全及效益问题。1992年3月由电白县水利局设计进行除险加固,1994年7月竣工。

经加固后,水库主坝高27.1米,长160米,副坝高6.5米,长162米。溢洪道宽12米,框架式进水口,坝后电站装机容量500千瓦。

旱平水库与河角水库并联运行,组成河角水系灌区,灌溉电白区东部观珠、马踏、岭门、电城、树仔、爵山和国营新华农场等六镇一场近10万亩农田,沿海5.5万人(截至1996年)的生活用水任务,是该地工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

词条图册

观珠汪氏宗祠观珠汪氏宗祠观珠汪氏宗祠,位于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县观珠镇观珠社区居委会的观珠镇中心幼儿园(中心小学已整体迁出)内,始建于公元1828年(清道光八年)。废科举兴学校后,1913年起,该祠堂一度辟为小学,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为止。1998年,汪氏族人对该祠维修时翻新了瓦面。2009年9月,电白县文化主管部门公布其为电白县文物保护单位。

为了挖掘和保护汪氏宗祠其独特的历史、艺术价值,2011年6月,汪氏宗祠被评为茂名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