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重庆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1月1日)
丛书名: 高职高专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系列教材
平装: 226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562445272, 7562445273
条形码: 9787562445272
尺寸: 25.6 x 18.2 x 1 cm
重量: 358 g
《汽车发动机构造》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本教材是根据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大纲编写的。《汽车发动机构造》主要介绍当代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使用维护等。全书共有9章,主要内容包括:汽车的基本知识、汽车发动机总体结构与工作原理、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汽油机燃油供给系、柴油机燃油供给系、润滑系、冷却系、发动机的装配与调试。
《汽车发动机构造》可作为全国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学生用教材,也可作为专业技术人员的工具书及培训参考用书。
第1章 汽车基本知识
1.1 汽车的发展历程
1.2 汽车分类和识别代码
1.3 国产汽车型号编制规则
1.4 汽车的总体构造和主要技术参数
思考题
第2章 汽车发动机的总体结构与工作原理
2.1 发动机的分类
2.2 发动机总体结构与常用术语
2.3 往复活塞式发动机工作原理
2.4 发动机型号编制规则
2.5 发动机主要性能指标
思考题
第3章 曲柄连杆机构
3.1 曲柄连杆机构的功用和组成
3.2 机体组
3.3 活塞连杆组
思考题
第4章 配气机构
4.1 配气机构的功用和组成
4.2 配气机构的结构
4.3 配气相位与气门间隙
4.4 可变配气相位
思考题
第5章 汽油机燃油喷射系统
5.1 概述
5.2 进气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5.3 燃油系统部件的结构
5.4 电子控制系统主要装置的结构
5.5 发动机排气净化装置
思考题
第6章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
6.1 概述
6.2 柴油机供给系统的组成
6.3 喷油器
6.4 喷油泵
6.5 调速器
6.6 供油正时
6.7 辅助装置
6.8 电控柴油机喷射系统
思考题
第7章 冷却系统
7.1 概述
7.2 水冷却系统主要部件的结构
7.3 冷却强度的调节装置
思考题
第8章润滑系统
8.1 概述
8.2 润滑系统主要部件的结构
8.3 曲轴箱通风
思考题
第9章 发动机的装配、调整与磨合
9.1 发动机的装配与调整
9.2 发动机的磨合
9.3 发动机总成修理竣工技术条件
9.4 发动机试验
9.5 发动机参数的测量及测试设备
思考题
参考文献
《汽车发动机构造》:职业教育汽车类系列教材
插图:
教学要点
(1)了解气门传动组的组成及作用;
(2)掌握气门传动组各零件的功用及结构特征。
气门传动组由凸轮轴和凸轮轴正时齿轮、挺柱、挺柱导管、推杆和摇臂总成等组成。气门传动组的主要作用是使进、排气门按照配气相位规定的时间开启与关闭。任务一凸轮轴1.凸轮轴的功用凸轮轴是由发动机曲轴驱动而旋转的,用来驱动和控制各缸气门的开启和关闭,使其符合发动机的工作顺序、配气相位及气门开度的变化规律等要求。此外,大多数汽油机还利用凸轮轴来驱动分电器、机油泵和汽油泵。
2.凸轮轴的材料
凸轮轴一般采用优质钢模锻而成,也有用合金铸铁或球墨铸铁铸造而成的。凸轮与轴颈表面经过热处理,使之具有足够的硬度和耐磨性。
凸轮轴上的凸轮与挺柱或者摇臂的接触接近于线接触,接触面积很小。在工作中两者之间为滑动摩擦。由于气门弹簧刚度很大,凸轮表面的接触应力也很大,因此要求凸轮表面要有足够的硬度和耐磨性;否则,凸轮的磨损与变形会造成配气相位的改变和气门升程的减少,影响发动机正常工作。
3.凸轮轴的一般构造
凸轮轴主要由凸轮、轴颈、偏心轮和螺旋齿轮等组成(如图4-17所示)。
凸轮分为进气凸轮和排气凸轮两种,用来驱动和控制气门的开启与关闭。轴颈对凸轮轴起支承作用。对于下置式凸轮轴来说,凸轮轴上还设有螺旋齿轮和偏心轮,用来驱动分电器、机油泵和膜片式汽油泵。凸轮轴的前端通过键装有凸轮轴正时齿轮或链轮及同步齿形带轮。
大多数发动机凸轮轴上的一个凸轮驱动一个气门。对于每缸一个进气门、一个排气门的发动机来说,凸轮轴上凸轮的数量是缸数的两倍。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汽车工业已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近年来,我国汽车数量,尤其是轿车的数量迅速增加,特别是加入WTO后,中国将有可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在此背景下,从事汽车运用、检测和维修等工作的各类职业人员日益增多,而作为培养汽车专业人才的职业技术教育正处于初期发展阶段,随着各地职业技术院校和职业技能培训及鉴定机构的大量涌现,职业教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结合职业学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我们组织编写了本套汽车专业教材,以供职业学校汽车维修、运用、检测和商务等专业授课使用。
《汽车发动机构造》一书较好地贯彻了职业教育的思想,力求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理念,从交通行业岗位群的知识和技能要求出发,并结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及职业道德的要求,提出了教学目的,并组织了相应的教学内容。主要内容包括:发动机总论,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汽油机、柴油机燃料供给系,发动机增压系统、润滑系、冷却系等。
《汽车发动机构造》是汽车专业的核心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要使学生的汽车发动机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达到中级汽车维修工水平。本课程的重点是汽车发动机各系统、各总成的功能、结构和原理等。本课程的难点是汽车发动机各总成的工作原理,各系统控制原理及工作过程等。
授课中要根据职校的具体情况,多采用多媒体教学、实物教学及现场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重点训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更具体、更直观地学习理论知识。
本书可供汽车行业的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质检员、工人和大中专院校汽车专业的学生使用,还可供汽车专业的教师参考。
本书由段京华主编,王冬梅主审。具体编写分工如下:段京华编写项目一、二、五、七,庹洪川编写项目三、四,梁媛媛编写项目六,戴建勇编写项目八、九,徐腾达编写项目十。在编写的过程中,编者参阅了大量的参考资料,得到了安徽汽车工业学校教务处、教研室全体同仁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时间仓促,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欢迎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