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空军在 1954 年 10 月构想要发展具有洲际能力的轰炸机,后来变为发展一种 B-52 的后续机种,于是要求具有 B-52 同等武器载荷和续航力,1958 年北美公司集才构思蓝图,1959 年 3 月国防部核准制作实体模型,于是北美公司在加州羚羊谷的棕榄谷分厂建立制造 B-70 的专业工厂,而发动机则由通用电气公司设在俄亥俄州的辛纳蒂厂来进行推力改进的工作。年底国防部要求仅制一架原型机,1960 年冬又改要求增造相当数量的 B-70,供战略空军使用,最后 1963 年 3 月对大型战略轰炸机的观念改变,又缩减仅制造两架,历经数年的毒性燃料、洲际弹道导弹、U-2 事件等政策改变波折,终于第一架 XB-70A(编号 20001)在 1964 年 5 月 11 日首次公开展示,1964 年 9 月 21 日首次试飞,而在后续飞行测试过程创下 21,500 米高度,3 马赫巡航速度的世界纪录。
第二架 XB-70A(编号 20207)于 1965 年 7 月 17 日首次试飞,做一系列测试,并在 1966 年 4 月 30 日创下连续 32 分钟飞行 3 马赫空前纪录。不幸于 1966 年 6 月 8 日被伴飞的 F-104 撞到右垂直尾翼,坠于沙漠烟尘之中。
第一架 XB-70A 仍继续活动,1967 年 3 月 25 日 NASA 进行国家超音速运输机计划,进行为期 15 个月的飞行研究计划。 此后便送到俄亥俄州怀特.派特森空军基地安享晚年。
B-70 采用三角翼设计,前缘向下倾斜,并将约 47 平方米的翼尖与主翼以铰链方式接合,在高速飞行时翼尖可垂下 25 度至 65 度。 理论上此折动机翼有三种好处(高速时):
(1) 使翼尖起到部分垂直安定面作用,有助于 B-70 的方向安定性。
(2) 超音速时,可抵消其上反角效应
(3) 破坏翼面后部所产生的部份升力,避免升力中心过度向后移动,使飞机趋于稳定。
而在设计 B-70 前,NACA(为 NASA 前身)曾发现一种压缩升力的现象,即在某种高速下,一种适当形状的物体可使音障形成的激波撑起物体,如同冲浪快艇般的乘波奔驰,因此 XB-70A 的进气道位于三角翼之下,其巨大体积恰使激波形成向上的压缩空气,能被机翼捕捉,从而提供了免费升力。
XB-70 前置鸭翼的设计部份是为了抵消因高速飞行主翼升力中心后移时,机鼻向下的趋势。 鸭翼前缘有一个可微调的翼缘,后缘是各自独立动作的襟翼。 但在 3 马赫时,前置鸭翼无法抵消升力中心后移所产生的力矩,此时就必须使主翼翼尖向下弯折,以增加其俯仰和方向的安定性,然而这种设计,却对其结构,操纵系统增加了危险的复杂性。
主翼后缘各有六片升降副翼(总计 12 片),外部翼尖各两片升降副翼,在翼尖折下时不能使用。双垂直尾翼除了小三角形面积固定垂直翼面外,其余部分都是可活动的方向舵,链结在垂直翼面斜边上,上摆弧度大于下摆弧度,虽然增加了方向舵效率,但对其结构有部份影响。
6 具通用电气公司 YJ93-GE-3 涡轮喷气发动机,具有变距涡轮叶片,每具加力推力高达 14,060 公斤。YJ93 的设计源自 F-4 使用的 J-79 发动机,是 J-79 系列的放大型,仅比 J-79 重约 680 公斤,但推力增加了一倍。XB-70A 具两个大方箱型进气口,尺寸巨大,可供一般人直腰走进,每一进气道可供给三具发动机所需的空气,而进气道内有可变壁式,旁通门,以控制其进气压力与温度,六具发动机并排安装在机尾及飞机中心线两侧。
通用公司设计师布拉克曼(Bruckman)设计的 YJ-93 发动机,在全推力时,每小时需耗掉约 27,000 公斤燃料(哇! 六个引擎不就……)。 利用燃油吸收滑油的热,解决了排热问题,也增加推力,此成就列为五角大厦的机密档案。 然而其高能量硼基燃料的毒性倒是引起部份人士的反对。
由于 XB-70 高速产生的高温需要特殊的耐高温材料,于是采用了难以处理的钛金属,工程师们寻求各种铸造方法,终于驯服钛金属,铸成 XB-70 可变机鼻的形状,也因此得到美国金属学会的研究成就奖。
其实 XB-70 大多数结构是采用不锈钢的蜂窝夹层结构,此精巧结构是用黄铜将薄钢皮焊接在六角形蜂巢式钢结构物上制成的,需要在净尘环境内处理,其强度与实心钢差不多,同时也是良好热绝缘体,能使高热保持在表皮而不致损及内部。
在机身后部,由于内有引擎加热,外有摩擦热的影响,故此部份是由高强度工具钢所做成的。
外部尺寸和性能简介
翼 展: 32 米
前置翼展: 8.78 米
机 长: 59.74 米 (含机鼻探针)
机 高: 9.14 米
轮 轨 距: 7.06 米
