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嘉靖青花瓷

明嘉靖青花瓷

中文名称 青花瓷
目录导航

胎釉

  官窑器胎质细洁致密,民窑大多粗糙,大件器物胎体比较厚重,制作也粗糙,不注重修胎,有些器物腹部衔接痕比明初还要明显,常有接痕处脱底、断裂现象,器里痕迹更为明显,时有器物变形,足底处理粗糙,有跳刀痕和粘砂,露胎出火石红浓重。

  官窑器物釉面滋润光亮,透明釉青灰色,釉面也往后越粗,有隐约的波浪感,个别器物釉厚浑浊。器物底部多施亮青釉,一些口部刷酱黄釉。

青料

  嘉靖朝大致使用过三种色料,东平产“陂塘青”、瑞州产“石子青”和西域产的“回青”料,而官窑青花瓷几乎都掺合使用回青和石子青。由于青花钴料不同成分、不同比例和烧制温度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颜色,嘉靖青花大致可分为三种颜色。嘉靖前期有一种呈黑蓝色的青花,色泽深沉灰暗,有晕散现象,和正德晚期青花发色类似。另一种发色浅淡鲜亮,极富神韵,有成化青花的效果。最具嘉靖朝特点的青花发色浓翠、蓝中泛紫、艳丽而浓烈,是嘉靖青花最上等的颜色。

造型

  嘉靖青花种类繁多,造型多样,品种远远超过前朝。只要品种有瓶类、罐类、盒类、炉类、杯类、盘类、塑像。

  瓶类有玉壶春瓶、梅瓶、双耳活环瓶、蒜头瓶、葫芦瓶等。器型有高式、矮式、圆形、四方形、六方形、上圆下方形,有直口、撇口,造型变化多端。

  罐类有圆形、四方形、六方形、八方形、长方形、扁方形、盂形、瓜棱形。

  盒类有长方形、四方形、六方形、八方形、银锭形,形制多样。其中长方形盒为嘉靖早期产品,造型、纹饰和前朝基本相同。

  炉类有鱼耳炉、象耳炉、双耳三足炉、象首三足炉、鼎炉、筒式炉等。

  杯类有爵杯和方斗杯较著名。爵杯基本上仿青铜器造型,属于祭祀礼器,有各种造型,大致呈三足直立状,小型的足腿外撇。方斗杯又叫斗升,外形酷似量米用的斗,因制作工艺复杂,大部分器物器形不太规整。

  盘类有方形、菱花口沿形、有口径达80厘米的大盘,圈足广浅,常有塌底现象。

  塑像有南极仙翁、真武大帝、文昌帝君、东方朔、八仙、观音、魁星、太上老君等。工艺上以手塑为主,或运用模具压印成型,还有两种工艺结合使用的。

纹饰

  由于世宗皇帝信奉道教,道教在全国盛行,有关道教内容的纹样也被大量的绘制在青花瓷器上。装饰画面的布局构图趋于富丽繁缛,缺乏层次感,但布局比较讲究排列对称,这可能是受到明代缂丝织品纹样的影响,绘画技法上大多采用双勾轮廓线填色,也称“双勾平涂”,填色细致讲究,色彩很少溢出轮廓线外,画风较自然,多写意。

  比较常见的纹饰有八卦、云鹤、葫芦、八宝、如意、老子讲经、缠枝莲托八宝等。

  文字类装饰也是一大特色,在整个嘉靖朝十分流行,常以树木或花枝缠绕成“福”字、“寿”字、“康”字、“宁”字等,还常用“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万寿无疆”等祈福语句,有粉饰太平之意。

  具体纹样还有:云龙、飞龙、团龙、团凤、仙鹤、麒麟、狮、虎、八骏、羊、蟠螭、海马、瑞兽、鹿、蝴蝶、鱼藻、莲花、荷塘、缠枝灵芝、缠枝葡萄、折枝花卉、牡丹、瓜果、碧桃、芭蕉、开光园景、瑞云、海水、梵文、仕女、婴戏、十八罗汉、报捷图等。

