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上海人”主要是指改革开放以后定居上海的上海人。新上海人都是从除了上海从中国其他地区移民进来的人。
1、改革开放后,国外或者国内其他省市来上海工作并取得上海户口的第一代人。
2、改革开放后,长期在上海有稳定的工作生活及社交圈的无上海户口的外省市来沪人员。
“新上海人”这个词出现在改革开放后,尤其是1990年以后,为了缓解上海市人力资源的不足,引进高端人才,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化大都市。上海开始不加控制地引入大量外省市人口,其中一部分精英在上海扎根发展,成为上海社会一股新生力量。在此背景下,主流媒体上开始出现了“新上海人”的称谓。
上海就像是一块磁铁,吸引着全国各地渴望更高发展的精英们怀揣着梦想来到这片土地上。在“新上海人”眼中,上海是一块干事创业的高地,可以成就很多事业,是一个凭借真本事能立身成事的土地,这是上海最吸引人的亮点。而具体来说,首先是上海开放的环境。其次是它多样化的机遇。第三,上海有序化的运行和管理,遵守规则,在这里凡事有规范,这样不管做什么,隐形成本都要小得多。对于追求事业高成就,生活高质量的人,上海是很有吸引力的。除此之外,生活质量高,教育水平好,社会保障比较完善,这都吸引很多人为了自己乃至下一代的新起点选择上海。不过,归根结底还是上海开放环境下多样的机遇以及创新精神。
全国各大城市对于“外来户”都有所排斥,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全国其它的大中城市中对于外来移民的称呼,似乎“新上海人”这一称呼更为全国人民所熟悉,也更为定义清晰,而从中反映出的则是“新上海人”与“原住民”两者在心理上产生的独特代沟。
“新上海人”将这个群体与原住民分开,是借用一种机制进入上海,是一个新来者,这样的区别与上海人对自己的定位有关。上海作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领跑者,它的发展成就在全国遥遥领先,在近代以来的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自己的有特色的文化形态,经济形态以及城市发展形态。在上海人的眼里,他们有生来高于全国的这样一种心理。这种长期领跑者的心理使他们形成一种“自成一体”的心态。第一,这是时间上,而更多的是一种文化上优越感的体现,这是一部分看法。第二,这还是潜意识中对他们的接纳与认同感,毕竟落脚点是“上海人”,他们对于有资格进入上海的人有一种认同感,或者说还有一些敬重感。他们认为这些人就像上海原住民的祖先一样为了梦想勇闯上海滩,他们从文化基因上看到了“新上海人”类似于他们先辈的勇气。他们希望这些人能带给上海新的发展,这就是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