轮 基 距: 14.08 米
主翼总面积: 585.02 平方米
前置翼总面积: 38.61 平方米
垂直尾翼总面积: 21.73 平方米
机体总重: 250 吨
油箱总容量(11个) :136 吨
最大速度:3 马赫(21,500 米高空)
进场速度:500 公里/时(机身后准备了三个直径 8.53 米的减速伞)
Walter A.Spivak:主持 XB-70A 设计总工程师
Bruno Bruckman:设计 J-93 发动机总工程师,二次大战曾为德国 BMW 工厂设计 Messerchmit 系列飞机发动机。
Alvin S."Al" White:北美 XB-70 主任工程试飞员,亦是 XB-70A 驾驶员,曾任 X-15 助理试飞员。1966 年 6 月 8 日担任 XB-70驾驶,失事弹射重伤。
Joseph F."Joe" Cotton:空军驻厂试验监查,也是 XB-70 助理试飞员,即副驾驶。
L.Pyne:XB-70 的总检查机工长。
Joseph A.Walker:当时 X-15 最快,最高的记录保持者。1966 年 6 月 8 日事故中,他驾驶 F-104 与 XB-70 相撞失事殉职。
Carl A.Cross:越战英雄。1966 年 6 月 8 日事故中,是 XB-70 副驾驶失事殉职。
尾声
XB-70A 首次出厂呈现在众人之前时,无人知道该如何称呼她,有人说她像发怒的眼镜蛇,像螳螂,食蚁兽,飞鸟等等,其实空军早已在出厂之前,在两万多群众提名中,选择了“女武神”(Valkyrie,国内也有译为“瓦尔基里”者,显然不够传神)之名,此神是北欧神话战神欧丁的十二个女儿,其职责是飞临战场上空,导引战死沙场的英灵到战神欧丁的英灵殿飨宴。 意味着 B-70 战略轰炸机一旦临空,将会毁灭一切目标,但早在 XB-70A 出厂之前,美国防部已决定不生产这种轰炸机,仅做两架供研究用,虽然北美公司的 XB-70A 代表了美国航空科技工艺的先进产品结晶,但毕竟抗不过政策和环境的压力,以致无法翻身
1964年9月21日,XB-70首飞时就出现事故,在降落时左侧主起落架起火损伤。
1965年5月7日,XB-70A在试飞飞行中有不明物体飞入进气道,导致六台发动机全部损伤。
1965年10月14日,XB-70A在高空飞行达到3马赫的速度,但由于机身材质问题,左侧机翼翼尖0.6米的结构脱落,这次事故直接导致XB-70的实用速度被迫降至2.5马赫。
由于上述问题,XB-70的二号原型机在机翼结构上进行了彻底的改良,完全解决了一号机上无解的那些毛病。二号机首次试飞于1965年7月17日,并且在1966年5月19日的一次飞行中,以3马赫的速度持续飞行了3840公里的距离,耗时33分钟,成功地达成该计划预计要达成的目标,证实此设计概念的确拥有在70000米的高空中持续以3马赫高速飞行的能力。但该机随后发生了最严重的事故。
1966年6月8日,在一场为了拍摄空中定装照而进行的紧密编队飞行中,XB-70A二号机与随的一架F-104N战斗机过于接近而发生了空中相撞意外,F-104N随即发生爆炸,飞行员乔·渥克当场死亡,而XB-70被撞掉左侧垂尾后陷入无法控制的失速尾旋中,最后于加州巴斯托北方的沙漠里坠毁,XB-70的副驾驶卡尔·克罗斯都在意外中丧生,而XB-70的正驾驶艾尔·怀特却幸运地弹射跳伞成功,保住一命。这次事故彻底粉碎了XB-70的再生希望。
随后美国也获知前苏联已发展出对付XB-70的SA-5地空导弹及MiG-25截击机,再加上XB-70的结构无法适应远程低空飞行,因而也难以改装以适应低空穿透作战。此后美国放弃了以高速突穿苏联领空的尝试,接下来的新一代美军战略轰炸机如B-1、FB-111等,都改以低空穿透轰炸,而不再追求高空高速。
关于导致XB-70死亡的原因,在过去航空界还曾有其他说法,但实际上杀死XB-70的,主要还是弹道导弹的发展,以及美国核战略的转变。在前苏联拥有洲际弹道导弹之后,美国再也无法避免本土遭到核攻击的可能性,而苏联防空网的强化,也使得轰炸机的报复成功率,难以和洲际弹道导弹相比。XB-70已完全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自然只有死路一条。
许多人曾设法为XB-70寻找新的用途,但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军事上,效益都很不理想。因此XB-70一号机在1969年进行最后一次飞行后,便永远地离开了天空,被送进了美国空军博物馆进行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