  龙纹:龙嘴似猪蹄,有少数龙嘴大张,第一次出现了正面龙,龙体绘得细弱无力。螭龙大多绘成爬行状,已无法和宣德朝气宇轩昂的相比。

  鱼藻纹:早在元代就开始绘制,到了嘉靖朝大量使用,早期只画一条鲫鱼,到晚期绘四种鱼(鲭、白、鲤、鲫),鱼体绘得大多肥大,各自排列在罐、瓶、碗的四面,中间衬以水藻、莲花等小草。

  婴戏纹:是嘉靖朝极富特色的图案,所绘儿童皆大头、天庭饱满,尤其是后脑特别大,前额还留有一小撮刘海,也有绘三撮小发的,身穿深色长袍,四肢短小,形象十分可爱。

  鹤纹:通常是几只翱翔的白鹤与祥云、灵芝绘在一起,花纹繁密,构图布局比较对称,鹤颈有长颈、曲颈,鹤翅满张,双腿并伸,如跳空中芭蕾。经常被绘在瓶类的腹部、盘中心或碗的外壁等主要部位上。

  嘉靖朝还首创了一种“花捧真言”的装饰方法。另外,以羊为主题的三羊开泰图也首次在青花上出现。

款识

  自嘉靖开始,青花瓷上的题字骤增,除了年号款外还有寄托款、吉语佳句等。

  嘉靖官款以“大明嘉靖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为主,另有“大明嘉靖年制”六字单行款、“大明嘉靖年制”六字环形款、“嘉靖年制”四字双行双圈款及十字形排列款、“嘉靖年造”款。有一种六字双行双方栏款,大多写在方形器物上。

  民窑款有“大明嘉靖年制”、“大明嘉靖年造”、“嘉靖年制”、“大明年造”、“大明年制”、“富贵佳器”、“上品佳器”等。

青花花鸟纹梅瓶

【名称】:明嘉靖青花花鸟纹梅瓶

  【类别】:瓷器、青花瓷、明嘉靖青花瓷

  【年代】:明嘉靖年间

  【文物原属】:明代宫廷御用瓷器

  【文物现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简介】:

  高44cm,口径6.5cm,足径13.8cm。

  瓶小口,平肩,身较长,圈足外撇。瓶口饰弦纹一道,颈饰蕉叶纹,肩部为如意云纹一周,云头间隔以璎珞纹,如意云纹内绘折枝花卉。腹部绘花鸟草虫等纹饰。近足处绘缠枝莲及变形莲瓣纹各一周。底部青花方栏内书“富贵常春”四字吉祥语款。

  明嘉靖、万历时期的梅瓶一般较前期明显增高,形体渐大。吉祥语款为嘉靖时期梅瓶的主要特征之一。

青花三羊纹碗

【名称】:明嘉靖青花三羊纹碗

青花三羊纹碗青花三羊纹碗  【类别】:瓷器、青花瓷、明嘉靖青花瓷

  【年代】:明嘉靖年间

  【文物原属】:明代宫廷御用瓷器。清宫旧藏。

  【文物现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简介】:

  高10.5cm,口径16.3cm,足径5.5cm。

  此碗是一件明代嘉靖年间景德镇御窑厂烧造的宫廷用瓷器。碗呈仰钟式,内外均为青花装饰。碗心绘麒麟,辅以松、石、花草。碗内近口沿处绘锦纹。外壁绘神态各异的三羊,一羊正面伫立,一羊侧面作行走状,一羊回首观望。三羊间衬以松、竹、梅及杨柳、芭蕉。外底署青花“大明嘉靖年制”六字双行款,外围双圈。

  此碗所施白釉莹润泛青,青花发色浓重艳丽,所用青料当系嘉靖朝盛行的“回青”。所绘三羊图案为吉祥图案,寓意“三羊开泰”。“三羊开泰”谐音“三阳开泰”,“三阳开泰”本意是《周易》的“泰”卦,为最吉利的一卦,是以三阳爻开始的,象为,其意之所以吉利,是因其寓意“天地交而万类通,上下交而其志同。”

