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资源(3)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用以依托的客观存在物。物质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万千形态、特征和用途,源自何方与去向何处,用于生产或用于消费都不改变这一根本属性,因为“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 ,而“人并没有创造物质本身,甚至创造物质的这种或那种能力” ,只能立足于最初由自然界所提供的物质资源。
广义的物质资源是指行政组织所能运用的各种有形的物质要素的总和,包括维持机关内部运行及对外开展职能活动的各物质要素。这里所指的物质资源主要指维持行政组织内部日常运转、为实现行政组织职能目标的各项物质要素。
物质资源包含的种类很多,为便于管理,一般分为固定资产、材料和低值易耗品三大类。
行政组织的物质资源管理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一)服务性。
(二)技术性。
(三)事务性。
物质资源包括原材料,资金,人脉,占地面积,厂房,办公大楼,业务来源,市场占有份额,企业利益相关者,企业文化等,作为企业生产,产出,高效运行的必要组成元素和构成部分,企业管理是为了使资源得到最优化分配,使得组织内部和外部高效运行,最大程度地实现组织目标;能否实现目标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物质资源是企业管理过程中决定企业目标能否达到期望效果或者超标的前提和保证,由此,物质资源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物质资源管理基本原则
(一)依据规则管理的原则。
(二)公私分开的原则。
(三)节约的原则。
(四)相同事务集中管理的原则。
(五)自动化的原则。
(一)物质资源采购
(二)物质资源的使用
(三)物质资源的保管
(一)我国物质资源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1)公私不分。
(2)权力过于集中。
(3)规章制度不健全。
(二)物质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容
(1)破除公私不分的观念。
(2)加强监督。
(3)完善规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