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来历
三秦民风淳朴、高亢,地方的戏剧和民歌也表现出这种民风特点,流行于关陇地区的戏剧,最有地方特色的有秦腔、郿鄠、皮影戏(皮影戏的发源地在陕西)等;民歌以陕北的信天游和陇东的花儿最有代表性。陕北黄土高原上,山连着山,沟接着沟,农夫们赶着牲口走在沟壑里、山梁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见景生情,信口编唱信天游,高亢而悠长的曲调与黄土高坡上劳作的背景显得非常自然和谐。
说起关陇地区的戏曲歌舞,自然少不了各种鼓的舞蹈,尤其是豪迈粗犷的安塞腰鼓。腰鼓的起源,一说是最早驻守长城的戍边将士,身配腰鼓以激励斗志,流传到民间逐渐演变为庆丰收、兆吉祥的腰鼓舞;另有人认为,古时的牧羊人将树根挖成筒状,绷上羊羔皮制成鼓以自娱自乐。总之,腰鼓一经出现,即受欢迎,逐渐发展成一种地方的民间艺术。
陇东黄土高原,每年春节,人们将旧的窗花撕去,将新的窗花贴在窗上、门上、窑洞的各个角落,给陋室平添喜庆的气氛。从事剪纸的一般是妇女,她们自小跟老辈人学剪窗花,代代相传。
陇东偏僻多山,因而保存了一些古朴的民间手艺,剪纸最有代表性,陇东草贴也是一种。草贴是用旷野里信手拈来的草杆、花叶及花籽粘在彩纸上而做出的,既可在平日里供孩子们玩耍,又可在逢年过节时装饰窑洞。
关陇地区以小麦为主食,常以蒸馍作为节庆食品自用或馈赠亲友,久而久之,也就产生了面花制作手艺。面花在关陇地区普遍流行,关中以合阳面花为代表,陇东则以庆阳面花最为有名。
三秦地区,或称关陇地区,其区域内的民间文化生态具有很强的一致性,与外部周边地区有较大的差异。这种地域文化的形成与这一地区的自然经济环境、人文背景及历史上的行政区划都有很大的关系,因而在这样一片广袤的土地上产生出具有一致性的三秦文化,并不是偶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