青花云龙纹寿字盖罐

【名称】:明嘉靖青花云龙纹寿字盖罐

青花云龙纹寿字盖罐青花云龙纹寿字盖罐  【类别】:瓷器、青花瓷、明嘉靖青花瓷

  【年代】:明嘉靖年间

  【文物原属】:明代宫廷御用瓷器

  【文物现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简介】:

  通高54.2cm,口径25.2cm,底径30cm。

  罐圆口,方唇,溜肩,肩下渐敛,平底。盖面隆起,盖顶置宝珠形纽。罐里光素无纹饰,外部青花装饰。肩绘缠枝莲纹。盖和腹部均绘双行龙、盘“寿”字及朵云纹等,腹下部还衬以海水江崖纹。近底处绘勾云纹。素底无釉。罐外口沿下横书 “大明嘉靖年制”六字楷书款。

  此罐造型浑厚,构图繁密严谨,层次分明,主题突出。据文献记载,此时期的青花瓷使用进口的“回青”料描绘,色调翠蓝浓艳,微泛紫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青花云龙纹四方盖罐

【名称】:明嘉靖青花云龙纹四方盖罐

  【类别】:瓷器、青花瓷、明嘉靖青花瓷

青花云龙纹四方盖罐青花云龙纹四方盖罐  【年代】:明嘉靖年间

  【文物原属】:明代宫廷御用瓷器

  【文物现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简介】:

  通高15.5cm,口径4.8cm,足径5.4cm。

  罐四方形,有盖。盖面饰如意云纹,罐颈饰回纹,肩部为蕉叶纹,腹部四面分别绘双云龙纹,足边为变形莲瓣纹。底青花双方栏内书“大明嘉靖年制”双行六字楷书款。

  方形器物的制作工艺较圆形器物难度大,器物容易变形,而明嘉靖时期方形器物较多,如方瓶、方罐、方盘、方杯等,体现了嘉靖时期器物成型的技术水平。此四方盖罐为明嘉靖时期的代表作品。

青花龙穿缠枝莲纹大盘

【名称】:明嘉靖青花龙穿缠枝莲纹大盘

  【类别】:瓷器、青花瓷、明嘉靖青花瓷

青花龙穿缠枝莲纹大盘青花龙穿缠枝莲纹大盘  【年代】:明嘉靖年间

  【文物原属】:明代宫廷御用瓷器

  【文物现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简介】:

  高10.7cm,口径77cm,足径55cm。

  盘敞口,浅弧腹,圈足。内外均以青花描绘龙穿缠枝莲纹。素底无釉。外口沿下长方形青花双线框内署青花楷书“大明嘉靖年制”六字横排款。

  龙穿花、云鹤、八卦是明嘉靖官窑青花瓷器上的流行纹样。此器画工精细,龙纹形象生动,图案线条自然流畅,形体硕大,应是迎合当时嘉靖帝的喜爱而特意烧造的。

青花芝桃仙鹤符箓纹盘

【名称】:明嘉靖青花芝桃仙鹤符箓纹盘

  【类别】:瓷器、青花瓷、明嘉靖青花瓷

  【年代】:明嘉靖年间

青花芝桃仙鹤符箓纹盘青花芝桃仙鹤符箓纹盘  【文物原属】:明代宫廷御用瓷器

  【文物现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简介】:

  高8.1cm,口径57.5cm,足径41.7cm。

  盘敞口,浅弧腹,圈足。内外以青花描绘仙鹤、蟠桃及灵芝纹。盘心青花双圈内书一符箓。素底无釉。外口沿下署青花楷书“大明嘉靖年制”六字横排款。

  此盘形体硕大,作工精细,为嘉靖官窑产品。青花呈色蓝中泛紫,说明使用的是回青料。嘉靖皇帝信奉道教,因此嘉靖官窑瓷器上大量出现有关长生不老的题材,如灵芝、八卦、璎珞、八仙、云鹤等。此盘就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