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刻

瓷刻

目录导航

来历

 据介绍,瓷刻艺术最早出现在清朝康乾年间,当时的宫廷艺人为了保存皇帝的墨宝,将皇帝墨宝雕刻宫中在瓷器上,并最终形成了瓷刻艺术。

制作过程

制作过程是:先用刀尖刻出点线,再涂墨上蜡,即在瓷面上出现山水、花鸟等画面或各种书体的字迹,既保持了传统的书、画风格,又发挥了晶莹光洁的瓷面特色,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且经久不泯。随着工艺的不断演变,瓷雕艺术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工具及技术上产生了巨大的变革,非点图工艺的开拓,将刻瓷艺术引向微雕微着色的微观工艺世界,并且已演化出工艺难度更高的灯泡雕刻艺术。

成武瓷刻

瓷刻,即用特制的合金工具以刀代笔;通过小锤子在素面白瓷上根据作者的构思与画意,敲打出深浅不同的斑恨,经过染色、休整等程序所产生的特艺效果。

瓷刻艺术早在清代就诞生了,宫里有个“造办处”,那时的工匠们为了使一些书画家随心所欲在白瓷上的作品长期保留,他们就利用当时最硬的“老钢”在瓷器上进行笨拙的雕刻。60年代,李正先生为了民族艺术的延续,他在自己的工作室潜心研制瓷刻艺术。使清代的瓷刻艺术得以发展。他将西画的“面”与国画的“线”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创造了我国历史上独有的瓷刻艺术,得到世人的广泛赞誉,为我国工艺美术百花园增添了一朵璀璨的奇葩。

艺术瓷刻视频介绍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Q5MjY3MzI=.html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