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风草

目录导航

入药部位

根。

性味

味苦,性凉。

归经

入肝经。

功效

舒筋散瘀。

主治

跌打内伤,筋骨疼痛。

相关配伍

治跌打损伤,知风草6g,大血藤15g,骚羊古9g。煎水兑酒服。(《贵州民间药物》)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

外用:适量,捣敷。

炮制

采集加工:8月采挖,除去地上部分,洗净,晒干或鲜用。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秆丛生或单生,直立或基部膝曲,高30-110厘米,粗壮,径约4毫米。叶鞘两侧极压扁,鞘口有毛,脉上有腺体;叶舌退化成1圈短毛;叶片扁平或内卷,较坚韧,背面光滑,表面粗糙,或近基部疏具长柔毛,长20-40厘米,宽3-6毫米。圆锥花序,开展,长20-30厘米,分枝单生,或2-3个聚生,枝腋间无毛;小穗柄有腺体;小穗长圆形,长5-10毫米,有7-12朵小花,紫色和紫黑色;颖披针形,有1脉,先端锐尖至渐尖;外稃卵状披针形,先端稍钝,侧脉明显而突出,第1外稃长约3毫米,内稃短于外稃,脊上具有小纤毛,宿存;花药长约1毫米。颖果棕红色,长约1.5毫米。花、果期8-12月。

生长环境

生于路边、山坡草地。

相关论述

《贵州民间药物》:“舒筋逐瘀。”

[1][2][3]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